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朗读

中文译文: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朝代:宋代
作者:释正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由宋代禅宗高僧释正觉所写,表达了禅修者的心境和追求。

诗中描述了禅修者的境界和追求。作者以禅宗修行者自称为禅人,并将自己与化主(指佛陀)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他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这种修行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修行,还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许,希望被人们认可和尊敬。

诗中的第一句“癯山早寒,老木先槁”以自然景观描绘禅修者的内心状态。禅修者常常选择在偏僻的山间修行,癯山早寒的描绘表达了禅修者舍弃舒适与安乐的决心。老木先槁则是比喻禅修者经历的岁月流转和修行带来的变化,强调了禅修者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深刻体悟。

接下来的两句“心潜三界空,念动一尘眇”揭示了禅修者对于心境的探求。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指的是佛教中对于世界的分类。心潜三界空表明禅修者透过冥想与禅定,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和束缚,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空灵。念动一尘眇则表达了禅修者将自己的心念凝聚到极微的境地,去体察一粒尘埃的变化,意味着禅修者对于细微之处的敏感和觉知。

最后两句“太虚谁与增添,万像何曾欠少。止犹谷神唯自知,肯把閒身相搅扰”表达了禅修者对于自我和外界的态度。太虚是指宇宙的广阔和无限,禅修者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权力去改变这个宏大的宇宙。万像指的是众生,表明禅修者对于众生的包容和平等心。止犹谷神唯自知表达了禅修者的谦逊和自省,他明白自己的修行只有自己最清楚,不会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最后一句肯把閒身相搅扰则表明禅修者拒绝被外部的琐事和杂念所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象征的意象,传达了禅修者对于禅修境界和修行道路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心境的抒发,表现出禅修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超越,以及对于自我和外界的正确认识。整首诗富有禅宗的哲理和禅修者的境界,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太行东走拱神京,眼底长河一线横。得势起为天下脊,伏流独向地中行。

祈天坛古传轩帝,授道台荒说广成。玄女《阴符》原自有,仙镫犹向夜深明。

()
陈三立
脱手偷摹太古踪,撑胸孤喻后凋松。
冥冥遗世排阊阖,魂出呼骑双白龙。
()

兹峰何玉立,烟色绕苍茫。渔艇散城市,人家为水乡。

穿云浮远树,飞鸟极斜阳。遥浦澄如练,禅灯发夜光。

()

岚里人家满,远栖人外闲。
与君坐芳草,随意望南山。
花气微风际,鱼苗新水间。

()
已作惊禽不择柯,异乡那复困风波。
别来莫讶书凄恻,忧患艰难我最多。
()

昔闻五溪险,今见五溪平。穗帐迎风卷,楼船带月行。

烟花蜀相庙,露草伏波营。已竭忠臣节,仍全孝子情。

()

观水水初涸,登山山渐寒。水涸尚可汲,山寒磨衲单。

衣单当彻骨,汲井领斜看。谁把茱萸酒,凭谁为整冠。

()

落照犴门西,槐风拂面凄。夕葵行蚁散,秋草露螀啼。

捧日心还北,看云首复低。居然动幽思,何必故园栖。

()

把袂风尘日,燕歌且共听。客心寒易怆,离夜酒长醒。

蕉荔经持节,江湖感聚萍。黄金交谊少,垂白任飘零。

()

涪州丹荔擅时称,翠篚来庭色尚新。献罢未曾登玉案,先教颁赐与群臣。

()
美醪奇馔,信任恣饮,丰餐最好。
醉经饱德,唯歌自舞,喜乐论道。
频频拈弄灵芝草。
使异香来到。
()

客里远经游,那堪有滞留。云山几千里,风雨一孤舟。

树影连江动,潮声撼地浮。故园归未得,南望使人愁。

()

出家儿,须决断。自己搜寻,不论他人短。性命休令尘惹绊。谨谨修持,独把顽心炼。养冲和,神不乱。点滴灵砂,搬载登云汉。玉姹金婴呈手段。无作无为,物外真空伴。

()
兰堂灯灺。
春入流苏夜。
衣褪轻红闻水麝。
云重宝钗未卸。
()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

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