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苦雨朗读

《苦雨》是宋代诗人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苦雨滴碎空阶,令人厌倦听闻,尤其近清明时节更加令人烦恼。春天的三分之一匆匆过去,而十天里连一天晴朗的天气都没有。柳树眉梢被寒意侵袭,愁绪沉寂无声。花脸上湿润的泪水盈盈而满。苍穹之上,我期待着慈悲的云霓,希望它们停留下来,成为滋润万物的甘霖,助我完成心中的事业。

这首诗词以苦雨形容春天的雨水,描绘了一种连续不断、凄凉寒冷的雨景。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和忧愁。诗中的"滴碎空阶"和"恼人况又近清明"显示了诗人对这种雨水的厌倦和不满。

诗人运用了"三分春急二分过,十日天无一日晴"的手法,通过数字的运用,强调了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以及晴朗天气的稀缺。这种反差的描述更加凸显了诗中的苦闷氛围。

诗中的"寒沁柳眉愁寂寂"和"湿凝花脸泪盈盈"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寒冷、凄凉的情绪氛围,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伤之情。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他抬头仰望苍穹,期待着云霓的出现,希望它们能停留下来,成为甘霖的形式,滋润大地,助其完成心中的事业。这种转折表明,诗人并不仅仅是抱怨天气的阴郁,而是带有一份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苦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厌烦和忧愁,同时也展现了一份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杨公远朗读
()

猜你喜欢

每因梅鹤忆林逋,道骨仙风世不如。石室启将丘索秘,金针传得越裳车。

青山到处开生面,黄石何年授异书。炼就丹砂成九转,不如陵谷有乘除。

()

太仓半粒粟,沧海一微尘。人生百年耳,忠尽仁乃纯。

()
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
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
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
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
()

买得如梭一叶舟,水云深处伴閒鸥。从今洗却双尘足,不向京华谒贵游。

()

早岁乘龙见伯鸾,赐衣霞烂出齐官。自从东阁郎君贵,只作西池阿母看。

紫玉箫吹丹凤去,青萍剑合两蛟蟠。素车白马城南路,愁见春风桂影团。

()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

尘埃不可久,归卧故山秋。
荣利非其好,风骚得所求。
晨征随社燕,夜宿近江鸥。

()

下若溪头山似戟,武昌门外柳如烟。何如肆射平其去,束带闲耕墓下田。

()

垂杨东下转金沟,忽讶纤纤并马头。
班殿未秋宁似扇,秦楼初晚正如钩。
双蛾映水遥传恨,一掬当窗不揽愁。

()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

梅花初放月华新,不染东风半点尘。移榻卧梅清一梦,举杯邀月作三人。

琼梢影弄瑶台夜,玉镜光涵庾岭春。閒坐小窗味周易,一胸生意满乾坤。

()

荐降灵符昭瑞命,交修盛则荐清衷。
朝真曲里扬丕烈,类帝圆坛报昊穹。
述职万邦咸执玉,来庭异域协占风。

()

君不见乐天敝袍春晚天,摩挲病脚日阳前。又不见秦系五字偏师劲,往往裸足常终年。

自古诗人多此疾,君今同病应相怜。犹不废我啸歌乐,尚能彳亍林泉边。

()

退朝花底佩珊珊,去访真人晓出关。芳草欲迷行径古,长松深护步廊閒。

苍龙挟雨得瑶简,白鹿穿云致玉环。如到天坛看月影,定知清露满人间。

()
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

苍梧云影漓江碧,曾共浮舟探水石。一从分秧十经秋,又向苏堤理游屐。

湖光峰翠日氤氲,笔底飞来三竺云。都将两眼故山泪,拭向佳人簇蝶裙。

()

青宫潜德通元气,先帝深仁酿太和。文武两阶初拜舞,应知宝历万年多。

()

灵骨閟金锁,梵宫超玉绳。道人住香火,独先开净行。

呼船久无人,月沉河汉倾。虚舟不受怒,故在蓼滩横。

()

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

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

皇子并日封,抗疏矢蹇谔。江陵病祷祀,手取署名削。

秉铨时牴牾,相权为旁落。放逐名益高,东南司木铎。

()

能官民秀。
利建天跗。
枵鹑列野。

()
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空传瘱鹤铭。
潇洒谪仙来作郡,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迹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
()

敢废君臣义,难忘子母恩。驱驰劳岂惮,定省礼须存。

谁附崇儒选,才同谪宦论。转蓬江海迥,洒泪望吴门。

()
月痮烟景。
远思孤影。
旧梦云飞,离魂冰冷。
脉脉恨满东风。
()
()
江山不受范,偃蹇散莫收。
领略得要会,聚此百尺楼。
霁色明千峰,斜阳带归舟。
堪洗北客尘,似脱南冠囚。
()
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
帝青九万里,空洞无一物。
倾河略西南,昌射河鼓没。
蓬莱眼中见,人世叹超忽。
()

习僻厌平阡,歧道入榛莽。笮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稍进不见天,竹叶大逾掌。隙处迷烟云,日脚不落壤。

()
云山沁绿残眉浅。
垂杨睡起腰肢软。
不见玉妆台。
飞花将梦来。
()

玉叶璁珑,素妆不趁宫黄媚。谢家风致。最得春风意。手把青枝,忆得斜横髻。西州泪。玉觞无味。强为清香醉。

()

骨相应颐方,芙蓉耐晚霜。橘租千户俸,鸥伴六湖庄。

荆茂欢诸姒,槐繁卜二郎。乘龙方下榻,因得附瑶章。

()

睡阑日影度疏寮,廿载君王罢早朝。安石榴开红照地,御河水酿绿平桥。

花前晓佩闻燕语,醉后春云梦楚腰。近日蒙庄通大旨,间烧藜火注逍遥。

()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

开口临风牙齿疏,搔头向日鬓毛枯。自知老丑成何物,谁唤良工写此图。

藜杖偶从莲社客,角巾遥迓草堂癯。一丘一壑从吾好,试问仙人著得无。

()

昔谒庐山师,一见相提携。嗜利蔽天性,斯言予诵之。

父母同天地,因利失孝慈。兄弟本同气,因利失和怡。

()

蓂露晴吹玉律风,寒暄一岁两宵中。盘供小摘春前绿,綵斗新团腊后红。

坐惜残更非畏老,戏随旧俗亦占丰。蓬蒿尚有梅花在,且嘱痴儿莫送穷。

()

()
此亦勤农者,畲田半入云。
龙蛇因尔杂,玉石故难分。
天地其如数,江山未返魂。
茅茨倦行李,何自戒重门。
()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

苜蓿花开松粉飘,贫家生计转萧条。平原处处无牟麦,山鸟休呼婆饼焦。

()

夕阳归倦鸟,落木下寒檐。霜点菊三径,香侵月一帘。

临风追陆羽,把酒忆陶潜。品得秋滋味,商声刮骨盐。

()
勘破浮生且任真,底须苦苦役精神。
静观历代千张纸,细数英才几掬尘。
朝市只尊黄阁贵,山林谁念素衣贫。
如何领取閒风月,赢得襟怀日日春。
()
望尽孤云入杳冥,翠微深处一茅亭。
高台地迥秋先至,古榻僧闲昼亦扃。
诗思更随流水远,醉魂还为碧山醒。
凭虚试彻凌云调,应有游人下界听。
()

守死善道,磨而不磷。直哉史鱼,可谓大臣。见危授命,能致其身。

克己复礼,学优则仕。富贵在天,为仁由己。以道事君,死而后已。

()
运河岸,丁夫荷鍤声缭乱。
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
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
()
经济才谟沛有馀,幡然高谢意何如。
青云路尽寻归鞅,绿野堂成忆旧庐。
汉苑宴游联魏丙,邺都宾客记应徐。
他时若到城南第,入副宸衷对绮疏。
()

再出完名去,朝廷念朴忠。言为汉班伯,学似鲁申公。

沧海扁舟月,西樵大笠风。投簪吾亦逝,倘许褐衣同。

()

东望拜潮水,无家在客船。一来仍一往,今日又今年。

有信从天外,缘声到枕边。海门春树暖,吹浪起晴烟。

()

来游我尚记孩提,塔顶分明鹳雀栖。法自黄梅传岭外,人从郴水住湘西。

九天月照千江白,一树花开五叶齐。多少古碑遭劫火,姓名何用壁间题。

()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
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
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望极潇湘。
骚人与迁客,览物兴尤长。
()

缘蹊路方涩,寻异景屡延。凝思瞩幽岩,朗咏溯长川。

青莲敞妙界,璧月鉴华泉。宝树无重影,金轮不复圆。

()

茅斋来胜友,如挹古人风;苦节死生外,孤踪儒、释中。

无诗不爱国,有策足平戎;知尔怀悲愤,逃空未得空。

()

草绳穿鼻声柴扉,残嚅无人间是非。
春雨一梨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

()

流萤暗扑,红兰初吐,过雨玻瓈如洗。制成美锦傲天孙,倩乌鹊、桥边报喜。

宛转西泠,巧逢仙令,歌沸采莲声里。双星今夜挽银河,吹横笛、更浇残垒。

()

生涯能几度,登览记吾曾。地拥青猊座,行逢白足僧。

中厨供茗饮,四壁照莲灯。莫更思身外,随缘亦小乘。

()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

急雨张灯夜,匡床伏枕时。食贫宜客少,身病愿春迟。

道岂斯文著,才非圣世遗。用心耕凿外,荣辱竟何施。

()

往日高名动场屋,青衫未足称平生。一官曹掾当蛮徼,万里山河列汉营。

顾我老无投笔志,羡君今去走边城。边头已卧将军鼓,早晚书来说太平。

()
白乳叶家春,铢两直钱万。
资之石泉味,特以阳芽嫩。
宜言难购多,串片大可寸。
谬为识别人,予生固无恨。
()

俗士不闻道,利欲熏其心。
阳浮外酬酢,中有机阱深。
宛陵有君子,殊不同今人。

()

东南涛浪吞,五老古今存。秀色彭湖浴,诸峰庐岳尊。

中宵见海日,南斗豁天门。霜雪颜常静,云烟解变魂。

()

邵武诸侯幕,光风动石阑。时清吏牍少,吟咏对芳兰。

()

嫩展旗枪,有灵根袅袅,亭亭斜倚。伶仃乍见,便是藐姑仙子。

纤腰倦舞,又罗袜、踏波而起。休误认,杯内灵蛇,负了雨前清味。

()

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

()

衣篝丽纨绮,有待乃芬芳。当念真富贵,自薰知见香。

()
()

半天夜月漏初稀,渺渺澄波浸翠微。一道香风何处起,隔溪游女采莲归。

()

燕高飞,燕低飞。
正是黄梅青杏时,榴花开数枝。
梦归期。数归期。

()
梦犹生花笔,祥开视草儒。
奉天专仰陆,元佑只传苏。
莲影光分烛,丝纹细结絇。
禁中颇牧在,夙夜赞神谟。
()
咫尺风骚客,难谐面继酬。
相思对烟雨,一雁下汀洲。
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
支筇朗吟罢,搔首独迟留。
()
我家湖上面九华,无钱买山山见赊。
待栽北牖一坡竹,追配东门千载瓜。
()
避事已谢客,养性不看书。
书中多感遇,掩卷辄长吁。
()

别恨尚牵罗袖,吟情懒付蛮笺。匆匆过了楝花天,那有春红在眼。

阴重暗添衣润,日长惟费炉烟。闲看绿影自清圆,梅雨暂疏纨扇。

()

帝网高悬法界中,万峰插笏尽来同。仙人自葬玲珑骨,龙女长依缥缈宫。

金刹镫摇华藏月,石田香护贝多风。采真莫问来时路,回首从教百虑空。

()
身叠三绵凛似冬,老农不与壮丁同。
饮泉吏鲜能清白,濒海民多有赤穷。
晴雨幽人曾候鹳,水风闽囝亦占虹。
汉家非有公私积,亨大毋庸说豫丰。
()

昨夜乘潮发建康,今朝潮落又丹阳。天南星斗随沙鸟,江上风烟忆故乡。

去住此身原不定,飘零吾道孰行藏。同舟尔亦同沦落,对酒无言泪两行。

()

海隅苦卑暑,溽润恐违生。思凌千仞冈,一眺白玉京。

玉京多仙侣,招邀有深情。餐啖皆淳和,被服何轻盈。

()

柳条垂影马鞍清,张绪华年别有情。狂雪莫教吹一点,䓁闲粘着鬓边明。

()

三年诗到楚江分,张栻求诗更奈君。老面平生非故冷,山歌廊庙本难闻。

贫交揣尽惟当日,老硬消磨亦世纷。可得更辞门外客,小楼春独盎花薰。

()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
潮落潮生渐远行,不堪回首望松京。
海门千里来相送,只有青山最有情。
()

拍岸惊涛唤不醒,轻鸥分梦下遥汀。绿蓑自拥芦花月,应怪羊裘动客星。

()

点检花枝,风雨外、雪堆琼矗。春去也、朱丝弦断,鸾胶难续。

眼底光阴容可惜,旧游回首寻无迹。对青山、一饷倚枯藤,滩声急。

()

旱甚山光暗,风颠日色微。
桑芽蝱翅小,荻笋彘肩肥。
野寺看题壁,村垆问典衣。

()

忍别东吴却上征,西风吹雪浩纵横。孤镫未照西归梦,且听东流一夜声。

()

系马夕阳边,山僧讶客至。门开古殿秋,云是凌云寺。

()

歉岁多流冗,邦侯喜邓来。
雪除惊腊尽,耕近乐春回。
郊野犹同色,江天已半开。

()

渐觉新寒上被池,曲屏山亚梦云敧。团团明月影愁窥。

试展眉图迷眼缬,暗移裙钗惜腰肢。刀圭难已有情痴。

()

闻君佩玄珠,明月终夜朗。莫作江湖游,白日愁罔两。

()

愁云漠漠草离离,去国还家一望时。几度相思不相见,雪中梅下与谁期。

()

王谢遗踪玉籍仙,三年闲上鄂君船。诗怀白阁僧吟苦,

俸买青田鹤价偏。行次野枫临远水,醉中衰菊卧凉烟。

()
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
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鸣不遇多。
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奈愁何。
典衣尚可供汤饼,蚤作清凉肯重过。
()

黄鹄东南飞,五里一回顾。莫言飞不前,但为念君故。

士由美名毁,女由美容妒。不见秋至草,零落在朝露。

()

窗外雨澌澌,凉飙戛竹枝。赖征鸿、唤起魂痴。安得波斯千里镜,重照见、晓妆时。

孤馆被秋欺。啼螀搅梦思。写离愁、空费乌丝。纵有金针五色线,穿不起、泪珠儿。

()
雪后千峰玉刻成,琼瑶寒照寺楼明。
遥知禅老开窗坐,指点烟村看晚晴。
()
太行界天二千里,清晨跳入寒窗底。
黄河动地万岳雷,却与太行相趁来。
青崖颠狂白波怒,老夫惊倒立不住。
乃是丘迟出塞皈,赠我大轴出塞诗。
()
雨水连三月,风光又一年。
桃花余满地,柳叶渐迷烟。
幢影翻灯外,钟声落枕边。
怀君读书处,寂寞伴寒禅。
()

吉蠲惟时,礼仪既备。奉璋峨峨,群公在位。神之格思,永锡尔类。

展彼令德,于焉来暨。

()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
他山有桂老鬅鬆,好植梅旁伴槁容。
着我对吟前赤壁,乞君分与左青龙。
踰墙之树宜无取,益屋於东本不凶。
恭想短章蒙一笑,便呼鉏钁破苔封。
()
千兵不若一将,伎俩何如帐样。
不识古佛定光,稽首猪头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