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禅人出化盏橐乞颂。宋代。释正觉。喫茶去语落诸方,聚首商量柄把长。相席是渠能打令,同尘输尔解和光。舌头狤獠明无骨,鼻孔累垂暗有香。盏橐成来圆此话,侬家受用恰平常。
《津禅人出化盏橐乞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喝茶去的话语传遍各地,
聚在一起商讨事情的人,
相互坐在一起能够打成一片,
同属尘埃输给你解放光明。
舌头敏锐,明亮而无骨,
鼻孔沉重,暗藏香气。
化盏和橐乞完美地圆满了这个话题,
你家享用它,恰如平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喝茶的情景,展示了茶文化的魅力和喝茶对人们的影响。
首先,诗人表达了喝茶这一行为的普及和影响力。茶这种饮品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和商讨事情的媒介,通过喝茶,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重要的事情。茶的热情和温暖将人们联结在一起。
其次,诗人用词精准地描绘了喝茶的感受和体验。舌头被形容为明亮而敏锐,没有束缚,表达了品茗时的味觉体验。鼻孔被形容为沉重,暗藏香气,传递了品茶时的香气感受。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将读者引入到茶香四溢的场景中,让人们感受到喝茶的美妙。
最后,诗人提到了化盏和橐乞,它们成为了喝茶的象征。化盏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器具,而橐乞是指茶叶。诗人通过描述这些物品,强调了喝茶的日常性和平凡性,将喝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喝茶的乐趣和对生活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喝茶的场景和感受,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和喝茶对人们的影响。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将喝茶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喝茶乐趣的颂扬。
黄山杂诗。明代。郑善夫。黄山如岱岳,萝山若梁甫。曾颠遏行云,屼々自太古。咸池荡初景,昧旦河已曙。我梦天部行,笑折扶桑树。¤
和李蓝溪梅花韵。元代。黄庚。南枝开遍北枝开,祗恐飞香落砌苔。踏雪诗人应癖好,杖藜日日为诗来。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人生本无累,世路自羁鞅。悠悠尘中境,翳翳霞外想。苏门有佳处,怅望不得往。遥知西山下,烟雨薇蕨长。有愿神莫违,谁谓河水广。梦逐西飞鸟,一夕骑眇莽。
拟古四首 其四 携手曲。南北朝。吴均。艳裔阳之春,携手清洛滨。鸡鸣上林苑,薄暮小平津。长裾藻白日,广袖带芳尘。故交一如此,新知讵忆人。
望积雪漫怀二首 其一。明代。郭之奇。昨夜东风嚇,江花浮皓魄。晨越披衣眺,回飙荡扫辟。周道不可见,独馀寒山积。幽涧冽孤清,碧峰澹虚莫。艳质远尘纷,冰心聊自惜。岂不向朱门,庭多车马迹。泥泞滓素贞,驱除难假借。所以守深藏,独往辞炎赫。终当随阳春,飞洒玉阶白。一点下殿衣,明王欣瑞泽。
静里二绝句 其二。清代。姚燮。乌桕树高棕树低,空阶遗穗啄黄鸡。颇知客有还乡梦,迟到西墙日尽啼。
田园乐七首·其五。唐代。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石鼎联句。唐代。刘师服。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外苞乾藓文,中有暗浪惊。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谬当鼎鼐间,妄使水火争。大似烈士胆,圆如战马缨。上比香炉尖,下与镜面平。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一块元气闭,细泉幽窦倾。不值输写处,焉知怀抱清。方当洪炉然,益见小器盈。睆睆无刃迹,团团类天成。遥疑龟负图,出曝晓正晴。旁有双耳穿,上有孤髻撑。或讶短尾铫,又似无足铛。可惜寒食毬,掷此傍路坑。何当出灰灺,无计离瓶罂。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岂能煮仙药,但未污羊羹。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徒示坚重性,不过升合盛。傍似废毂仰,侧见折轴横。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以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常居顾盼地,敢有漏泄情。宁依暖热弊,不与寒凉并。区区徒自效,琐琐不足呈。回旋但兀兀,开阖惟铿铿。全胜瑚琏贵,空有口传名。岂比俎豆古,不为手所撜。磨砻去圭角,浸润著光精。愿君莫嘲诮,此物方施行。
宿石闻牧马者歌。宋代。司马光。大河之曲多宽间,牧田枕倚长隄湾。乌栖鹊散隄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草阁二首 其二。明代。何巩道。草阁绝嚣尘,秋荷亚槛新。四窗呈远岫,一水隔伊人。深称爱閒僻,那惭守拙贫。前村有林叟,巾策合来频。
竹。宋代。章云心。 万朵奇云绕屋飞,云心修竹绿猗猗。孤高不为风霜折,正直只应天地知。四海久无龙化处,千年几具雁来时。晋林充隐皆尘土,瞻彼西山我所思。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宋代。金履祥。夫子曰止,臣非索隐。士各有志,亦既耄只。天子曰猷。咨尔夫子,汝予交修。
道谒朱晦庵先生。宋代。邹輗。野意凄凉远俗情,出门一笑乱山青。痴儿白昼犹鼾睡,查是无人会唤醒。
赠孙太仓。明代。归有光。君侯粤中产,羽林忠孝门。曾为三辅吏,遗爱至今存。昨岁来守州,芳名益腾骞。自从海水飞,蛮舟翳朝暾。吴、会日创残,江海多军屯。大兵仍凶年,凋瘵不可论。君侯勤抚字,百里载仁恩。自古设官职,事事有本原。所以置守令,无非惠元元。兹任良匪轻,天子之选抡。何以不奉天,斩伐蹶其根?粲粲元道州,名与南岳尊。追呼尚不忍,千载闻此言。哀哉诛求尽,恸哭满江村。作诗代民谣,庶以达周爰。
山中苦雨 其一。明代。王渐逵。草暗松关樵迹稀,溟濛山色障重帷。行人不答中原望,尽向芳岩带雨归。
宣州府君丧过金陵。宋代。王安石。百年难尽此身悲,眼入春风祗涕洟。花发鸟啼皆有思,忍寻棠棣鶺鴒诗。
赠嵇康诗三首 其一。魏晋。郭遐周。吾无佐世才,时俗所不量。归我北山阿,逍遥以倡佯。同气自相求,虎啸谷风凉。惟予与嵇生,未面分好章。古人美倾盖,方此何不臧。援筝执鸣琴,携手游空房。栖迟衡门下,何愿于姬姜。予心好永年,年永怀乐康。我友不斯卒,改计适他方。严车感发日,翻然将高翔。离别在旦夕,惆怅以增伤。
桂枝香·折桂。清代。饶芝祥。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待卜取、檀奴慧业。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
雪竹双雉图。元代。朱德润。雪压林梢竹倒垂,石边双雉欲惊飞。天寒野静寻馀粟,犹胜樊笼刺锦衣。
长安言怀。唐代。鲍溶。殷殷生念厚,戚戚劳者多。二时昼夜等,百岁讵几何。日下文翰苑,侧身识经过。千虑恐一失,翔阳已蹉跎。临觞翦众忧,静寄丝桐歌。思归绕十指,五声不相和。暮天还巢翼,明日陨叶柯。高谢岩谷人,鹿衣带女萝。生不去亲爱,浮名若风波。谁令不及此,亲爱隔山河。
还邺二首 其二。明代。谢榛。迢遥囊橐轻,词客本无营。久别儿孙大,初归鸡犬惊。几年违旧业,多事感浮生。坐倚中庭树,春风可寄情。
琴中趣赠上饶危逸人。元代。梁寅。问君琴中趣,好在山水间。山风吹雨木萧瑟,山月照石泉潺湲。五音低昂宫徵变,紫鸾和鸣白鹤怨。空桑既远郑卫繁,筝琶之耳谁能辨。五柳先生好素琴,君今仍爱弦上音。邈哉古音传古意,更请为问雍门子。
昭潭十爱。宋代。梅挚。我爱昭州乐,供官不在多。薰风齐乐圣,淑气且宣和。谒庙知神格,铺筵喜客过。声边无一事,对酒漫高歌。
行香子 题画册美人。清代。朱中楣。的的丹青。袅袅匀匀。神情纤悉恁轻盈。朱唇欲启,罗带初萦。似红楼艳,绿窗丽,汉宫春。桃源期伴,隔院邀盟。蔷薇翠舀石榴裙。凝眸颦觑,倚树含情,羡一溪水,一林石,一双禽。
除授太学国子监司籍之职因赋。唐代。何坚。九重天子重英豪,御殿传恩赐绿袍。乐道直欲学商尹,致君恒切佐唐尧。琼林日照宫花灿,金榜风摇姓字高。幸荷召颁入太学,相期联步觐天朝。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虚空为鼓须弥槌,击者虽多听者稀。半夜髑髅惊破梦,满头明月不思归。
出典宣城三首。宋代。李含章。分符惭寡术,荣抃出京畿。况值新伙节,重经旧钓矶。江村初雨歇,水国淡烟微。一路风光好,还同衣锦归。
五溪深锁烟霞,定知不是人间世。轩然九老,排云一笑,苍颜相对。星斗垂空,月华随步,酒醒无寐。□广寒已近,嫦娥起舞,天风动、摇丹桂。
极目层霄如洗。正千岩、棱棱霜气。飞泉半落,苍崖百仞,珠翻玉碎。金衲松成,葛洪丹就,如今千载。叹谪仙诗在,骑驴未远,且留君醉。
水龙吟(夜宿化城,得张安国长短句,戏用其韵)。宋代。韩元吉。五溪深锁烟霞,定知不是人间世。轩然九老,排云一笑,苍颜相对。星斗垂空,月华随步,酒醒无寐。□广寒已近,嫦娥起舞,天风动、摇丹桂。极目层霄如洗。正千岩、棱棱霜气。飞泉半落,苍崖百仞,珠翻玉碎。金衲松成,葛洪丹就,如今千载。叹谪仙诗在,骑驴未远,且留君醉。
长安秋夜。唐代。章孝标。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
送钱思复之东嘉。宋代。郑元祐。校官东上斗城时,水落高滩舟楫迟。造化纵凭修月斧,文章须是表忠碑。斋庖近昼空弹铗,诗说穷源屡解颐。来岁秋闱战仍捷,桂林折取最高枝。
偈颂三十首。宋代。释印肃。三界唯心唯佛解,万法唯识更谁知。迷悟本无权立化,恰如黄叶止儿啼。涅槃生死犹如梦,十圣三贤是阿谁。有物先天无相貌,言诠不及体阿弥。祗这阿弥是汝心,不劳逐相外边寻。三僧祗劫随时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岳祠送薛近贬官。唐代。耿湋。枯松老柏仙山下,白帝祠堂枕古逵。迁客无辜祝史告,神明有喜女巫知。遥思桂浦人空去,远过衡阳雁不随。度岭梅花翻向北,回看不见树南枝。
乌夜啼(中秋)。宋代。赵鼎。雨余风露凄然。月流天。还是年时今夜、照关山。收别泪。持杯起。问婵娟。问我扁舟流荡、几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