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泰和尚赞。宋代。释宗杲。惯说五家宗派禅,不将玄妙与人传。晚年一处真奇物,食罢长伸两脚眠。
《佛性泰和尚赞》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习惯讲授五家宗派的禅法,
从不将玄妙之道传授给他人。
晚年间遇到一件真奇物,
饭食一罢,便伸展双脚入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佛性泰和尚的生活状态和境界。他通晓五家宗派的禅法,但却不轻易传授其中的玄妙之道给他人。这表明他对禅宗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对其真正内涵的敬畏和保护。而在晚年,他遇到了一件奇妙的事物,每当饭食结束后,他就舒展双脚入睡。这暗示了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摆脱了尘世的束缚,拥有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佛性泰和尚的修行状态和境界。诗中的五家宗派禅法代表了佛教内不同的流派和禅宗的多样性,佛性泰和尚能够融会贯通,一一了解其中的奥妙,显示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修行的执着。
而对于不轻易将玄妙之道传授给他人的态度,则体现了佛性泰和尚对禅宗教义的敬畏和尊重。他将禅宗的真谛视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只在适当的时机和适合的人面前展示,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智慧。
最后,诗中描述的佛性泰和尚晚年时的休憩状态,以脚伸入睡来表现他的宁静与安宁。这种状态显示了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能够在内心中找到真正的平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佛性泰和尚的修行心境和境界,展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夏日骤雨。清代。庄盘珠。岸草摇薰,衢尘漾暖,梅天十日长晴。自楝花开后,午倦难醒。强把雕栏闲凭,又宛忆、去夏蝉声。轰雷骤,满庭跳雨,砌响檐鸣。神清。暑归甚处,更几阵横风,衣袂凉生。趁画帘半飏,扑入蜻蜓。多少华堂绮阁,抛纨扇、玉腕初停。浓云散、斜阳影底,屋角犹明。
寄林廉州。明代。欧大任。大廉山拥阁嵯峨,铜虎家传九牧多。郡里干旌朱季颂,田间举锸白渠歌。珠还合浦皆明月,柱画分茅更伏波。曾是十年荣侍从,春秋趋对近如何。
东晋。唐代。崔涂。五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看取不成投笔后,谢安功业复何如。秦国金陵王气全,一龙正道始东迁。兴亡竟不关人事,虚倚长淮五百年。
陈粹中再约重阳之集即不果赴以诗寄这二首。宋代。王洋。九月南州菊未黄,年年长待饱经霜。使君著意勤招客,催促离间日夜忙。
从莫万安觅柑子并以玉山沙药合寄之六言三首。宋代。赵蕃。世态多随燥湿,物情大费堤防。遗以药筒如截,取其勿败甘香。
还西里所居。宋代。萧元之。北阙无书休悔出,东皋有秫可归耕。镜容渐改惊非昔,犹喜傍人唤后生。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宋代。杨冠卿。红尘着脚双鬓斑,折腰五斗真作难。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东篱悠然见南山,欲辩忘言心自闲。
十月一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宋代。苏轼。长淮久无风,放意弄清快。今朝雪浪满,始觉平野隘。两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孤舟系桑本,终夜舞澎湃。舟人更传呼,弱缆恃菅蒯。平生傲忧患,久已恬百怪。鬼神欺吾穷,戏我聊一噫。瓶中尚有酒,信命谁能戒。
黄石庙。金朝。赵滋。狂豪击车代无人,神石一砭志乃信。吹嘘风云遮楚秦,炎精炽然四百春。一编尚吝续后尘,江山有待终此身。望望久愁横目民,朝阳凄凄霜未休。江燕竟来江北游,山回鼎移海横流。天风何时清九州,草泥自古跧王侯。神弃不恤谁当羞,割牲酾酒空千秋。
莫抵西郊。明代。孙作。白日崩云莫色微,柴车独不款高扉。十觞酩酊浮家酽,五载暌离笑客衣。瑟瑟雨声寒渐密,沉沉更漏夜仍稀。天明即别愁何限,四壁凄凉万事违。
与开道者。宋代。释慧空。大悲院里罗斋出,十字街头觅水程。肩上袈裟无一截,草鞋落地作金声。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一作沈佺期诗)。唐代。广宣。南方归去再生天,内殿今年异昔年。见辟乾坤新定位,看题日月更高悬。行随车辇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自喜恩深陪侍从,两朝长在圣人前。
次韵叔才幽居二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粗才濩落与时乖,湖海幽居一竹斋。月径清游疑不夜,风窗高趣到无怀。身閒有分白莲社,地禁无心红药阶。只待匡庐官秩满,一章程奏乞残骸。
哭郑君瑞长官二首。宋代。刘克庄。史著陶潜卒,何妨爵秩卑。竟无乞米帖,止有采薇诗。旧友谁为诔,新阡尚欠碑。中年哭同志,孤立可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