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中吕调)

归去来(中吕调)朗读
一夜狂风雨
花英坠、碎红无数
垂杨漫结黄金楼
尽春残、萦不住。
蝶稀蜂散知何处
殢尊酒、转添愁绪
多情不惯相思苦
休惆怅、好归去。

《归去来(中吕调)》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夜狂风雨,
花瓣纷纷坠落,无数碎红。
垂柳树在黄金楼前编织成一片。
春天已经尽,残留的春意萦绕不去。
蝴蝶稀少,蜜蜂散去,它们去了何处?
酒杯中的愁绪转眼间增加。
多情的人不习惯相思之苦,
放下忧伤吧,回家去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夜狂风暴雨后的景象。花瓣纷纷坠落,春意逐渐消退。诗人通过描写垂柳树编织成的一片黄金楼,表达了对春光的留恋。然而,春天已经过去,春意残留,而蝴蝶和蜜蜂已经稀少散去,让人不禁思考它们去了何处。诗人的心情随着饮酒而变得愁绪丛生。最后,诗人表达了多情的人不习惯相思之苦,呼吁自己放下忧伤,回家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和抒情手法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绘狂风暴雨后的景象,诗人创造了一种凄凉而寂寥的氛围。花瓣纷纷坠落,无数碎红,形容了春天的离去和消逝。垂柳树编织成黄金楼,是对春光的美好回忆,也是对逝去时光的眷恋。诗中所言的蝴蝶和蜜蜂的稀少离去,象征了人世间的繁华转瞬即逝,让人产生思考和感叹。最后,诗人表达了多情的人无法忍受相思之苦,希望能够放下忧伤,回到家中寻求慰藉和安宁。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归家的向往。这种对流转时光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是柳永词作的常见主题之一。通过诗词的抒发,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归家的思念,也能够在凄凉的景象中寻找到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朗读
()

猜你喜欢

再访先生欲见难,空江风雨逼人寒。
白云中断千峰树,碧涨新添七里滩。
只有阴晴随箬笠,从无兴废到渔竿。
回头前日登临地,烟满双台何处看。
()

古道风沙捲夕霏,小江烟浪皱春漪。天于麦垄犹悭雪,人向梅梢大欠诗。

顿辔青骊飞脱兔,离弦白羽啸寒鸱。牙门列校俱剽锐,檄与河边秃发知。

()

笑谈取适元方简,俯仰留情叔子文。白首怡怡还好客,相期同踏虎丘云。

()

左顺门前哭声起,诏狱争收杨太史。两番败杖血未乾,失病匆匆行万里。

万里投荒供远游,点苍山色横吟眸。禅房小住二十日,遂令名迹成千秋。

()
炉火篝灯孰与同,此心吾欲付冥鸿。
茅檐已作十旬雨,蕙帐不禁连夜风。
一段清愁诗句里,十分寒事酒杯中。
溪云未用安排雪,且听梅花试小红。
()

伯孺秉异姿,弱冠富经籍。拓落守太玄,异同辨坚白。

作赋已驰名,耽奇自成癖。丹青发妙赏,磊磊生泉石。

()

朝游云溪上,暮游云溪下。不如云溪云,去作人间雨。

流水赴大壑,白云思故山。何时溪上人,心与归云闲。

()
舍棹入山村,山深树自繁。
短歌田舍乐,长揖野人尊。
苔老云生石,松高月闯门。
不闻名利语,太古一乾坤。
()
纷华有心说,艳美得目送。
越在篁苇间,顾使诗兴动。
诗人被花恼,尽日手自弄。
愁吟日不足,又作栩栩梦。
()
鱼龙起伏初无度,下品曾为第一人。
鸿藻自甘戎幕掾,青云谁委玉阶绅。
命微夫子徒哀剧,天远灵均枉问因。
触事思君成苦调,遥怜烂醉剩阳春。
()

昔人登此地,丘陇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

几许明膏听喔咿,代严成教两名齐。鸡鸣每肃星坛礼,布素恒兼象服携。

脱剃真称名士母,长斋不愧太常妻。楚烟绿处春风起,吹放桃花遍五溪。

()

惊怪穷冬百物繁,落梅狂絮逐风翻。酒无戈甲争酣战,诗似波澜竞讨源。

且卸帆樯隈断岸,好开屏嶂画孤村。知音若问阳春曲,待把琴调细细论。

()

薛生今世之狂简,人定不为天所限。半生好作访古游,千载独具论文眼。

西游彭蠡溯湘沅,北过二陵寻灞浐。逢碑下马辄自抄,得钱随手皆镂版。

()

土洞里头行十日,山棚上面住三年。

()

江上飞花处处新,春山啼鸟似呼人。可怜爱酒无虚日,忘却刘伶墓草青。

()

驱车即长道,棹舟越广川。悠悠欲何适,自谓将登天。

飘飖广莫风,浩荡沧溟烟。下上九万里,瞬息心茫然。

()

濂溪本一水,分派来吴门。汪洋千载间,鼻祖又耳孙。

多君振先烈,诗书久燖温。上□孔孟心,下究性理根。

()
非民非吏一闲身,倏忽空山又见春。
明月清风终岁有,浮云苍物几番新。
不知世有弹冠事,但愿门多挟册人。
畴昔东嘉子徐子,勉旃傥可嗣芳尘。
()

危微精一,传之在心。二典勋华,光于有临。大原自天,端倪孰寻。

岂无畴咨,培高浚深。寝明以昌,举元难壬。烝哉明良,嗣此德音。

()
事契因同荐,交情晚益亲。
半生文会少,万里宦游频。
别后书犹湿,归来迹遽陈。
何能发潜德,空有泪霑巾。
()
龆齓谈经动圣聪,山川英气向来锺。
中书落笔万人绕,天陛赐袍千载逢。
利锁名缰身半老,酒徒诗社意偏浓。
莫欺犬子倦游久,得志犹能通筰邛。
()

每当秋尽海潮上,直至秋来又未清。四众殷勤将拜祝,一泓甘冽自然成。

不徒引去供煎茗,尚有馀波可濯缨。无限高人同赋咏,与他流播此芳名。

()

读书头白苦无多,自判才名易灭磨。耆旧凋零霜后木,世情翻覆雨中荷。

数家烟火惟闻哭,三月莺花谁复歌。薜荔绕垣茅屋小,缘君开径日相过。

()
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
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
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
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
()
雨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
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
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
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
()
被旱农家怒伏龙,衰翁岁望甚於农。
人方半菽延朝夕,我亦频年阙釜钟。
洒润似惊萁火冷,骤寒不贷布衾重。
有来喜雨清新句,一笑令人失病容。
()
感岁华之摇落,不能不以之兴怀也。
酒阑日暮,怃然成章。
重到西泠,记芳园载酒,画船横笛。
水曲芙蓉,渚边鸥鹭,依依似曾相识。
()

萧萧秋影断桥东,斜掠平芜逐转蓬。争似画梁春梦醒,秋千红索海棠风。

()

忆昔到京畿,与子寓官廨。
一见即相欢,不翅旧交快。
维时困道涂,驱车久行迈。

()
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
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

忽放湖光天宇阔。渐吹开、万峰云叶。萍底鱼惊,芦根萤敛,飞起澹黄烟月。

金镜才圆旋又缺。料姮娥、替人愁绝。珠泪凝绡,元霜堕杵,不管玉弦弹折。

()
近午初微暑,侵晨尚薄寒。
暗窗蚕绩响,危栋燕泥乾。
问价纖絺贵,寻盟旧扇完。
野人言麦熟,出郭好同看。
()

昊苍眷命,兴王统天。业高帝始,道貌皇先。礼成化穆,乐合风宣。

宾朝荒夏,对扬穹玄。

()

鹊桥边,牛渚上。翠节红旌相向。承玉露,御金风。年年岁岁同。
懒飞梭,停弄杼。遥想彩云深处。人咫尺,事关山。无聊独倚栏。

()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

幼习干戈未习诗,太平宴饮强留题。江南有福同君享,塞北凄凉祇自知。

剪发□□骑俊马,割衣剖腹补旌旗。貔貅百万临边境,那见先生点笔时。

()
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
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
()

白玉双蹲兔,工深刻楮劳。
长疑奔月窟,浑欲动霜毛。
似喜书成穴,犹惊笔有毫。

()

一只还西天,一只留在兹。怕作延津去,劳师谨护持。

()

萧萧五马动,欲别谢临川。落日芜湖色,空山梅冶烟。

江湖通廨舍,楚老拜戈船。风化东南满,行舟来去传。

()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