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桐庐县令

赠桐庐县令朗读

《赠桐庐县令》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孙应时。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偶然姓字齿乡评,
若误旁人问弟兄。
五斗还来作邻社,
一杯真此定宗盟。
公怀荦荦英雄事,
我独区区丘壑情。
便看蛟龙擘云起,
何由鸿雁作行鸣。

诗意:
这首诗词是孙应时写给桐庐县令的赠诗。诗人自称是偶然间听说了桐庐县令的名字和事迹,如果有人误将他与县令混淆,不妨问问他的兄弟。五斗是古代量米的器具,意味着以诗词结交邻里,一杯酒就能真正定下盟约。诗人觉得县令胸怀豪情,有英雄事迹的光辉,而自己却只是平凡之人。他期待着蛟龙激起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象,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听到鸿雁的呼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桐庐县令,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崇敬之情和自己平凡之人的自谦之态。诗中使用了古代的量米器具“五斗”和酒杯作为象征,意味着以诗词结交邻里、凝聚情谊。诗人对桐庐县令的豪情壮志表示钦佩,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平庸和局限。最后两句描绘了蛟龙激起云起和鸿雁鸣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象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自身平凡的自省,通过描绘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古代的象征意象,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

猜你喜欢

青简兴亡骤,苍规代谢频。
悬知千古恨,政似一年春。
甫换钟馗旧,俄闻杜宇新。
梨花自寒食,谁酹石麒麟。
()

富贵危机解杀身,是非千古付樵人。当时长史魂应悔,不向山中只负薪。

()
混混拍堤瓜蔓水,轩轩衔尾挂樯船。
使君东下只朝夕,父老走迎无後先。
古堞秋耕拾铜镞,长淮瀑雨入壕莲。
鸣猿舞鹤仍持去,不忆承明夜直眠。
()

一枕黄粱梦欲残,死生大海浪漫漫。
鬓边白发休除却,时向窗前把镜看。

()

寒华衰复荣,东篱几残阳。蟠桃亦何好,千年期一尝。

()

丝管嘈嘈耳不分,绮罗杂沓自成春。
不唯汉帝昆明小,更觉唐家曲水贫。

()
春池照影红锦衣,鸳鸯与鸭同低摧。
金笼鹦鹉颇谇语,解道春色今寒灰。
客来命笑还错莫,此情不似君情薄。
会须把酒杏花前,只唤茶瓯充罚爵。
()
南州徐高士,姓字满东都。
有子笃孝行,终丧竟隐居。
()

閒向江头倚大兰,西风回首雁声寒。不知浮世奔驰者,滚滚红尘没马鞍。

()

()

断破重轮种者谁,银蟾何事便相随。莫言望夜无攀处,

却是吟人有得时。孤影不凋清露滴,异香常在好风吹。

()
左幡彤赤抗前旌,捧诏西归觐大庭。
汉署馀香薰锦帐,唐家新政纪云屏。
迎秋画隼开朱旆,别夜哀乌动列星。
从此回翔宸渥厚,冠緌清晓俯阶蓂。
()
君家矫矫乘轩骨,闻道今成赵璧回。
却拟黄堂掣铃问,夜光论斗几时来。
()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

十年不负种花心,万玉千珠花气深。锄罢月明吾事毕,看栽成树树成林。

()

岭上松如旗,抉收欠石姿。
下有烈干魂,上有青菟丝。
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滋。

()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
于上品中,则有皇象。
汉歌大风,思士之壮。
帝临此书,猎渭怀望。
()
十里寻幽寺,江山几路分。
逢人问息耗,指路上高云。
极浦明残雨,寒流叠细纹。
野鸦无意绪,嘹唳傍溪濆。
()

词锋撇捩鲍参军,画法侵淩郑广文。长傍牛车歌白石,空传鹓侣满青云。

()

山水佳如此,都忘客路难。
鸥明寒渚净,雁入野田宽。
事久人多厌,心清梦却安。

()

南枝月明乌鹊飞,北风惊沙燕马嘶。倦游乃有故乡念,强学处士听朝鸡。

马蹄得得乌帽底,与日竞走东还西。安知神府在人境,晓雾十里飞香猊。

()

远别悠悠乡梦频,逢君况是异乡春。
可怜河畔青青柳,又折长条别故人。

()

官邸运床仅月馀,冷官长愧食无鱼。临岐可有黄金赠,赠尔芸香一担书。

()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
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

共是江山弃水云,更同魏北走埃尘。
官书断手何多日,乐事回头已一春。
入夏解衣宜野逸,几时纵酒到天真。

()

风俗年来流又流,中流砥柱赖吾俦。于今又作银花涌,礼义何时得转头。

()

玉龙不住玄冥宫,推山蹴海钱塘东。狰子狞孙裂地轴,绿殳紫甲排苍穹。

钱塘城中十万户,妖红孽翠徒蒙茸。稽康骨朽王猷死,兔苑草没淇园空。

()
扬州云气郁佳哉,百虑方横吉语来。
却看诗书安隐在,竹篱阴里得时开。
()

西畿三辅切天阍,何意颁来细札文。
学谬诗书惭作帅,身非甽亩更思君。
使轺结辙横周道,乡木交阴忆汉枌。

()
春时耕种夏时耘,七月农夫始食新。
此去田家常要雨,雨多元自不妨人。
()

遍上流民郑侠图,疮痍莫补叹迂儒。关中戎幕皆吟侣,海内诗才半酒徒。

金粉红颜牵傀儡,沙场碧血染珊瑚。缁衣一领尘污厚,兀对残镫碎唾壶。

()
苍龙观阙启槐宸,白玉阶除振鹭群。
仗外诸峰献松雪,霜前一鴈度宫云。
舍人就日宣麻制,丞相瞻天进表文。
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
须臾变物止樊蝇,宛转迷人下马陵。
何处周公勤小物,几时孔子又多能。
堇荼自采还堪喜,菅蒯谁从便可憎。
一到高堂荣采目,绝胜长道困钩膺。
()
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
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
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
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
()

繁华如许,绢素是谁题?晴光好,香尘动,暖烟迷,障锦泥。

都趁芳菲景,连画舸,随雕毂,夷门外,樊楼下,傍长堤。

()

云林三十六峰齐,独振京尘向旧栖。天上桃花新结子,水边杨柳已生稊。

浊醪对客秋三径,啼鸟催人雨一犁。亦欲投簪江上去,为君移棹过金溪。

()

谈禅道韵维摩诘,文字功勋郭子仪。辽左雪中难寄语,长干竹里喜联诗。

云侵夏榻书千帙,眼寄高峰杖一枝。若问曹源真滴水,总从清坐坐忘时。

()

帝里风光属小春,桥门高燕集嘉宾。城临北斗看山近,人爱斜阳送酒频。

忆昔图南同作客,相逢回首各伤神。情深浑欲忘归去,怕见楼头月色新。

()

曩昔淮滨母,王孙一饭将。鉴如君子哲,义有大贤方。

溪壑哀龙浅,风云感凤骧。千金终以赠,寸念本难忘。

()

红光满室产皇储,天下千秋与祝釐。侍女后妃颁剩綵,天颜有喜内臣知。

()

善学亦善变,大鹏非自生。神化固玄妙,天地终有形。

乐本通灵圣,诚能信窈冥。惟凭五湖水,今古共忘情。

()

甲帐琼台,彩鸾初嫁年华妙。红窗窈窕日无愁,但见嫣然笑。

笑尽珠围翠绕。谁解受、笔封墨诰。画帘乍捲,香篆微闻,湘纨淡扫。

()

笔下纵横自学林,胸中玉海更清深。
识君异县见眉宇,过我空山聆足音。
月近中秋还惜别,雪飞穷腊会重临。

()

到来常听说清虚,手把玄元七字书。仙籍不知名姓有,

道情惟见往来疏。已能绝粒无饥色,早晚休官买隐居。

()

玉妃春醉,夜寒吹堕,江南风月。一自情留馆娃宫,在竹外、尤清绝。
贪睡开迟风韵别。向杏花休说。角冷黄昏艳歌残,怕惊落、燕脂雪。

()
小哉蛮触战,鄙甚蛙黾怒。
达人能大观,本以和平故。
()
西湖烟尽水溶溶。
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两高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
()

楚南烽燧寂无闻,何事频移太乙军。笳鼓绕山冲虎穴,旌旗临水散鸥群。

岩扉僧守千年寺,茅屋人耕一片云。堪笑尘途啖名客,劳劳来往愧苏君。

()
傍石寻幽径,穷原得梵城。
潮声四面合,山色一团清。
农合巡门劝,僧烦倒屣迎。
明年吾更健,来伴此中耕。
()
蝉声渐渐怯西风,閒捻青枝玩菊丛。
老去一身都是病,寤来万梦总成空。
喜分果饵小儿女,浪费薪蔬顽仆僮。
严濑家人报船至,更营樽酒恼衰翁。
()

置马步岩间,岩前得平地。
肴蔬取行簏,粗饱有遗味。

()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鑱。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於监。
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土。
()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
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
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
将军好书如郄縠,文史随船三万轴。
吟诗坐啸士贾勇,不学虎头飞食肉。
念昔先君得佳句,归见儿童诧珠玉。
乖离存没偶不死,十年遇公拜还哭。
()

碧山无意解银鱼。花底且携壶。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
高情敢并汉庭疏。长揖去田庐。囊无上赐金堪散,也未妨、山猎溪渔。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

()

吾看三洲景,江山一望蘋。白云村数点,菉树馆真人。

闲坐亭中石,静观洞里春。青霄昂首近,竹杖欲飞尘。

()

千秋大业擅文坛,分郡重看试错盘。鳄水波光应浩荡,苍梧云气正瀰漫。

四郊休虑狼为牧,十邑从今虎不冠。为问使君何所似,冰壶径尺月中看。

()
日转花阴傍户,雨余山色沿堤。
一双蝴蝶对舞,几个莺儿乱啼。
()

一程书信隔年还,细读犹能慰老颜。宝镜自传寒月夜,寂光常照老梅关。

重经古道疑来日,乍听新潮别故山。想到板桥回望处,几多人倚石阑干。

()

怀山巨浪拥孤篷,极目厓门浩渺中。卷土有因惟夺港,间关无望任回风。

于今星影寒渔海,自昔潮光乱玉虹。八万貔貅何所恨,白鹇犹纪宋时忠。

()

结发师心内院行,紫云门阙碧霞城。
一声霹雳冲天响,万点星辰匝地明。
鼎裹金丹能虎变,床头铁杖带龙腥。

()

一柱千寻直,孤根万丈深。云间盘翠髻,天外堕瑶簪。

东下潮声断,西来水势临。古祠诗满壁,过者若为吟。

()

璧水澄澄玉作钩,黄云冉冉映朱楼。悬知多暇聊攀陟,到有新诗在上头。

()

汹汹万号窍,飓风吹海浑。冥冥蔽一天,瘴云埋日昏。

南荒底日所,黄苇三家村。谁云花解笑,但有鸟能言。

()

诏下儒中选将臣,众推何处避君恩。
图书官职人间美,斧钺威权阃外尊。
兰省交朋迎适愿,棠郊寒士送销魂。

()
八宫妃尽赋篇章,风揭歌声锦绣香。
选得十人为狎客,有谁能解谏君王。
()

第一折

()

久使西南此召还,鹿头东去渐云山。
莫嫌策马经烧栈,正好题诗到散关。
财利文书犹络绎,边防田地已朱殷。

()

碧海量愁未觉深,死生犹欲觅初心。萧疏落叶吹看尽,泪洒空林何处寻。

()

鼎湖弓剑仙游远,渭水衣冠辇路新。

()

柳香何处春风店,酒醒月明闻杜鹃。

()

真成一日堪千载,太守高怀岂偶然。揆迹直深尘劫外,论心须忆古皇前。

香花已见当年事,云水还期后日禅。归棹未应愁此别,石门遥望夕阳边。

()

整顿乾坤,恨舞袖、回旋不足。须付与、腰金叠赤,面槐参绿。

功业岂无人可了,英豪自有心相伏。自孤窗、寒烛听经纶,常三复。

()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

瘦马支离缘绝壁,连峰窅窕入层云。山村树暝惊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

冻合衡茅炊火断,望迷孤戍暮笳闻。正思讲习诸贤在,绛蜡清醅坐夜分。

()

闽江之水清涟漪,隔江名园多荔枝。
闽中女儿天下白,越波飞桨逐凫珝。
棹歌清绝洲渚阔,荡桨落日令人悲。

()

古洞归猿在上头,攀枝摘果引群猴。书堂寂寞谁家子,曾记开元旧事否。

()

老去文园渴未消,甘泉春从属车遥。倦来一枕山窗梦,满耳黄蜂闹午朝。

()

冷莎铺月树穿星。秋棠褪尽红英。鹭鸶两两浴兰汀。

湿浪吹萍。

()

黄冠凭挂一孤丘,落日山空色正秋。鹃血啼残柴市梦,蛩鸣叫破竹楼眸。

骑临停饭咽和泪,笛怨航崖路忽幽。正气忠魂随宋去,五坡岭上望山头。

()
城中寸土如寸金,屋上莳花亦良苦。
因思离宫与别馆,南至九崇北鄠杜。
东西延袤八百里,桥梁褭空七百柱。
伤哉好大荒主心,岂识世间蓬筚趣。
()

湖边重见处,柳下共听蝉。人老如前度,诗工似往年。

醉乡消白日,身事付苍天。自得吟千首,他时定可传。

()

花墓平临种芋田,寒松瀑水忆歌弦。春堤无数冶游客,一见棠梨心自怜。

()
腊穷天际傍危栏。
密雪舞初残。
表里江山如画,分明不似人间。
功名何在,文章漫与,空叹流年。
()

院门花影锁重重。行云天外峰。梦魂吹去杳无踪。

此时愁杀侬。

()
造物从来害是恩,由他珪璧委千门。
梅梢已露春消息,小向涵虚驻客轩。
()

洛阳有曲陌。
曲陌不通驿。
忽遇二少童。

()
枝上叶儿未展。
已有坠红千片。
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