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衡中之越。元代。宋无。见说会稽郡,风流如晋时。贫惟将母去,清不要人知。修竹王献宅,春风夏禹祠。到官游有暇,好寄到中诗。
《送陈衡中之越》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无。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见说会稽郡,
风流如晋时。
贫惟将母去,
清不要人知。
这首诗以送别陈衡中之越为主题,描绘了一幅风景优美的画面。诗人提及会稽郡,将其形容得风流如晋朝时期的文人雅士们一样。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人的才情和风采。通过与晋朝时期相媲美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会稽郡的魅力和繁荣。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伤。诗人提到自己贫困的原因是将母亲送走,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此处贫困并非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上的无依无靠。诗人希望自己的清贫之事不被他人所知晓,也许是出于不想给他人添麻烦或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修竹王献宅,
春风夏禹祠。
到官游有暇,
好寄到中诗。
接下来,诗人叙述了一些景物和活动。修竹王献宅和春风夏禹祠是他在越州所见的。修竹王献宅可能是一座庭园,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而春风夏禹祠则可能是一座神庙,暗示着越州的神秘和历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说到自己如果有闲暇之时,喜欢写寄托思念之情的诗歌。这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显露出他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描绘会稽郡的风光和文化为主线,同时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诗人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美好景色和丰富情感的内涵。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宋无。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句。唐代。方干。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把得新诗草里论。(干师徐凝,常刺凝云云,反语为村里老也)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贻天目中峰客,以上见《纪事》)
哀解开先。明代。王汝玉。胜国运终圮,潢池争弄兵。惟公起儒素,志在安苍生。风尘昧寰宇,揽辔思澄清。誓将双龙剑,截海屠长鲸。西江数十郡,寇盗纷纵横。公时奉朝命,慷慨辞帝京。翩然乘单舸,万里东南行。父老睹汉仪,箪壶欣并迎。间出敌人壁,重完吉安城。檄书传将臣,戮力扫搀抢。当时忠义徒,猛气冲冠缨。指期定恢复,奋激争摅诚。惜哉事已去,雄图竟无成。狂澜既溃决,孤柱安能撑。徒挥鲁阳戈,难挽落日倾。至今悲歌士,闻风为吞声。鲁连游邯郸,片言定纷争。谢传起东山,谈笑江左宁。嗟公虽不偶,千古同高情。可怜流俗子,锱铢论重轻。安知壮夫节,成败何足评。余亦抱奇伟,囊锥常愿呈。慕公一寸心,金石同坚贞。布衣忧社稷,任重居公卿。九原不复作,长些衷难平。赋诗继七哀,雪泪风悲鸣。
行香子(愁况无聊作)。宋代。葛胜仲。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羁怀都在,鬓上眉头。似休文瘦,文通恨,子山愁。庭梧影薄,篱菊香浮。强招寻、聊命朋俦。穷通皆梦,今古如流。且渊明径,子猷舫,仲宣楼。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宋代。李弥逊。卧月眠风乐有馀,蒹葭处处钓重湖。斟鲁酒,脍鲈鱼。一片家风入画图。
铜雀妓二首 其一。元代。胡奎。高高铜雀台,望望西陵墓。翠辇不归来,空帏愁日暮。花落不返柯,水流无回波。月初与十五,歌舞奈君何。
南越武王赵陀墓。明代。欧大任。故国多荆榛,累累带丘陇。北眷天井冈,莫辩尉陀冢。缅惟称制时,中原已云滃。闭关并扬粤,画甸赋秸总。闽蛮渐东羁,瓯骆尽西拥。黄屋并汉仪,威边自尊宠。陆生隃岭来,班轮再南軵。奉藩谨上书,正极众星共。桂蠹贡虽入,湟溪道仍壅。志远蒿里催,运往朝台耸。黍苗被隧涂,麇鹿交町疃。金凫幸不飞,银海岂能涌。登垄踯躅歌,空有牧竖踵。谁为雍门弹,千秋泪汹汹。
浪淘沙(秋江)。宋代。张炎。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题颜范祠堂。宋代。喻良能。圣宋神唐两钜人,高风劲节许谁伦。闉阇自昔宜双庙,轮奂于今始一新。破敌威名优魏国,偃藩功业过张巡。后先来作江城守,俱障西风避庾尘。
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元代。方回。虚器浮名蜃结楼,潮痕才落水添舟。医工药不关生死,詹尹蓍宁究咎休。华盖天临批凤诰,长杨日侍射熊侯。是人有命皆能致,终许难凭智力求。
题泉州张许祠。宋代。释圆悟。泉与睢阳隔,事闻犹涕零。人虽死忠义,祠自活英灵。坏砌寒云聚,空庭古柏青。功名见信史,何必更碑铭。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宋代。苏轼。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纷纷等儿戏,鞭?登遭割截。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古汴従西来,迎我向南京。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暂别还复见,依然有余情。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岁月如宿夕,人事几反覆。青衫老従事,坐稳生髀肉。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毂。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逝将解簪绂,卖剑买牛具。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穞。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闻王长公元美再起南都司寇走笔奉寄。明代。胡应麟。争传霞佩出蓬莱,紫气关前郁未开。金液好探龙虎地,玉笙聊试凤凰台。先秋列叟乘风去,后夜王郎挂雪回。林屋洞门元咫尺,不妨瓢笠暂徘徊。
长滩梦李绅。唐代。元稹。孤吟独寝意千般,合眼逢君一夜欢。惭愧梦魂无远近,不辞风雨到长滩。
自笑。元代。张雨。自笑摧颓如病鹤,羽衣仍复会婆娑。已裁斑竹将扶老,更剪蟠枝作养和。骤雨欲来移蚁穴,落花多罢分蜂窠。裹头多上春官老,不道丘园自一科。
促拍丑奴儿。宋代。刘辰翁。世事莫寻思。待说来、天也应悲。百年已是中年後,西州垂泪,东山携手,几个斜晖。也莫苦吟诗。苦吟诗,待有谁知。多□不是无才气,文时不遇,武时不遇,更说今时。
留观中诗二首 其二。唐代。吴子来。终日草堂间,清风常往还。耳无尘事扰,心有玩云闲。对酒惟思月,餐松不厌山。时时吟内景,自合驻童颜。
山居即事。宋代。释绍嵩。独坐空山裹,闲寻物理幽。人情正苦暑,诗兴得高秋。衰谢多扶病,功名安足谋。自嗟疏野性,肯伴白云休。
咏山涛王戎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萧统。浚充如萧散,薄莫至中台。徵神归鉴景,晦行属聚财。嵇生袭玄夜,阮籍变青灰。留连追宴绪,垆下独徘徊。
赠苏宇霖饷部 其三。明代。陈邦彦。古人云已邈,铁汉可能多。有剑曾枭敌,无钱肯系靴。乘车盟不负,卮酒醉频过。世路仍资格,清名奈尔何。
寄前宝林相木空。明代。如兰。飞云渡江去,琼林化为棘。山空流水间,而我继斯席。松低鹤无巢,苔深虎留迹。苍烟莽成虚,鸟啼四山寂。缅怀行道彰,尚遗点头石。花落春雨馀,幽径望行屐。
再韵贺可山新生弥月。宋代。叶茵。人夸旌表旧门闾,梅长新枝鹤长雏。八叶可提和靖印,十箱须读阿宜书。诞弥厥月生无害,积善之家庆有余。准拟一饕汤饼供,奈何逢疾似相如。
送学生归赴秋试因省别业三首。宋代。陈造。食口几鹅雁,田收问菜麻。宁堪再揽减,又抱两呕鸦。投老怜漂泊,何时了贷赊。终惭陶靖节,归不计生涯。
送昌言知宿州。宋代。司马光。炜炜符离守,中流簇鼓旂。柳阴浓不断,舟势激如飞。魏阙行归奏,承明秪暂违。星轺晨夜度,尺素勿令稀。
雀。唐代。李峤。大厦初成日,嘉宾集杏梁。衔书表周瑞,入幕应王祥。暮宿江城里,朝游涟水傍。愿齐鸿鹄至,希逐凤凰翔。
过骊山。宋代。陈规。丰镐无由问故基,三章只见黍离诗。而今多少华清石,都与行人刻艳辞。
戏调李子丧内三首 其三。明代。皇甫汸。遗挂凝尘尚黯香,洞房深锁夜何长。解愁莫漫频倾酒,犹恐卿卿恨太常。
杂咏一百首 其十二 宜臼。宋代。刘克庄。莫亲于父子,天性有时移。竟以妇为厉,空令传作诗。
问答词阿姚 其十四。明代。王彦泓。银瓶酒尽不堪筛,妾泪如波溅玉杯。莫恨此番孤负去,好寻方便为奴来。
浣溪沙。宋代。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