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璞禅人求赞

遵璞禅人求赞朗读

《遵璞禅人求赞》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临济烧黄禅版,
香严哭沩山拄杖。
云门村叟效颦,
也作这般伎俩。
作麽生是这船伎俩。
咄。
传来铁钵盛猫饭,
磨衲袈裟入墨盆。
祖翁活计都坏了,
不知将底付儿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遵璞的禅师在求得赞许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奇特的经历。

诗中首先提到了临济,临济是一个佛教宗派的名字,烧黄禅版则指的是在佛教寺庙中焚烧黄色的禅宗经典。这里的意象可能暗示着对于传统禅宗教义的批判或者破除。

接着诗中描写了香严哭沩山拄杖,沩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香严是指向佛教寺庙中香火鼎盛的景象。这一景象可能暗示着禅师对于俗世繁华的悲叹和对于名利的超越。

随后诗中提到了云门村叟效颦,这里云门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村叟指的是一个村庄的老人。这里的意象可能表达了禅师以普通人的身份来模仿修行者的姿态,以此来探索禅宗的真谛。

诗中接下来的句子“也作这般伎俩,作麽生是这船伎俩”以及“咄。”则表达了禅师对于自己行为的疑惑和困惑,也可能暗示了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无常和不确定性的思考。

接着诗中描述了铁钵盛猫饭,磨衲袈裟入墨盆的情景。铁钵盛猫饭可能象征了寺庙中的修行者的清贫和禁欲,而磨衲袈裟入墨盆则可能暗示了对于佛教教义和传统的一种颠覆和调侃。

最后两句“祖翁活计都坏了,不知将底付儿孙”,则表达了禅师对于传统的破坏和对于未来的担忧。祖翁活计指的是祖辈们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而不知将底付儿孙则表达了禅师对于传统智慧是否能够传承给后代的忧虑。

整首诗词以幽默的语言和奇特的意象表达了禅师对于传统和现实的反思,揭示了他对于禅宗教义和修行的思考和质疑,以及对于人生和传统智慧的深入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

猜你喜欢

()

骤得西华信,云軿去不疑。星冠朝玉阙,雾幄返瑶池。

白日兰陵暗,清霜薤里迟。惟馀嗣宗恨,血泪洒残棋。

()

梦魂飞过屏山曲。见依旧、如花似玉。
天寒翠袖依修竹。两点春山斗绿。
披衣起、闲愁万斛。正月淡、梅花照屋。

()

五罚从容至,群生阨塞多。但无为已甚,勿问达如何。

早读于公戒,终传召父歌。故人风雨节,为我数经过。

()
只道潮声落,潮来复有声。
何当机事息,暂遣海门平。
()

一坡久矣郡城东,居士来游地望崇。
问舍求田烦作计,拈槌竖佛看谈空。
共分庞老沈江宝,要奉儋州秃鬓翁。

()

鸾旂交匝锦云飞,嵩祝声中暑气微。万里北辰遥在望,一星南极正流辉。

閒身再入新陪位,病骨深惭旧赐衣。圣学日增天下庆,馀生此外更何祈。

()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

自昔遘难初,城邑遭屠割。几同赵卒坑,独此一人活。

既偷须臾生,讵敢辞播越。十年四五迁,今复客天末。

()
太息复太息,悲风动河梁。
浮云翳中天,白日不回光。
谢子庐江来,修髯宛清扬。
伏阙三上书,雅道陈虞唐。
()

枫庭累岁玷朝班,老荷宸恩得退闲。枥马虺隤休入驭,陇禽衰倦合知还。

莫辞敛迹归南亩,幸免移文向北山。恢复中原乖素愿,梦魂时得到乡关。

()
但见白硙硙,香从何处来。
广寒异人世,莫是桂花开。
()

吟边绕架书千卷,壁上梅花水一瓢。
世事尽从忙里过,年华空向静中消。
山云宿雨笼残日,汀草浮香满小桥。

()
雨过云峰净,天高水镜平。
望中寸碧远山横。
潇洒何郎相对、挹金觥。
朱李沈寒碧,新瓜破玉英。
()

三月白门道,垂杨千树花。
君看双燕子,飞去入谁家。
门巷失故垒,时来拂枝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