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夜来兔子赶大虫,天明走入无何有。月下珊瑚长数枝,万象森罗齐稽首。拄杖子,不唧{左口右留},渠侬却善分妍丑。李公烂醉绝倒时,元是张公吃村酒。报诸人,急回首,切忌疾狂外边走。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时兔子驱赶大虫,天亮时进入无何有之境。月光下,珊瑚生长茂盛,万物形态各异,齐聚一堂,向世人致敬。拄着拐杖的老子,不啰嗦,但能准确分辨美丑。李公烂醉倒地时,原来是张公在乡村的酒宴上喝醉了。向众人报告,要迅速回头,切勿在外面疯狂行走。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奇幻的场景。夜晚的兔子驱赶大虫、天亮时进入无何有之境,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月下的珊瑚和万象的形态,象征着丰富多彩的世界,各种事物在这个境界中相互融合、共存。拄杖子的形象象征着智慧和洞察力,他能准确地分辨美丑,传达了对审美和价值观的思考。李公和张公的对比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误解他人的情况,提醒人们要避免轻易下结论。最后的忠告告诫人们要谨慎行事,切忌盲目追求过度刺激和冒险。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奇幻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释宗杲对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同时也提醒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冷静和明智的态度。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寄答参寥五首 其二。宋代。张耒。苏公守吴兴,山水方有主。子兮从之游,挂锡当可驻。尘埃困孤鹤,念子久失所。秋风展其翼,道使万里去。青云引高唳,爽绝谁敢伍。予驹欲西秣,东我江海橹。平生二三子,往往在南土。子才得所乐,我拙日益鲁。拳拳相思心,契阔不得语。
西湖宴集。明代。姚子蓉。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国微茫乐事饶。红叶影飘钟出寺,寒鸦声起麓归樵。悬知别后情千缕,且复尊前醉一瓢。莫讶严城笳鼓急,峰头白鹤正相招。
邹忌讽齐王纳谏。先秦。刘向 撰。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谤讥 一作:谤议)
与张王二君弥陀寺小饮二君有惠政吾郡时王与余谈禅而张旨在玄不甚荅戏成三绝 其三。明代。王世贞。张君杜口为尊玄,王子纵横岂离禅。任是法门吾不会,一杯还向炕头眠。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逍遥知语默,境外见真空。有位皆玄感,无缘不用功。义说三才理,幽深万事通。因依堪法则,答谢向旻穹。
怀靳师道。明代。欧大任。铁瓮城边路,怀人径寸心。夕鸿前浦远,春雨大江深。笔札留东观,风云在上林。游閒知爱客,飞盖日相寻。
喜迁莺 代人作,送镏宰考满,并迁新居。元代。王礼。甘霖停留。喜浩荡洪恩,跻民仁寿。戍柳拖金,海棠染绛,报道宰官移绶。转眼积劳三考,大卧更深犹昼。最好处,似冰壶玉露,十分清*。难有。看里巷、此日壮夫,都是来时幼。笳鼓迎风,旌旗耀日,旋筑草堂完就。自今四时纳福,遥对深山如绣。愿岁岁、共桐乡父老,一卮春酒。
题册赠凌别驾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仙吏仍浮剡水槎,天都缥缈接金华。官衙尽说囊如水,携得芙蓉几片霞。
送钟鲁轩北上。明代。黎瞻。待聘清时客,才名况大儒。计偕辞郡国,星聚近皇居。日暖宫莺语,春明苑柳舒。承恩应有赋,人得比相如。
武功吊康对山先生。清代。雷钟德。末路词人剩草莱,兰台门望楚骚哀。千秋功罪缘乡党,一卷文章见史才。生有琵琶能击客,死馀腰鼓只封埃。漆河一夜潺潺水,呜咽疑从北地来。
病起三首。宋代。杨公远。病起觉痴聋,徐行脚蹑空。杖能供半力,药已奏全功。整顿身仍健,优游道未穷。呼儿涤泓颖,拂素貌渔翁。
释迦出山相赞。宋代。释宗杲。正觉山前折却本,三七日内心头闷。却来鹿苑讨便宜,好与拽翻椎一顿。
吴歌。宋代。陆游。胜负两蜗角,荣枯一蚁窠。人情苦翻覆,吾意久蹉跎。困睫凭茶醒,衰颜赖酒酡。坐人能听否?试为若吴歌。
翻阳四望亭观雪。宋代。李弥逊。瘴海三年雨不冰,喜看万木变琼英,眼中何处分银界,脚底从兹上玉京。岁序已於芒尾见,春风先向柳梢明。饥馋病守存馀习,欲和田家击壤声。
赠陆稼村。宋代。陈深。风雨鸡鸣江上村,只今遗叟几人存。煎茶陆羽忘尘世,学稼攀迟老圣门。百尺苍松心不朽,千年古井水无浑。丹崖翠壁何从见,一笑相逢醉竹根。
寿鞏守。宋代。刘季裴。正月从来号履端,那堪生日遇天官。万寻山岳才名重,千里江湖德量宽。菩萨像前开锦绣,老人星下爇旃檀。区区祝颂无他意,愿见灵椿度岁寒。
题萧岳英常州草虫轴盖画师之女朱氏之笔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常州草虫天下奇,女郎新样不缘师。未应好手传轮扁,便恐前身是郭熙。
棋。唐代。贯休。棋信无声乐,偏宜境寂寥。著高图暗合,势王气弥骄。人事掀天尽,光阴动地销。因知韦氏论,不独为吴朝。
寻梅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山近云常覆,林疏竹半遮。幽香和露滴,瘦影蘸溪斜。细认天机妙,翻愁卦画差。何人还卖兔,试与问东家。
挽东莱先生 其二。宋代。唐季度。交友昔尝与,真诚久愈孚。公虽推齿序,我实仰师模。提耳言犹在,终身誓不渝。神驰埋玉处,恸哭向长途。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宋代。周文璞。云冥冥,雷阗阗。横玉转,流珠乾。灵龟入我梦,谓君当旋。既穷海壖之炎天,当饮山中之流泉。
行经巩县访杜少陵墓不得。清代。戴絅孙。稷契平生志,空怜老大身。艰危思弟妹,丧乱感君臣。雨泣空山夜,风惊故国春。耒阳诬醉饱,唐史尔何人。
城中秋作。唐代。周贺。已落关东叶,空悬浙右心。寒灯随故病,伏雨接秋霖。客话曾谁和,虫声少我吟。蒹葭半波水,夜夜宿边禽。
山前红叶。宋代。张嵲。前山风落木,俯槛受斓斑。凌晓千花丽,经旬万炬闲。词人歌火繖,巴客讶烧山。不似庭花艳,开时瞬息间。
五十初度 其三。宋代。王松。介子而今愿隐绵,貉丘何必辨愚贤!种瓜种豆空身后,呼马呼牛任目前。水月本来无我相,风尘到处有人缘。静中勘破循环理,坠溷飘茵听自然。
和春游三首。宋代。廖行之。骀荡融和二月天,邀朋同是饮中仙。试将拄杖踏芳草,更看兰舟航野川。酒兴偿花聊复一,诗篇贾勇或相千。何妨日日寻春去,醉把赓酬授简传。
黄州酒务税宿房北窗新种竹戏题于壁。宋代。张耒。异时小杜高眠地,几向秋风听楚江。身世浮云那可计,试留双竹守寒窗。
送周良会掌教池口。明代。符锡。一官嗟远去,何限惬情虚。教尚江边邑,经横浦口庐。庭阴足桃李,宾馔饶溪鱼。抱癖京尘者,扪心愧卷舒。
杨秘监下槽马图。元代。王庭筠。龙眠悔画马,政恐堕马趣。我今破是说,试下第一句。道人三昧手,游戏万象具。万象初莫逃,毕竟无所住。譬如大圆镜,照物随其遇。少焉物四散,影果在何处。杨侯具此眼,透脱向上路。万马落人间,盖證龙眠误。
示赵与槟。宋代。赵汝腾。今年至日有喜色,四方士友来请益。德场宗英质大学,上饶诸贤问太极。草庐一纸隃寄音,径坂七言大书帛。衰予甘遁西河上,点检身心有方册。
小孤山晓望。宋代。孙应时。维舟小孤下,终夜风水声。鸡唱起推户,耿耿残月明。四望无织云,景气穆以清。碧山吐红日,绿树啼鸧鶊。兹峰何娟妙,临流辣春荣。再拜款灵宫,缅然念平生。一役已万里,百年定何成。隔江见彭泽,怀古有余情。
忆家君(林若抚云:“贞山先生七岁时作·”。明代。陆粲。白发人千里,朱门月半扉。燕山云去远,泽国雁来迟。无夜不成梦,有书空道归。遥怜北风劲,寻便寄寒衣。
晦日宴高氏林亭。唐代。高绍。啸侣入山家,临春玩物华。葛弦调绿水,桂醑酌丹霞。岸柳开新叶,庭梅落早花。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宋代。晁说之。那识春将暮,山头踯躅红。潮生芳草远,鸟灭夕阳空。乌贼家家饭,槽船面面风。三吴穷海地,客恨极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