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宋代。宋太宗。何为禅定性心同,解说真如物外空。几许修行缘上得,惑多妄想障於聪。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恶都归万法中。应现机关俱寂默,始知明鉴照昏蒙。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关于禅定、真如和修行的思考,以及名誉、善恶和觉悟之间的关系。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中文译文:
何为禅定性心同,
解说真如物外空。
几许修行缘上得,
惑多妄想障於聪。
名彰道理千世永,
善恶都归万法中。
应现机关俱寂默,
始知明鉴照昏蒙。
诗意和赏析:
《缘识》通过描述禅定的本质和修行的意义,探讨了真实之道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诗词开篇以问句引发思考,探究禅定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指出真如(佛教中的真实本性)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虚空。
诗词接着提到修行的过程,问自己在修行中得到了多少。然而,修行的过程中糊涂迷惑和妄想是阻碍觉悟的障碍。这里的“聪”指的是内心的明悟和智慧。
接下来,诗词探讨了名誉与道理之间的关系。名誉的追求是世俗的,而道理则超越了时空,永恒存在。善恶行为都归结于万法之中,表明它们都是由于因果关系而存在的。
最后两句表达了觉悟的境界。当应对外界的机缘和困难时,内心和外界都保持沉默和静寂,才能真正认识到明悟的光芒照亮了迷惑和昏暗。
《缘识》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禅定、真如和修行的思考,以及觉悟与世俗之间的对立。通过描绘修行者在追求真实和觉醒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境遇,这首诗词启发人们对内心境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表达了对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对觉悟之路的坚定信念,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遣兴。宋代。陆游。久矣微官绊此身,柴车归老亦逢辰。阮咸卧摘孤风在,白堕闲倾一笑新。万里驰驱曾远戍,六朝涵养忝遗民。清闲即是桃源境,常笑渊明欲问津。
家园即事。宋代。郑清之。乐天故不忧,作德心逸休。鸡虫笑杜甫,蝴蝶梦庄周。苛政猛於虎,蹊田夺之牛。书传乱人意,周易在床头。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宋代。苏轼。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霭霭藏孤寺,冷冷出细泉。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南城吴氏记予七十三岁之颜。宋代。周必大。蟠木离奇,病鹤摧颓。以若形骸,而卜襟怀。无才无能,不竞不猜。十目所视,人焉廋哉。
同伯庸游甘露有感次仲贤韵二首 其一。宋代。周孚。故人同我去,清旦杖崇冈。寒日无留照,惊鸿有断行。聊将一日款,少洗十年忙。衰病不相弃,我庐今未荒。
漠漠江皋,迢迢驿路,天教为春传信。万木丛边,百花头上,不管雪飞风紧。寻交访旧,惟翠竹、寒松相认。不意牵丝动兴,何心衬妆添晕。孤标最甘冷落,不许蝶亲蜂近。直自从来洁白,个中清韵。尽做重闻塞管,也何害、香销粉痕尽。待到和羹,才明底蕴。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宋代。刘镇。漠漠江皋,迢迢驿路,天教为春传信。万木丛边,百花头上,不管雪飞风紧。寻交访旧,惟翠竹、寒松相认。不意牵丝动兴,何心衬妆添晕。孤标最甘冷落,不许蝶亲蜂近。直自从来洁白,个中清韵。尽做重闻塞管,也何害、香销粉痕尽。待到和羹,才明底蕴。
延康吟。唐代。贾岛。寄居延寿里,为与延康邻。不爱延康里,爱此里中人。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亲。人有不朽语,得之烟山春。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唐代。牛峤。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寒斋雪中书呈许守。金朝。赵悫。剪水作花开,纷纷天上来。声清偏傍竹,艳冷欲欺梅。积润滋牟麦,馀膏丐草莱。穷阎休叹息,数日是春回。
送吴仲庶知江宁。宋代。司马光。江南佳凡地,人物自风流。青风灵祠在,黄旗王气收。衣冠余旧俗,歌颂乐贤侯。正恐还朝速,江山未遍游。
诮王安石乞分司西京避谗而去因以述怀。宋代。祖无择。割断攀缘宰相权,忧危争似我身全。试观竿上抛生体,且拟波中戏钓船。名利不求还独乐,是非莫辨祗高眠。何当对景幽堂坐,更得闲吟度百年。
次韵田长卿。元代。杨弘道。欲伴秦人隐,桃源何处寻。俯惭鱼在藻,仰羡雀投林。未有丝生鬓,宁无血染襟。回头望乡国,霭霭暮云深。
瞿稼轩挽辞 其二。明代。陈瑚。平陂天运亦人谋,一柱于今砥浊流。招隐东皋看旧业,筹边南国想高楼。中营星陨千秋恨,辽海魂归万里愁。不是别山司马在,下泉舍笑共谁游。
李翱见药山图赞。宋代。释绍昙。天本藏云,瓶元贮水。不会看经。那堪指示。寄语唐朝李相公,只须著眼听松风。
季夏念一日顺昌道中。明代。郭之奇。竟日青山自委蛇,潭光云影静相宜。忽闻雷雨诸峰动,先变秋飔十日吹。窈谷飞烟来淡薄,奔溪倒影下孤危。欲穷耳目将何际,不尽苍茫是所思。
雪十首。宋代。杨公远。 万籁更深寂不鸣,窗间恍觉月微明。情知是雪疑非雪,忽听前村折竹声。
春词二十首 其五。宋代。李纲。春光淡荡一番新,花气氛氲恼杀人。只恐花飞春又老,须将酩酊对芳辰。
玉女潭佳境八首 其二 梅竹隩。明代。庞嵩。矫矫凌寒姿,竹梅并萧爽。徙倚挹清芬,宴坐绝尘想。佳兴动官阁,清阴入书幌。太极天窍露,长歌澳风响。愿言肖令德,岂直颜色仿。清时不避地,聊焉托孤往。
承大司马濮阳苏公惠览诗集率尔有酬 其一。明代。王世贞。青门耕烟一老臣,黄石赤松先后身。天书姓名隶琬琰,何足道哉汉麒麟。自谱游仙度红玉,凤笙云璈宛相属。犹有军中突厥盐,污他半部清商曲。
沧浪咏。宋代。胡理。昔闻沧浪亭,未濯沧浪水。先贤渺遗迹,壮观一何侈。飞桥跨木末,巨浸折胡垒。糟床行万瓮,缭墙周数里。废兴固在天,庶用观物理。缅怀嘉佑世,周道平如砥。相君贤相君,子美东南美。如何一网尽,祸岂在故纸。青蝇变白黑,作俑兹焉始。所存醉翁文,垂耀信百世。无忘角弓咏,嘉树犹仰止。同来二三子,感欢咸坐起。缥瓷酹新汲,毁誉均一洗。忽逢醒狂翁,一别垂二纪,隽哉老益壮,论事方切齿。我欲裂绛幔,推著明光里。安得上天风,吹落君王耳。
咏史诗。魏晋。袁宏。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杨恽非忌贵。知及有余辞。躬耕南山下。芜秽不遑治。赵瑟奏哀音。秦声歌新诗。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
鹧鸪天。宋代。葛长庚。西畔双松百尺长。当时亲自见刘王。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南粤路,汉宫墙。晚风历历说兴亡。摩挲东晋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
赠闽人姚应诰林谐林故司寇汝雨公子也。明代。王世贞。姚生拥鼻无闽语,林子裁篇有父风。怪得延津饶紫气,赠余双剑有雌雄。
登阖闾古城。唐代。武元衡。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宁都赵令君贻贶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虚辱如。宋代。曾丰。世途无复古,吾道不宜今。风月多饶舌,轩裳久死心。家犹须五斗,命岂止千金。有路可亲炙,那能入桂林。
存耕堂为维扬李廷仲。明代。董纪。愚者务兼并,良田亘阡陌。苦作子孙计,贪心犹未塞。有田不自耕,安能知稼穑。但见家不訾,大小生骄佚。殊不晓此田,乃是无情物。百年三易主,到汝知几易。一朝天不佑,复为他人得。李公维扬彦,高世有绝识。丧乱二十年,所向无定迹。或寓南山南,或侨北山北。岂不念子孙,为置美田宅。积金与广业,视彼皆下策。惟于方寸地,平居常种德。诗书即耒耜,仁义乃沟洫。利欲比稂莠,孝悌为黍稷。既无水旱忧,宁假耘耔力。富势不能夺,螟蟊不能贼。一气涵至和,沛然有馀泽。兰芽茁庭砌,玉树森相植。家训重义方,弗效于墙䦧。高堂日清晏,燕乐宜酒食。坐上无白丁,谈笑尽逢掖。封胡与羯末,侃侃咸侍侧。父菑子肯播,慈颜喜盈色。大书特书之,世作贻谋则。
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明代。陶望龄。结叶垂花老桤卧,四山无风午刚挫。扳花荫叶桥畔凉,葛屦生衣安稳坐。田家初饱麦上场,溪雨新过水推磨。林间起步余睡清,青梅满槃雀卵大。¤
菩萨蛮(甲午秋作)。宋代。丘崈。秋声夜到秋香院。重帘试卷都开遍。只似旧时香。更添些子黄。绮窗人共赋。犹忆分香句。别后几回秋。见花空复愁。
赠柳三解。宋代。晁说之。桃李那知杨柳恨,故时风雨不依依。自从彭泽无人後,青眼虽开心事非。
南歌子·畴昔飞鸾侣。宋代。石孝友。畴昔飞鸾侣,而今断雁行。西风岭外下斜阳。无赖一钩新月、挂人肠。双泪沾襟袖,孤灯对客床。枕馀衾剩只残香。别得娇痴不睡、也思量。
早春行。唐代。王维。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