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右相生辰

洪右相生辰朗读

《洪右相生辰》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洪右相生辰
凤将南吕入筩声,
节近中秋协气横。
玉燕呈祥生硕德,
金瓯覆字佐升平。
望同北斗泰山重,
操与秋霜烈日争。
昨夜清台占越分,
中台星带老人明。

中文译文:
凤鸟将南吕曲调奏入竹筒中,音声悠扬;
佳节临近中秋,天地之气和谐融合。
玉燕展翅呈现吉祥,象征着优秀的品德;
金瓯盛放文字,辅佐国家安定与繁荣。
展望北斗星与泰山庄严威严,
壮志与秋霜、烈日竞争。
昨夜,明亮的星辰占据了越中高台,
中台星带照耀着年迈的智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洪右(今江苏扬州一带)地区相庆贺寿的场景。凤鸟鸣唱着南吕曲调,音声悠扬动听,预示着庆典的喜庆氛围。诗中提到的中秋节代表着团圆和丰收,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定。玉燕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品德,金瓯则代表着文字和文化的繁荣。诗人将北斗星和泰山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他表示自己的行动和意志坚如秋霜,坚烈如烈日,与众人共同追求成功。最后,诗人描述了庆寿夜晚的美景,清晰的星辰照亮了高台,中台星带则象征着智慧和智者的光芒。

这首诗描绘了洪右地区庆寿的盛况,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氛围。通过凤鸟、玉燕、金瓯等象征物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安定的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和追求。诗人用秋霜和烈日来形容自己的坚定和努力,表达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情。最后,描述夜晚的星辰闪烁,凸显了庆寿之夜的喜庆和智慧。整首诗以洪右地区庆寿为背景,通过丰富的象征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国家和追求的热爱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喻良能朗读
()

猜你喜欢

功既高天下,身何不自防。
已能成汉业,无复假齐王。
复耻哙为伍,安知吕所忘。

()

风流最数宣城,奇山秀水神仙府。琴高台畔,花姑坛上,鸾翔凤舞。春度玉墀,月升金掌,荣分铜虎。想少陵,知有异人间出,三百载、留佳句。
岁岁椒盘柏斝,到明朝、又还重举。阳和散作,千岩瑞雪,两溪甘雨。汲取恩波,酿成禄酒,庆公初度。有东风传报,都人已为,筑沙堤路。

()
乐天閒适文章累,陶令归来儿子忧。
两事吾今浑放下,看山临水更何愁。
()

绣户香风暖。
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

()

来时还似去时天,欲道来时已惘然。
只有松江桥下水,无情长送去来船。

()

人生必有死,衰迈寻病老。少壮矢四方,驾言向燕赵。

笙竽连夜动,娱情不觉晓。有客倾盖交,劝我立身好。

()

黄沙村坞合,层树数衡门。灵雨浸畬径,麦秋灌菉园。

烽烟客梦绕,鸡黍古风存。半隐双扉寂,栖迟问主恩。

()
樽前犹见古秦青,传似韩娥旧典型。
千载伤心事何限,长流哀怨入青冥。
()
三河野人,两浙社宾。
湛存该理智,妙触出根尘。
乌藤行脚丛林事,鈯斧住山云水身。
()

宋仁今颇继,齐勇复谁馀。颇怪玄枵纪,翻为赤臭居。

春光愁废垒,草色怅丘墟。屈指他时蔓,何当此岁除。

()
自叹冯唐老,那堪李广奇。
岁寒斯可矣,吾道竟何为。
丽日明桃叶,清风近竹枝。
天机乃人事,到底孰成亏。
()
兰亭不肯昭陵住。
老逸少是献之父。
过江来定武残碑,剥落*烟剜雨。
纵新新茧纸临摹,乐事赏心俱去。
()

君恩天地宽,臣义日月皎。无职徒冒官,优游岂不好。

未识义如何,请问程明道。李密是何人,亦有陈情表。

()
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
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
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
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
()

难弟难兄一样清,襟怀同抱岁寒情。夜来醉倚南州榻,爱听风前佩玉声。

()

狂风疏雨暗消魂,车马纷阗客路喧。流水亭台环翠竹,出林鸡犬间孤村。

旅怀对此偏增感,乡信凭谁可寄言。注目长安遥万里,一鞭行色又黄昏。

()
失脚江湖久,忧时鬓欲皤。
壮心驰北阙,痴梦绕南柯。
万里关山远,一春风雨多。
穷檐茅屋下,忍听扊扅歌。
()

借屋复借竹,主人贫可知。
清风时引酒,长日最须棋。
墙缺秋声过,庭空月影随。

()
险绝昌溪水,如何亦问津。
命分毫发地,利役古今人。
()

数声老瓦盆,一曲古村篴。熙熙歌舞中,不知皆帝力。

()
雪羽褵褷半惹泥,海云深处旧巢迷。
池无飞浪争教舞,洲少轻沙若遣栖。
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
主人恩重真难遇,莫为心孤忆旧溪。
()

金床何窈窕,玉乳细堪扪。苔藓深题刻,风云出洞门。

幽仙閟绝景,弱水断孤根。服食留真诀,惟应静者论。

()

透出光明眼耳,忍来冰雪心肠。坐时两手且收藏。

捏弄儿童无状。

()

萧条沙苑贰师还,苜蓿秋风尽日閒。白发圉人曾习御,长鸣知是忆关山。

()

岐江望平陆,百里千馀岭。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

峰峦互前后,南北失壬丙。天秋云愈高,木落岁方冷。

()

每爱江城里,青春向尽时。一回新雨歇,是处好风吹。

破石黏虫网,高楼扑酒旗。遥知陶令宅,五树正离披。

()

官阁不传迁转报,红亭厌咏送君诗。昔乘骢老人犹识,旧泣珠还今始知。

征雁迥随云树没,德星暗逐使旌移。彤庭久惜南迁客,共听丝纶出凤池。

()
诗人自古例迁謪,苏李夜郎并惠州。
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处囚。
不知天公爱佳句,曲与诗人为地头。
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
()
淮南远树江南信,玉箸先随玉管挥。
一病经春残豆蔻,乱红如雨怅芳菲。
光同满月疑星入,晕学丹霞有鹜飞。
帐殿却愁生会面,烦君犹辩是耶非。
()

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来作琴堂不速宾。
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

()
泊然无营如子云,挠之不浊如黄宪。
清静勿扰如曹参,躬行不言如石建。
古人与稽今人居,外若不足中有余。
治中别驾寄途耳,用则天下皆华胥。
()

宿雨飞来,轻云不散,掩映遥山黛色。鹤驭凌风,雾髻云鬟微湿。

倾玉液、翠羽流觞,璨晴霞、珠光盈壁。最堪夸、青鸟翩翩,衔将丹诏降层碧。

()

苍苔古涩自雕疏,谁道中郎笔力馀。

长爱当时遇王粲,每来碑下不关书。

()

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

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

()

朱楼不识有春寒,隔岸何人尽日看。为惜年光同逝水,肯教桃李等閒残。

()
清汉曲。
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
倚檐三两竹。
()

与君飞上琼楼,蓬山绝顶愁风露。不如仍在,容园月下,对花起舞。

人海中间,居然有此,两三鸥鹭。指寻常池榭,今宵灯火,是后日,思量处。

()

田父昔云壮,而今亦衰老。耕男荷锄行,语我莫起早。

独眠鸟声集,启户日杲杲。檐瓦浮轻烟,久霪今乍好。

()

花影枝枝摇午昼。桂炷销狮兽。愁病怯登高,几阵西风,吹得罗裳透。

阑干星月三更后。玉露沾香袖。心事寄谁行,约略腰身,转觉秋来瘦。

()
雪牖风轩度岁。
时听芭蕉,雨声凄恻。
情多易感,渐不觉鬓成丝。
忽又成千古,诮如梦里。
()

茅茨绵蕝寄江东,陵庙回看渫血红。
右衽危冠才自保,未能无责敢言功。

()

拂衣无不可,学圃在江乡。僮理栽花径,人寻载酒堂。

歌能飞白雪,笛自和沧浪。蚤遂冥鸿志,非耽野趣长。

()

之江东去暮云深,到此清流惬素襟。叶叶轻帆随岸转,亭亭落日傍山沈。

滩声呜咽流归梦,鸟语绵蛮和醉吟。今夜月明来故国,可堪胜景负登临。

()

狂风一月吹帻堕,眼底梅花无一个。酒边饷我黄金团,饤饾闬干忽惊座。

来禽青李季孟间,玉池生肥柘浆闲。长卿肺渴正须此,不用玉鱼供玉环。

()

王髯八十趋行在,义胆忠肝气一伸。际遇不应关显达,艰危何意契君臣。

能贫迟暮真全节,忘老襟怀更绝伦。地下张于云里,伯叔必惆怅,中兴耆望付斯人。

()

各将寒调触诗情,旋见微澌入砚生。霜月满庭人暂起,

汀洲半夜雁初惊。三秋每为仙题想,一日多因累句倾。

()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
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
()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

风雨林间有鬼神。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

()

去路还归路,今年似昔年。坐高三尺浪,争著一篙先。

风急鸟更疾,云移岸欲前。不堪回首处,家在一方天。

()
峨峨绣扆,旋佩以登。
如彼杲日,凌天而升。
玉色下照,库库绳绳。
猗欤大孝,四海其承。
()

两年望君君不来,渴心捲水生黄埃。昨闻津吏报君至,秉烛传更夜无寐。

晓雨移樽江上迎,南风吹船船倒行。五里停篙十里泊,侧听鼓角前湾声。

()
二更里,二点阴阳真*妙。
上下三关,休教差错了。
姹女婴儿,两个都放娇。
金公黄婆,自然匹配了。
()
众峰奇秀四围旁,拥出千寻月样塘。
只鹭双凫自来往,圆荷细草竞高长。
密云带雨天应近,晚照酣春水自香。
幸有家人来共看,如何也作簿书忙。
()
飞去莺儿黄一点,压低梅子绿团枝。
钩窗卷箔凉生坐,但觉新阴转影迟。
()
幕府三年客,群居几日亲。
初分阙口路,犹见洛阳人。
◇麦晴将秀,田花晚自春。
向家行渐近,岂复倦征轮。
()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
妙啜龙团啬少分,宝薰婆律靳多闻。
泥封謄识遵程度,棘刺围藩按惠文。
挼菊骚人宁避雨,登楼朝彦气摩云。
兰堂锦瑟笙簧闹,嬉笑啁讴共惜醺。
()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
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
()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

()

琼散残枝。点窗款款,度竹迟迟。欲诉芳情,曲中曾听,画里重披。春移别树相期,渐老去、何须苦悲。人日酣春,脸霞清晓,复记当时。当年风致,勉强续貂,以贻好事。丹邱柯九思书於云客阁,至正元年冬十有一月日南至也。以上四首和词并见郁氏书画跋记卷一。

()

元夜灯花何绮丽,迎春士女更婵娟。几回白眼偷怜玉,三绕青牛乱著鞭。

月下偏携耽酒伴,杖头多带买花钱。晚街好处寻吾乐,肯把春风让少年。

()

大罟纲目繁,空江波浪黑。沈沈到波底,恰共波同色。

牵时万鬐入,已有千钧力。尚悔不横流,恐他人更得。

()

绿杨如发雨如烟,家在枚皋旧宅边。世事茫茫难自料,清诗句句尽堪传。

丹台已运阴阳火,算老重经癸巳年。

()

内翰何年写画图,眼中惊见凤毛孤。一枝润带江南雨,遂使眉山草木枯。

()

日兮日兮,咸池自出。稽首向日兮,其出迟迟。愿羲与和兮,无驶其驰。

日兮日兮,虞渊自没。稽首向日兮,其没舒舒。愿羲与和兮,无疾其驱。

()
闲拢两袖秋,步入冲寂观。
古树老云中,仙成毁岩半。
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
怪禽走何忙。
()
冰雪四十日,朝光开晓霜。
短褐忘蓝缕,茅檐失荒凉。
缅思江南梅,安得置汝傍。
明朝傥更晴,一苇柳可杭。
()

江左咏梅人,梦绕青青路。因向凌风台下看,心事还将与。
忆别庾郎时,又过林逋处。万古西湖寂寞春,惆怅谁能赋。

()

尘世虽堪恋,钧天已借留。神孙化玉局,令子覆金瓯。

帝日悬碑首,卿云挂垄头。此时华表上,应有鹤来投。

()

排槛花争媚,环林石斗苍。何时潴渌净,吾欲借藤床。

()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
老龙昔未蜕,尝蛰此山中。
霖雨春畴足,风云夜壑空。
两崖高下倚,一径往来通。
不原千金剂,惟祈百谷丰。
()

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草树含远思,襟杯有馀清。

凝睇万象起,朗吟孤愤平。渚鸿未矫翼,而我已遐征。

()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

高台突兀俯晴空,汉主旌旗在眼中。西倚太行寒翠重,北临滹水碧波通。

乾坤再造中兴业,日月长悬佐命功。谁料云台图画黯,依然魏阙起奸雄。

()
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
且尽一尊别酒,荷香里、满酌轻讴。
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
()

()

我行采幽兰,棘针挂我衣。呼童剪繁秽,两袖怀芳菲。

()
颇费东君巧,晚春才有芳。
森森紫毫束,艳艳粉囊张。
凡木难仝谱,猗兰只有香。
花名传乐府,雅调更悠扬。
()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

两行乡泪为君流。早驱风雨知龙圣,饿食鱼虾觉虎羞。

()

狂风挟电过蓬门,一枕清眠碎作尘。有梦不曾逢乱世,无能只合作骚人。

中年况味堪谁说,小我情怀咸自珍。明月沈吟云外久,几番却被雨磨新。

()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老去心情随日减,

远来书信隔年闻。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

()
客从远方至,遗我书一编。
览旧眼全痛,诵新神顿还。
初披愁欲尽,久翫翳不妍。
情知无住处,闵免复竟篇。
()
老来分外喜新春,春事关心世事轻。
棋肯输时方是著,路疑险处不须行。
雨催农业鸠夫妇,风带边声雁弟兄。
办得斗园邻屋角,剩栽芝术了余生。
()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
诛茅一亩竹三椽,绕舍畦蔬满屋荃。
掷廪峰前新庙令,勘书台上老儒仙。
西山草木归吟藁,东汇烟云入瓮天。
合与平庵管风月,便称行守莫称權。
()
四载行都尹,当朝第一天。
中和宣上德,乐易本天真。
论选疏新宠,论思徯旧臣。
履声勤帝想,竟阻上星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