登清音堂

登清音堂朗读

《登清音堂》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上清音堂,远眺江边洲岛的景色。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清音堂上向侧面望去,可以看到江水上的洲岛,洲岛边春天的波浪拍打着天空漂浮。明朗的栏杆一直延伸,没有多少景色可依靠,浩荡的江水时刻都没有一只白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边洲岛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清音堂上的观感。作者以平静的心境,透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的洲岛、波浪和白鸥等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壮丽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恢弘和舒适。

赏析:
《登清音堂》通过简洁而准确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江边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入感悟。第一句“堂上横看江上洲”,通过“横看”两字,传达出作者身处高处,俯瞰江上洲岛的视角。第二句“洲边春浪拍天浮”,通过描绘春天的波浪拍打天空,表现出洲岛的壮丽景色。第三句“晴栏倚遍无多景”,通过描写栏杆上没有多少景色可依靠,传达出作者的心境和对景色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浩荡时时没白鸥”,以浩渺的江水和缺少白鸥的形象,突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空灵。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江边景色的壮丽和宁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领悟和心境的平和。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可以引发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喻良能朗读
()

猜你喜欢

莫向人言蜀道难,马头万仞逼青山。于今平陆皆溟渤,转眼风波反覆间。

()
村径迷南北,晨兴乃错行。
悟来还已远,却悔早贪程。
()

鉴幽荒。

()

琼楼十二无消息。返魂难觅鸿都术。一卷箧中诗。心情只自知。

十年馀涕泪。忽忽成憔悴。依旧月光寒。谁教特地圆。

()

玉霜生穗也。渺洲云翠痕,雁绳低也。层帘四垂也。锦堂寒早近,开炉时也。香风递也。是东篱、花深处也。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归也。嬉也。缯波稳舫,镜月危楼,釂琼ⅲ也。笼莺睡也。红妆旋、舞衣也。待纱灯客散,纱窗日上,便是严凝序也。换青毡、小帐围春,又还醉也。

()
昔年言路记同游,回首那知岁月流。
已叹数公随物化,却欣二老与余留。
去天不谓逾三岁,补外那知尚一州。
想得赐环俱在即,不应似我老林丘。
()

落英飘蕊雪纷纷,啼鸟如悲霍冠军。

逝水不回弦管绝,玉楼迢递锁浮云。

()

黄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
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

()

芃芃者麦,在彼原隰。悠悠行人,既舟既楫。海邦孔遐,云雾厌浥。

勿谓政难,克敬则立。勿□俗殊,克诚则辑。赠言不多,圣企斯及。

()

美人才调信纵横,我亦当筳拜盛名。
一笑劝君输一著,非将此骨媚公卿。

()

南漪乱渚烟,北池美清涟。芙蓉发锦苞,白石响涧泉。

虑澄美莫致,景入情更牵。攀英迟来迹,倚壑怅周旋。

()

邾城旧里记三迁,庙貌弘开大道边。行地江河疏圣派,谈天奭衍闭言筌。

洙流近映金铺日,峄嶂高含画栋烟。北望孔门元咫尺,明禋终古侍雕筵。

()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

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
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
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
冰*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

香消梦觉。黯然惊又早,浮生半百。青鬓花封当日语,添取几丝华发。

绮思纷来,回文自解,总是前生业。空中楼阁,醉时书破四壁。

()

巴峤亭前立,涪江槛外斜。雪堂开洞府,云木上烟霞。

叶响非关雨,林香不是花。玉京如可到,从此问丹砂。

()

黑水溪旁聊驻马,奈何岸上试回头。
高崖昏处是阴狱,须信人生到此休。

()
不须羯鼓促春工,一树霜边取意红。
寄语玄冥为收拾,莫教人恨五更风。
()
楚州淮阴娑罗木,霜露荣倅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枯,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侵苔藓山湿,尚写墨本传东吴。
()

东遐寺东遐只在,海门东二月西桥。送远公明月不来,过竹下白云相引。

到山中早时彷佛,三生会何日风流。一笑同少待春晖,野花发新诗还肯。

()

池馆寂寥春去久,无主桃花,雨后开还有。相对一杯婪尾酒,旧家姊妹怜消瘦。

倚柱悲吟今夕又,破镜空持,天许重圆否?石烂海枯千劫后,恩波长记侬曾受。

()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

()

去帆争疾鸟,来缆似疲驽。飘风何谑浪,日与滞舟俱。

明月自东来,诉风向月呼。月骄不语客,停照拂江隅。

()

人以宽而安,道以宽而久。
蹄涔贮污潢,满除翻覆手。
江海无津涯,天地等在受。

()

薪火灭双林,谁传七佛心。
译筵香篆绝,经叶蠹鱼侵。
猊座云雷歇,龙宫岁月深。

()

此夜秦淮,桃叶渡、兰舟桂桨。回首处、金焦两点,水天一样。

望去金波惊万里,愁来白发三千丈。笑闺中、赢得愧称兄,予差长。

()

落落千金报,悠悠国士心。从今惭漂母,不敢过淮阴。

()

千金騕袅骑,万斥流水车。争游上林里,高盖逗春华。

()

黄山山上削芙蓉,十二楼台紫气重。春酒如渑将母去,何须仙掌露华浓。

()

珂马长安道,趋陪几见秋。那知迁转地,翻动别离愁。

光禄诗名远,容台礼数优。空山中夕梦,长绕凤凰楼。

()
吴波晴浸夕阳红,一语丁宁北去鸿。
颇觉淹留添发白,不妨羞涩剩囊空。
枕头靠睡禁长日,舸背占旗惜便风。
想得家山俱在梦,亦应烦闷略相同。
()

瞢头文之病,敖脚最所患。
轩其奋勇果,榻复堕衰懦。
伊人殆天力,卓地挺修干。

()

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琴砚共依春酒瓮,

云霞覆著破柴篱。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

()
珠轩绣毂辗香尘,回首西湖罗绮春。
便合行歌访花柳,可辞买笑费金银。
清吟自属当千客,劝醉那无第一人。
肯学孤山旧居士,平生诗酒只僧邻。
()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湿。
()

迹忝芙蓉幕,心依虎豹关。老惊诗鬓短,贫觉酒尊悭。

特达高书记,清新庾子山。多情凭塞雁,时寄一书还。

()
万籁寂无声。
衾铁稜稜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

烟含夜色迷修竹,雁带秋声落晚沙。不是胸中有云梦,只应悽恻满天涯。

()

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纵令山鸟语,不废野人眠。

()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

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

桃李欲开时,长安春正好。
晴空倚阊阖,朝日散驰道。
云收龙蛇榜,烂烂金碧晓。

()

万斛金凡缀树稠,遗根汉苑识风流。
也知不作清时瑞,朽腐那关故主忧。

()

门题山水小蓬瀛,前辈传经讲席横。一片湖云遮不住,藕花深处读书声。

()

云窦穿银井,冰甃貯玉浆。

()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

四茧缫成弱缕奇,海西争购舶来时。都从素手纤纤出,跪树传夸女欧丝。

()

旋剔银灯,高褰斗帐。孜孜地、看伊模样。端相一饷,揉搓一饷。不会得、知他甚家娘养。
不见些儿,行思坐想。分飞后、怎生□向。天天若许,长长偎傍。顶戴著、一生也即不枉。

()

莫讶马风厮*。人情且要和同。至於行步敢从容。踏地仍怀恐痛。无作无为妙用。常清常净真功。住行坐卧逐王风。岂敢心猿内动。

()

史君持志一恭谦,何间幽明与巨纤。
渴雨方将为旱闵,卧龙便不复泥潜。
连宵颇作霶沱注,阖郡均蒙优渥沾。

()

岐路暂须执手,高城忍更回头。
大家制儿女泪,努力为名业谋。

()

钿委金蝉,钗分紫燕,广寒月缺谁修。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

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还知否,万梅花下,笛韵歌喉。

()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
故人相见白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
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
白马江头笑一声,红光紫雾水中生。
急抽匣内青蛇剑,搅得黄河彻底清。
()
园令词章妙,君王悔悟深。
能回九重眷,只卖百斤金。
()

下双溪接顶双溪,两岸秋风槲叶低。莫道渔船无泊处,桃花三月认前堤。

()

紫极宸居重,黄扉禁户深。斋精严帝配,祗翼达天心。

百刻延壶箭,千庐肃羽林。秋声来易感,仙梦断难寻。

()
阴壑寒犹掞,空山响已沉。
白云无路入,禅向定中深。
()

萧瑟泓渟胜转饶,华池一镜隐岧峣。青莲色借青天近,玉乳寒分玉洞遥。

树底流云停客榼,竹间凉思满僧寮。但容陶令无妨酒,入社篮舆可待招。

()

晚岁家居日,逢人忆弟时。谁知万里意,竟作九原悲。

苦惜分符远,尤嗟上冢迟。惟馀清梦在,款款慰深思。

()

玉泉珍惜玉泉琴,不遇高人不许心。素轸四三排碧玉,明徽六七粲黄金。

临风好奏朝飞曲,对月宜弹清夜吟。赠与龙冈老居士,须教下指便知音。

()

地僻邻居少,萧条独掩关。

还因万事拙,分得一生閒。

()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
湖中暖动采香船,晴入泥痕斗草天。
红影一阑春欲透,趱开桃杏向阳边。
()
默而非缄,辨而罔谈。
须菩提慧空了了,憍尸迦华雨毵毵。
更与刹尘分手眼,何妨机用见鎚钳。
个人自得,古佛同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