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宋代。释宗杲。移身不移步,移步不移身。走却金师子,捉得玉麒麟。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宗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目标、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坚定和勇敢。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移身不移步,
移步不移身。
走却金师子,
捉得玉麒麟。
这首诗词表达了两个核心意象:金师子和玉麒麟。金师子象征着权谋和世俗的成就,而玉麒麟则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的追求。
诗意:
诗词的第一句“移身不移步,移步不移身”,意味着人在追求目标时不应受到局限和束缚。它强调了在改变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同时,内心态度和价值观也要坚定不移。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第二句“走却金师子,捉得玉麒麟”,则揭示了人们在实现理想和追求卓越时的努力和奋斗。金师子代表着世俗的追求和功利的成就,而玉麒麟则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的追求。通过“走却金师子”,我们放弃了世俗的功利和权谋,而“捉得玉麒麟”则表示我们最终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作者通过对金师子和玉麒麟的对比,表达了对追求高尚品德和道德的重要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移”和“捉”为线索,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态度和价值观的坚定和不变。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左右。同时,诗中的金师子和玉麒麟呼应了功利和高尚的对立,以及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价值。这种对立和对比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和有力。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对于内心坚定和价值观追求的呼唤。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坚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这首诗词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书省即事。宋代。孔武仲。恩旨雠书到午休,笑谈连手得优游。窗声渐渐回修竹,庭实鲜鲜亸石榴。风色洗清天畔阙,鼓声遥转日边楼。群仙暂驾飞鸾去,从此蓬山更少留。
题庐山瀑布图。明代。郑真。香炉峰上梦曾游,晴瀑声喧万壑秋。要与谪仙长作伴,白云深处独相求。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陈谏议教子。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跋胡德辉。宋代。葛胜仲。一官三语掾,驱车大河北。饭涩羹亦稀,哦诗写胸臆。作者非难到,已自入阃域。邮筒远相饷,我岂今衡尺。粗能擿陇云,亦不误雌霓。千里得行记,了了所见历。士材有如此,磊落固易识。寄语直指公,勿作寒蝉默。
灯夕在告闻游人甚盛。宋代。宋祁。火树缯山凤阙前,皇都美景属新年。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道上落梅飘脆管,陌头繁杏著游鞯。须知钧会人同乐,莫叹秦侯抱疾眠。
田家杂兴二首 其二。清代。谢淞洲。晓色起陇亩,荷耜还西林。悠悠清溪水,自识沮溺心。林际半新月,村静闻远音。何人柴门下,慷慨隆中吟。未知千载事,好风开我襟。忽持一尊酒,苍然白云深。
惆怅 其二。明代。王邦畿。人间天上广无期,髣髴情怀惨澹思。花气欲阑人去后,灯光犹在梦醒时。分明细语心能忆,悯默灵魂唤未知。惆怅烧香终不返,少君方术益教疑。
何司法惠示乐善新编赋诗为谢。宋代。李石。不读非相篇,人以谓如面。阴机蜮窥影,巧攫狙伺便。谁于牛毛端,万念回一善。此间有堂奥,次第躬履践。自言不为恶,凛凛三语掾。世涂多疾人,奇药得瞑眩。贻我南阳书,补作东平传。鲁国焉取斯,为语宓子贱。
雾妒山容,风欺木瘦,难觅惊人佳句。暗紫疏红,飞洒夕阳多处。
疑雪里、庾岭梅开,似霜后、摄山枫舞。又那知、天半朱霞,一朝泻染楝花树。
绮罗香·缙云山下红树林立。询之土人,是黄楝树,繁艳不减于枫。宋代。王用宾。雾妒山容,风欺木瘦,难觅惊人佳句。暗紫疏红,飞洒夕阳多处。疑雪里、庾岭梅开,似霜后、摄山枫舞。又那知、天半朱霞,一朝泻染楝花树。春风花信过了,犹有酡颜醉态,疏狂如许。妙手丹青,点破美人迟暮。看断续、千缕文霓,听摇落、万山红雨。料如今、晚节寒芳,更谁知楝苦。
九日登高怀公启公立二先兄。明代。郑阎。凄凉心绪正堪怜,此日登临倍怆然。无复谩题鹦鹉赋,有怀空咏鹡鸰篇。烟林叶落深秋后,萝径猿声向夕边。浮世几经人事变,惟馀山色自年年。
寒食洛阳道。唐代。吴融。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行客胜回首,看看春日斜。
海珠 其三。明代。霍韬。秋兴盈襟寄短篱,许将天外老松知。盘桓何处层崖顶,不踏人间野草离。
宿因胜庄 其一。元代。萨都剌。薄莫雨初作,客愁行路难。长风吹短发,平地走惊湍。云气千山暝,松声五月寒。小窗僧话久,亦学坐蒲团。
龚侯玉豹图。元代。方回。龚侯之先楚两龚,远孙挺挺有祖风。五鼎食肉不挂意,万卷读书曾用功。草字隶字各神妙,古诗律诗俱豪雄。虽有一癖好画马,不比人间凡画工。飒爽修髯雪三尺,长安市上无人识。等閒幅纸写骅骝,或者终身求不得。我未尝求忽得之,袖出玉花驄一疋。开卷如闻嘶风声,蹴踏青天砲霹雳。曹霸昔遇唐明皇,画出此马真龙骧。黄金拜赐南薰殿,赫奕门户生辉光。升平难保金易散,晚岁奔波逃战场。却得少陵诗一首,名撑宇宙相悠长。龚侯不干万乘主,但欲追寻穷杜甫。老笔一洗韩干肉,天闲至宝落环堵。诗非杜甫画胜曹,无乃心神漫劳苦。龚侯此笔游戏耳,别有文章垂万古。
追慕二首 其二。明代。张煌言。廿载嗟何时,长衔杯捲愁!节旄看尽落,斧鬣悔迟谋。燕去巢应改,乌号屋仅留。在堂有委蜕,无计剪青楸!
含云寺书事六绝句。宋代。杨时。竹间幽径草成围,藜杖穿云翠满衣。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寒芦港。宋代。苏辙。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
白乐天有渭上雨中独乐十余首仿渊明予寓宛丘。宋代。张耒。寒极则有暑,晦久则有明。开辟迄今兹,此理信可凭。炎炎者易灭,巍巍者必倾。圣智无奈何,况此愚昏氓。设罗以猎兽,切骨陷其膺。重势以镇物,悬绝压其肱。纵使贲与育,力有不获呈。物情千万变,可尽得经营。不如寂寞士,葛带而兰缨。无求复无忧。容貌甚和平。况兹积雨余,秋气日姿清。悠然有佳兴,美酒时一倾。
大明庵留偈。宋代。释正觉。略彴横门下转流,挂窗山在屋檐头。大明古意是时节,霜夜月堂帘上钩。
江上行三十首 其二十一。明代。邓云霄。片雨过孤村,晚溪晴洗马。复有如花人,浣纱明月下。
满江红 己酉九日,雨中家居,忆夏士安、颐。元代。邵亨贞。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负登山屐。是几番、扶醉插黄花,乌巾侧。诗酒会,成陈迹。山水趣,今谁识。柰无情世故,转头今昔。冰雪关河劳梦寐,芝阑玉树*荆棘。对西风、愁杀白头人,长相忆。
王守除本路仓使。宋代。释居简。把茅著在深云里,亦有残畬近水边。不作山人沽善价,更饕司业养廉钱。皇华未远难为别,倦翮嫌高弗足怜。来岁小团新锡赉,从公酌第四桥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