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胡氏绣观音求颂。宋代。释正觉。线蹊密密度金针,一一针针观世音。妙净庄严成相好,光明感应发身心。江横练色月浮水,雨灌华枝春在林。闻见可中超有路,普门处处许相寻。
《余姚胡氏绣观音求颂》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观世音菩萨的绣品形象,表达了对菩萨的崇敬之情,并通过绣品所传达的庄严和光明,表达了菩萨的感应和慈悲。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线蹊密密度金针,
一一针针观世音。
妙净庄严成相好,
光明感应发身心。
江横练色月浮水,
雨灌华枝春在林。
闻见可中超有路,
普门处处许相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绣品作为表达方式,通过细致描绘线蹊和金针的密集程度,展现了绣观世音的精致和细腻。每一根金针都是用心绣制的,形成了观世音的形象。观世音的庄严和美好在绣品中得以完美呈现,显示了绣品的妙处。
诗人通过形容绣观世音的庄严和净化,表达了对菩萨的崇敬之情。观世音的庄严成就和光明感应能够启迪人们的身心,使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诗词中的江横、月浮、雨灌、华枝等意象,给人以生动的景象感受。江横练色,月浮水,描绘了水中的月色和江上的波澜,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诗情画意。雨灌华枝,春在林,则传达了春雨滋润大地,使得花枝绽放的美好景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示了观世音菩萨的美好形象与自然界的和谐融合。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观世音的崇拜和希望。闻见可中超有路,普门处处许相寻。这是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借助观世音的庇佑和指引,超越尘世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普门处处许相寻,意味着菩萨的慈悲无处不在,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找到菩萨的救渡与庇佑。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绣观世音的描绘,表达了对菩萨的崇敬之情和对菩萨慈悲救渡的希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人们的心灵相结合,使人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山中。金朝。边元鼎。世路风波老不禁,一廛归买就槐阴。坐诗为累言难解,因酒成狂病转深。山月荒凉窥断梦,壁灯青黯伴微吟。十年积毁应销骨,岂碍孤云万里心。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古澗退潦,寒林著秋。山空云自在,水净月相投。向道底心非世用,更嫌何处不风流。
和王致君见寄望海亭诗。宋代。吴芾。领客闲登木杪亭,坐来四面对峥嵘。野田散漫高低绿,湖水瀰茫远近清。览胜喜穷千里目,放怀笑引百壶倾。酒阑未用忙归去,更看亭前海月明。
黄秋圃外委金以诗见呈率赠 其一。清代。周凯。浪接天高望吼门,太邱祠畔定惊魂。澹台掷璧龙应避,景略谈兵虱共扪。骨可封侯奇相在,心忘涉险大波掀。岛中欲遍歌安宅,莫惮青螺与白猿。
长安少年行 其三。明代。释宗泐。腰下青蛇鞘里鸣,一身长为报雠轻。今朝莫共空街语,京兆新闻广汉名。
初至象郡 其四。宋代。李格非。居近城南楼,步月时散策。小市早收灯,空山晚吹笛。儿呼翁可归,恐我意惨戚。从来坚道念,老去倦形役。天其卒相予,休以南荒谪。宴坐及此时,聊观鼻端白。
桃花。宋代。薛季宣。桃花如美人,静有娇春态。醉眼奈愁何,多情破新睡。装成开笑靥,天袅腰支细。不语傍斜阳,鹄立尘寰外。烟远锁眉颦,东风羞妩媚。倏然叹零落,灼灼无穷意。会访武陵源,一饮流霞味。
过族祖姑寿阳君主墓。明代。硕篽。高阜城西墓,荒凉卧石麟。青山犹似黛,金粉自成尘。花落梅妆在,莺啼竹泪新。向来萧馆月,不照夜台人。
工部尚书致仕王懿敏公挽词。宋代。王珪。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许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壮图示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睡蝶。宋代。李溥。晴昼沈沈何处来,香须粉翅欲低摧。风惊柳絮魂初断,日转花阴梦未回。若个有情怜蠹幻,困侬无力怯莺猜。漆园感化应难忆,料尔芳心未肯灰。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面目分明不是他,光辉常满隐朝霞。当台影落无人处,夜半流莺到碧纱。
潇湘八景·潇湘夜雨。宋代。宋宁宗。 清泛三湘夜,中舱听雨眠。楚天闻过雁,北馆未归船。浊酒饮无算,青灯冷不烟。对床工觅句,达旦见新编。
念奴娇 即事。清代。吴伟业。东篱残醉,过溪来、閒访黄花消息。小院高楼门半掩,细雨阑干吹笛。侧帽狂呼,搊筝缓唱,翠袖偎人立。欲前还止,此中何处佳客。却是许掾王郎,风流年少,烂醉金钗侧。十载扬州春梦断,薄倖青楼赢得。遍插茱萸,山公老矣,顾影颠毛白。凭高惆怅,暮云千里凝碧。
春意渐深送客至山麓田舍来往道中复逢法上人。宋代。释正觉。云阵纤纤洗花雨,深竹新闻子规语。青山白云吾定居,枯肠那著归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