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宋代。苏颂。天涯人未归,飘然江海上。客心蓬任风,归路萍随浪。青云少知己,白日多罹谤。著书见穷愁,倚门知肮脏。皇皇干名禄,戚戚足羞让。岂特为身谋,所怀慰亲望。昔人在困踬,宁复论得丧。吾徒抱道义,岂不保趣向。勉希一箪贤,无慕千乘相。卷舒各有时,出处当自谅。
《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涯的人还未归来,漂浮在江海之上。
旅客的心情像蒲苇一样任由风吹,回归的路途像浮萍一样随波漂荡。
少有知己如青云般稀少,多是白天中遭受诽谤。
写书见到了穷困的忧愁,倚门却知道其中的肮脏。
高高在上的官位和名利,却感到戚戚然而羞愧。
这岂仅仅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利益,更是为了满足亲望的期待。
昔日的先贤在困境中,宁愿选择丧失也不愿去辩论。
我们这些徒步追求道义的人,难道不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愿得到一箪的贤人,而不妄羡千乘之相。
卷与舒各有时机,出处应当自我谅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和对道义追求的坚持。诗中揭示了天涯漂泊的旅人,寻求安身立命之路的艰辛。旅客的心境如同蒲苇任风摆动,回归的路途则如同浮萍随波荡漾,充满无常与不确定。与此同时,作者感叹知己难求,常常受到白天中的中伤和诽谤。他写书以求解忧,却深知其中的艰辛和痛苦。尽管他在社会地位和财富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却感到羞愧和戚戚不安。他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更是为了满足亲望的期待。在最后几句中,作者引用了昔日先贤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追求道义的坚守和追求的决心。他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真正有智慧和品德的人作为知己,而不是妄羡权贵和富豪。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生中有时需要退隐和舒展,出处和境遇应该自我谅解。
这首诗词通过对旅人的境遇和自身的体悟,表达了作者对名利和道义的思考。他以淡泊名利、追求真理为信念,坚持保持自己的兴趣和追求,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诋毁。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和追求真善美的品质。
...
苏颂。
惜琼花。宋代。张先。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旱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赠仲国美。宋代。陈造。三阅春光一建瓴,依然归棹泊危亭。乌迎客子各头白,柳学故人俱眼青。曾是纵谭僵婢仆,又成豪饮卧罍瓶。明朝小话前溪别,分付溪风管醉醒。
送徐生还台州。元代。张昱。徐氏楼船且莫催,当筵有酒更徘徊。山留倒景日未晚,雪满大江潮正来。黄叶尽时寻雁荡,丹霞起处望天台。楚人自觉多秋思,怀抱今因作赋开。
观武侯阵图。宋代。鲁訔。西川汉鼎倚纶巾,翠石累累作阵新。一夜扫云惊虎旅,九天飞雨泣龙鳞。当年已落中原胆,今日犹怜故国身。曾踏斜阳看旧垒,英雄千古只伊人。
访樵者。明代。孙一元。远寻山中樵,不识山中路。隔林伐木声,遥忆林深处。不晤竟空归,日堕西陵树。
阿助守岁诵杜工部四十明朝是之句请足成。宋代。蒲寿宬。四十明朝是,瞻天只乞閒。自惭身计拙,早觉鬓毛斑。守岁从儿喜,搀春借酒颜。盍簪喧马意,清梦五云间。
平陵东。明代。胡应麟。平陵东,气郁葱。大雷电,天以风。启金縢,告元功。谁其辅者安汉公。安汉公,坐明堂。发天兵,下咸阳。讨贼盗,捕乱亡。贼盗乱亡,畴则使东郡,太守翟氏子不量。其力罔畏死,天兵桓桓孰敢当。所击者破禦者殃。烟尘扫荡清一方。颈系诸累俘未央。君不见翟义公,今日系。安汉公,明日帝。彼已之子甘若荠。天凤改元易汉制。白水真人从东来。昆阳百万成沙灰。坐倚斗柄临高台。胡不再开金縢谕九垓。胡不再开金縢谕九垓。
秋感。清代。施补华。安边有策富强资,万廪千仓食司支。棉吐雪花似抱布,桑铺云叶算抽丝。玉河吐气精华聚,铜穴流膏鼓铸施。地利将兴人事待,功成终赖吏无私。
感时。明代。赵鹤良。北望自心惊,黄巾扰未平。材官充上国,车骑满边城。处处输钱粟,人人苦革兵。妖氛如未扫,何以请长缨。
水龙吟 春日刺绣与玉耕女侄分韵。清代。周翼椿。长空小雨微晴,疏帘半捲东风紧。吴绵乍褪,越罗初试,轻寒犹剩。屏却烦嚣,闲描绣谱,深闺清静。正参差未就,垂阳解意,虚窗外、摇纤影。绣遍春三好景。爱平林、绿阴遮径。粉蝶翩翩,花枝妩媚,雀儿明净。夕照低檐,针绒检点,香添凤饼。共推敲、秀句新词,别有一般清兴。
赠相士郭少仙。宋代。洪咨夔。崇兰生深林,澹泊一点芳。江梅倚修竹,醖藉万斛香。气骨抱金玉,精神贮冰霜。若以色见我,照红还海棠。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宋代。曹泾。共是金明衣绿郎,梅仙风致压仇香。人如紫凤仪丹阁,谁则青蚨涴锦囊。洛社菜羹时不禁,雪堂斗酒夜宜良。至尊端肯怜芹曝,臣罪当诛自恐惶。
虹霓。清代。周馨桂。虹霓鼻息不堪攀,从此高门海上山。破屋休欺穷杜老,胸中广厦万千间。
游天王寺。宋代。舒岳祥。客子倦行役,閒寻古刹林。双岩来势尽,汇水去声沈。经神千人会,然灯七佛深。松行喧万籁,僧定不知音。
和马少卿见慰独居之韵。明代。王鏊。空斋脉脉坐黄昏,读罢韦编自掩门。小憩花阴成独步,满庭月色共谁论。老来转觉尘心远,梦觉惟知夜气存。骑马故人如见过,小奚呼酒尚能温。
点绛唇四首 其一。清代。史承谦。玉貌亭亭,当年待诏趋金马。凌云声价,顾曲周郎亚。为问词人,谁似先生者?乌丝写,粉沾红藉,千载留图画。
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唐代。杨巨源。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馀。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雉车。
醍醐鸟。宋代。魏野。解啼能解酌,啼处静堪听。林下虽沽酒,人间最独醒。石泉窥认瓮,花露饮为瓶。翻叹耽杯者,还应损性灵。
山中寄友人。唐代。杜荀鹤。深山多隙地,无力及耕桑。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吾友应相笑,辛勤道未光。
题弓鞋山。明代。陈珖。龙泉仙子下江游,脱却双湾半不收。愿倩天孙补成对,乘风踏上五云头。
怀吼万须识。明代。释函是。匡庐深谷驻寒烟,谁共开池种白莲。借饭有人从楚泽,寄囊无路到秋天。独行市井见新月,徙倚茅堂听夜泉。所叹道孤年运迈,梦魂犹系穆陵边。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四可亭。宋代。释德洪。四注开野亭,面面可人意。我来俯危栏,蹇傲成纵倚。应接迷向背,转顾风掠耳。邻寺一声钟,墟落孤烟起。
怀旧一首。宋代。周紫芝。三月既晦,维暮之春。居我穷巷,门无杂宾。谁与晤语,千载一人。歌此好言,以侑清樽。酌我春醪,载笑载欣。言念我友,在彼彭门。江濆之别,于今三年。夐夐只影,祗复自怜。素书聿至,式慰我心。蔚我嘉木,有莺在林。尚求其友,载好其音。人而不如,有怀其愔。何当言归,昔盟是寻。眷此二老,实为兰金。
水调歌头(庚子寿制阃别尚书)。宋代。李曾伯。岘山羊叔子,江左管夷吾。勋名掀揭宇宙,金匮侈丹书。两载风寒卧护,一柱狂澜屹立,形势壮陪都。功业笑儿辈,别有大规模。看东归,游凤沼,转鸿枢。不应廊庙人物,犹佩玉麟符。好是茅峰仙客,更与钟山佛子,同日庆垂孤。一饮共千岁,永永辅皇图。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唐代。李颀。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后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鸣鼙走马接飞鸟,铜驮琴瑟随去尘。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赤花双簟珊瑚床,盘龙斗帐琥珀光。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与李荣互谑。唐代。僧法轨。姓李应须礼,言荣又不荣。 ——僧法轨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 ——李荣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二温成皇后合四首。宋代。欧阳修。密叶花成子,新巢燕引雏。君心多感旧,谁献辟兵符。
冬至感怀。明代。顾清。浮世侵寻四十将,劳生何以称冠裳。回思丁未看辛丑,别有愁根更是长。
观送葬。唐代。欧阳詹。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 其九。元代。李道纯。无药休轻举,生铅急下工。驾车须坎虎,起火仗玄风。
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宋代。陆游。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闾巷家家歌圣泽,子孙世世业春农。
赠日本僧寂照礼天台山。唐代。无名氏。沧波泛瓶锡,几月到天朝。乡信日边断,归程海面遥。秋泉吟裹落,霜叶定中飘。为爱花风住,扶桑梦自消。
次韵周圣举四首 其三。宋代。汪藻。弃甲高于熊耳山,大弨挂壁更须弯。从今江北江南柳,莫遣行人取次攀。
太平驿和月林野间韵。元代。卢琦。驿路迢迢过建溪,回岩古木野禽啼。征衫上马秋风早,荒店闻鸡晓月低。新酒一番留客醉,寒花几树与人齐。定知明日吟诗处,杨柳依稀水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