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兰亭手卷

鹦鹉曲 兰亭手卷朗读

这首诗词《鹦鹉曲 兰亭手卷》的作者是冯子振,朝代未知。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兰亭不肯昭陵住。
老逸少是献之父。
过江来定武残碑,
剥落*烟剜雨。
纵新新茧纸临摹,
乐事赏心俱去。
永和年小草斜行,
到野鹜家鸡窘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兰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兰亭的怀念之情。兰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它不愿意停留在昭陵,可能是因为那里的氛围不适合它。老逸指的是古代学者孔子,少是指曾子,他们都是献之的父亲。作者提到过江来到定武残碑,这里的碑头已经剥落,雨水淋雪已经磨损了它。接着,作者写道在新的茧纸上临摹,但乐事和赏心都已经消失。最后两句描述了永和年间,小草倾斜生长,到了野鹜和鸡窘迫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兰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兰亭和定武残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兰亭、定武残碑和茧纸,以及对孔子和曾子的提及,这些都为诗词增添了深度和内涵。诗句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结合,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整首诗的意境清新,给人以寂寥、幽静的感觉。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作者成功地表达了对往事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慨叹,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冯子振朗读
()

猜你喜欢

虎门西接水连天,不尽流澌望渺然。为爱此中留砥柱,遂成小筑卧云烟。

春晖钓引晴光转,秋露滴垂碧浪漩。岂羡鲈美堪作脍,坐空潭影远风前。

()

云无心出未为非,鸟倦方还毋乃迟。
只为当初欠归早,教人枉费和陶诗。

()

小就盘涡石一拳,玉筒擎碧静娟然。斜风送雨滂滂急,簸弄明珠颗颗圆。

()

画省归来谢缙绅,傍梅观易最清真。孤根下应先天气,太极中含大地春。

傲睨乾坤双老眼,婆娑香影一吟身。岁寒莫问调羹事,且作耆英会里人。

()
庄生坐濠上,下玩戏鱼躍。
鱼固不知人,人奚谓鱼乐。
()
急雨前旬滞客筵,群葩何事亦翩翩。
风长日暖东君醉,无限宫娃失翠钿。
()

曾晰异三子,孔氏谓何伤。固知超世士,靡不具别肠。

吾心诚自得,何必霸与王。蚁旋古磨上,谁克谙其详。

()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
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眼、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
东方甲乙。
见青芽吐,早应时律。
南阳正现红焰,初将炽、炎炎浓密。
西动金风飒飒,致清爽、往来飘逸。
()

花间横膝兴何深,流水高山几古今。
一自杏坛声响绝,不知谁解继遗音。

()
这回捉住四时春。
夺得温和养本真。
跳出世情居异世,尽教人道不凡人。
何须苦苦调精气,不在区区漱液津。
()

微霜知岁晏。
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

()
仰瞻新像凛清秋,犹带当时体国忧。
听断直教心悦服,抚縻端自意诚求。
遂令百世思嚬笑,不但三年绝叹愁。
甲子一周遗爱在,后来多少踵前修。
()

春泥滑滑不须愁,勉事深耕定有秋。
沓障东南知更好,归来频上郡城楼。

()

谷口桐林落绛霞,仙帆初泊野人家。萧閒馆里青苔合,看到阶前芍药花。

()

黄河缭绕漠南山,秋尽蒲昌雁尽还。万里白云飞不去,朝朝长结玉门关。

()
东山空阔原野平,顺王养鸡贡高城。
秋天饥鹗未馔良,侧翅下攫殊无情。
守城壮士心孔恶,但夕窥兹捕鸡鹗。
雕弓一殿羽箭发,鹗也时从半空落。
()

汉阴无侣灌蔬畦,枯枕寒缸坐晓鸡。未许少汤能沃雪,也知狂絮不粘泥。

家凫自伴龟家语,野雉聊为牧儥妻。割袖分桃听忏悔,辟将黄叶止儿啼。

()

峥嵘飞藻妙无前,廊廊披怀万丈渊。
久矣愿交嗟迹异,兹焉觌面实心先。
雪窗政握持杯手,风溆惊排转柁船。

()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

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晴怜断雁侵云去,

暖见醯鸡傍酒来。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

()

故家池馆锡山阿,门径宁容俗士过。清閟阁空诗社散,蛛丝窗户落花多。

()

台殿参差出翠微,曹溪当户漾清辉。人知碧眼胡僧远,谁识黄梅獦獠归。

燕雀不栖千丈塔,风云长护六铢衣。岭南第一唐朝寺,细读残碑倚夕晖。

()

天地聋,日月瞽,
人间亢旱不为雨。山河憔悴草木枯,
天上快活人诉苦。待吾骑鹤下扶桑,

()
人人有个生缘,各各透彻机先。
那咤析骨还父,五祖岂藉爷缘。
()

千仞冈头十二曲,夏日来登大巽峰。俯见沧洲树如荠,遥惊叠嶂云犹龙。

半天风雨非人世,万壑松杉生海风。小楼夜坐耿不寐,赖有斗酒浇奇胸。

()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

檐溜依徊濯众尘。空庭凄厉近黄昏。共谁笑语分余念,只作潺湲独坐人。

()
劝农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
安用移封向酒泉,醉乡只拟乞南园。
更添小阁临滩石,一洗人间歌吹喧。
()

揽衣旧识雷峰路,不到雷峰四十年。步履得陪林下客,笑谈真出世中仙。

楼台远近来山色,村舍周回绕稻田。欲拚余生筑茅屋,学参黄蘖白头禅。

()

林叶纷纷落,乾坤报早秋。分明西祖意,何用更驰求。

()

针线频劳岁月淹,桃符又见换茅檐。爱随佳客谈风月,赖有山妻任米盐。

书到岁除无意读,酒因寒重每呼添。牛医狗盐凭人唤,如此襟期未敢嫌。

()

步出山前坂,遥望徒惊心。下无百尺流,上无千岁林。

至人有遗言,三叹金玉音。莫饮盗泉水,莫息恶木阴。

()

閒居愁思转依依,邑里春深正阻饥。深巷炊烟浑欲少,平田蔓草亦应稀。

中原寇盗还消长,海外兵戈有是非。好在黄扉诸相国,从容调燮佐宵衣。

()

败褐拥残躯,寒檠照屋庐。转怜儿女好,渐觉友朋疏。

药饵恒侵食,胸怀久废书。明朝休览镜,不是旧头颅。

()

月上东山报晚晴,曲终刚见一峰青。题分秋兴诗应健,坐隔寒泉酒未醒。

祖席飞飞萤似烛,僧房面面石为屏。但将佳境留人住,亦是山神肯效灵。

()
功勋密处转身难,转后家风又觉宽。
黯黯旧山青落眼,涣然霜雪洗蓑寒。
()
垂柳阴阴水拍堤。
欲穷远目望远迷。
平芜尽处暮天低。
万里中原犹北顾,十年长路却西归。
()

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

()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
莘野凄凉渭水遥,事功无复在渔樵。
但令一第先馀子,自可清名动圣朝。
禁路家声犹赫奕,词场笔势已嫖姚。
夜窗灯火秋来功,莫欢辛勤髀肉消。
()

春云如黛点钟陵,湖水生波尽解冰。
几处东风回弱柳,千岩雨色润垂藤。
香筵宝座初闻梵,塔院莲龛正试灯。

()
曲房小院匆匆过。
急鼓疏钟催又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金瓶落井翻相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