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

颂古一百首朗读

《颂古一百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释智愚所作。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行莫拟几时回,
此去应须到五台。
若过曼殊放光处,
殷勤为我记归来。

诗意:
这一次的旅行何时才能回来,
而此番去往必将到达五台山。
如果经过曼殊放光之地,
请你为我留心记下回程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次旅行的离别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途的渴望。诗中的"此行莫拟几时回"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迷茫和不确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去应须到五台"表示诗人的目的地是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寺庙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诗人将自己的目的地定在这座名山,显示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崇敬。

诗的后两句"若过曼殊放光处,殷勤为我记归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某个地方的期待和希望。"曼殊放光"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仪式,可能是指在旅途中遇到了一处供奉曼殊宝相的寺庙。诗人期望在这个仪式的地方能够留下自己的足迹,以便将来回忆起来。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旅途中一切美好经历的珍惜,并希望归来后能够记住这次旅程的点点滴滴。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眷恋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敬和对美好回忆的渴望。通过描绘旅途的离别和期待,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佛教文化的向往相结合,使诗歌更具意境和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

猜你喜欢

三径蓬蒿昼不开,落花长日锁苍苔。何因看竹西邻去,忽报羊求二仲来。

()
()
茶陵一道妇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
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
关云漠漠关雪堆,北风惨惨山木摧。
长河冰合马蹄滑,沙塞日落胡笳悲。
自恨少小系军籍,愁枕金戈眠不得。
苦寒苦饥不敢言,谁人不畏将军律。
()
桑椹初生柳叶农,薰风咄咄逼春工。
物华过眼真堪恨,缘发今成一老翁。
()
已是殊乡客,送君重惨然。
河桥乍分首,槐柳正鸣蝉。
短棹离幽浦,孤帆触远烟。
清朝重文物,变化莫迁延。
()

油壁青帘在在家,垂杨曲曲带烟斜。未酬环海三山梦,先占闲鸥半席沙。

忧患余生惟中酒,蹉跎晚岁只看花。从今不管浮沈事,坐送新虹断晚霞。

()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
谁道江南春事了,废苑朱藤,开尽无人到。
高柳数行临古道,一藤红遍千枝杪。
冉冉赤云将绿绕,回首林间,无限斜阳好。
若是春归归合早,余春只搅人怀抱。
()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

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

双飞去未能,月浸衣裳湿。秋焉静念之,劳生几时歇。

劳者本庸流,事事乏定识。朴愚伤于家,放诞忌于国。

()

胜槩居常画里求,鳜鱼清梦落沧洲。今朝亲见桃花树,重振家声是此秋。

()

綵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

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