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上人

如山上人朗读

《如山上人》是宋代释祖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绝毫绝釐,如山如岳。
万里高飞,遥空一鹗。
见不到处,天涯海角。
智不及处,不圆满觉。
西风萧条黄叶落,古殿深沈撼金铎。
却悔当初赚行脚。

诗意和赏析:
《如山上人》以简练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绝毫绝釐”表达了极致的精确和完美,如同山岳般稳固、高远,象征着人生中的理想追求和远大志向。

“万里高飞,遥空一鹗”描绘了一只独立飞翔的鹰,展现了自由和高傲的形象。这一形象意味着人的精神追求,远离尘嚣,超越俗世的束缚,追寻内心的真正自我。

“见不到处,天涯海角”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真理和境界的过程中,不受地理和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心灵的边界,超越了世俗的桎梏。这种追求的境界在当时的佛教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不及处,不圆满觉”反映了作者对自身智慧有限的认识,意味着在追求境界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需要不断探索和钻研才能达到。

接下来的两句“西风萧条黄叶落,古殿深沈撼金铎”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凋零的黄叶和深沉的古殿给人以凄凉和肃穆的感觉。这种景象对比了前文中的高远和自由,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的时光和境遇。

最后一句“却悔当初赚行脚”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曾经追求远方的行为的反思和后悔。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于过去选择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追求虚幻的理想而忽略了眼前的真实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理想、突破束缚、珍惜现实的思考和感悟。它既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呼唤人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追求真理和境界,珍惜现实的幸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朗读
()

猜你喜欢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

一帘鸠外残红雨,吟床曾下香草。内家珠衱郁金裙,向兔尖围绕。

尽杀粉、匀铅娟妙。白描更爱腰肢袅。月地花天女,被收拾、鹅溪兰橑,如解调笑。

()

高岳生良佐,兴朝重老成。南宫持藻鉴,北斗秉权衡。

忠岂惟供职,清能不近名。眷言思共理,为国福苍生。

()

尺璧谁言抵寸阴,旷然怀抱豁登临。放情缅邈云峰古,极目苍茫烟水深。

犹忆童年花下戏,倏经鹤发鬓边侵。眼前秋色当堪赏,况复新晴月满襟。

()

日上九峰道,风轻三泖间。流水澹无极,白云时出山。

缘念浮家客,高风不可攀。支颐听渔唱,孤艇放歌还。

()

自是闺中秀,超然远物华。心能同水月,骨自带烟霞。

翠长真如竹,黄开般若花。寄言刘铁磨,应识赵州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