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百零五首

偈颂二百零五首朗读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重尊贵位中人,
灿灿星图拱北辰。
活计四时调玉烛,
家风万世运金轮。
区分群象布淳化,
囊括二仪怀至仁。
算数不能穷寿量,
南山苍翠镇长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崇高高尚的境界。诗人通过对九重高位、星图北辰、活计四时、家风万世、群象淳化、二仪至仁、算数寿量和南山长春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诗人追求至高无上的境界,追寻至善至美的道德准则,寄托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较为高深的修辞手法,充满了哲理和禅意。首先,九重尊贵位中人,表达了诗人追求高位的心愿,意味着超越凡俗的追求和卓越的品质。其次,灿灿星图拱北辰,描绘了星图之美,寓意着诗人追随北辰之星,寻求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活计四时调玉烛,家风万世运金轮,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兴旺和家道昌盛的期望,以及对家风传承和家族荣耀的珍视。然后,区分群象布淳化,囊括二仪怀至仁,强调了诗人对道德伦理的关注,以至仁为核心价值观。最后,算数不能穷寿量,南山苍翠镇长春,表达了对长寿和生命力的向往,以及对长春不衰的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高位尊贵、星图北辰、家族兴旺、道德伦理和生命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尘世、追求至善至美境界的追求和思考。这种追求超越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境界追求和人生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篁韵松涛入耳清,诛茅欣见径初成。
更添苍柏雨非辈,相伴高枝作雨声。

()

丹梯翠壁郁烟霄,宣帝行宫锁泬㵳。牧马池荒残白草,钓鱼台古长青苕。

宸游梦到华胥上,仙仗巡非汾水遥。晓向危楼瞻气象,云端佳色护岧峣。

()

苍梧南来一千里,扁舟牵挽穷山水。蛮烟瘴雨动浃旬,长昼冥冥无午已。

仆夫泥涂蓑作衣,青蕉裹饭不疗饥。萧条行李润生醭,寂寞炊灶寒无辉。

()
白发潜庵老,近乾焚翰墨。
长身书台子,江湖断信息。
肥宗与短演,见面应不识,桑门减诗侣,熟念气填臆。
惟师两无择,同我滞乡国。
()

炎精既失御,宇内为三分。吴王霸荆越,建都长江滨。

爰资股肱力,以静淮海民。魏后欲济师,临流遽旋军。

()
蛾眉对歌舞凉伊,舞身还逐歌声齐。
卷花万段忽进酒,斩高蝴蝶飞来低。
()
虑公全盛时,桃李何纷纷。
冠盖蔽白日,谈笑起青云。
林翁我乡曲,同业又同门。
如何三十年,白头始相闻。
()

乱石吹云出晓溪,又随流水到春畦。无心梦到商林去,自在山中足一犁。

()

薄倖东风者,无心半点春。
桃花吹满地,片片似鱼鳞。

()

青田奇鸟抱明姿,养就胎仙上界飞。黄金灶畔传丹顶,白玉台边化羽衣。

洞天茫茫三十六,珠树三花几栖宿。射的方闻取箭还,缑山更度吹笙曲。

()

远俗长归塞,中原不见兵。礼文兴废绝,刑典蹈宽平。

惨动三危色,哀缠万国情。新宫表仁号,尧德恐难名。

()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

()

玉露凋伤赤岸枫,寒江月落雁呼风。谁知茅屋荒山夜,亦有长吟抱膝翁。

()

洞壑回千叠,行行兴不穷。云添短鬓白,花映老颜红。

峭壁稀人到,仙源有路通。飘飖更深入,始觉脱樊笼。

()
油幕初开,马辛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揆,功在鼎彝中。
自是襟怀绝俗,今犹记、笔砚陈踪。
张高会,君恩厚赐,乐与故人同。
()

仙舟等奡荡,万仞架云表。木石浑莫分,风雨能不朽。

恐因尧年水,舣棹寄岩窦。犹胜夜壑藏,有力莫负走。

()

柳外莺声碎。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又闲傍、阑干十二。阑外青山烟缥缈,远连空、愁与眉峰对。凝望处,两叠翠。
鸳鸯结带灵犀佩。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待都把、相思情缀。便做锦书难写恨,奈菱花、都见人憔悴。那更有,枕痕泪。

()
水性能方圆,泉色常圭璧。
云山静有辉,琼液来无迹。
泉上修禅人,曹溪分一滴。
鉴止更澄源,纷纷万缘息。
()

看花关有分,分薄亦蹉跎。蜂蝶争无限,笙歌得几何。

利名长自役,风雨不须多。趁取红香在,高吟卷醉螺。

()

此地隔尘氛,幽禽向午闻。石泉寒漱玉,烟树绿团云。

沂水春偕咏,睢园雅会文。日长消不尽,琴韵和南薰。

()

野外虚堂夜不扃,遥遥秋汉数峰青。旧栽菱叶侵河路,新折莲房插胆瓶。

凉气欲来先到水,月光才上只移棂。请看明夕三更漏,相对何人坐纸屏。

()
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
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藉灵台。
浩气冲开,谷神滋化,渐觉神光空际来。
幽绝处,听龙吟虎啸,蓦地风雷。
()

龙绕旌竿兽满旗,翻营乍似雪中移。

中军一队三千骑,尽是并州游侠儿。

()
竹冠顶按。
更竹作水瓶,至今常将手盥。
竹杖竹蓝,竹笠竹车竹钻。
竹林中,竹笛鸣,声自唤。
()
不假施朱,鹤翎初试轻红亚。
为栽堂下。
更咏樵人画。
绿叶青枝,辨认诗亏价。
()

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

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

()

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幡北灯花动,城西雪霰来。

收棋想云梦,罢茗议天台。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

()

死人眼,死人手。
金乌飞,玉兔走。
直截根源,取之左右。

()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

()

坛可临,奠可歆。对氓祉,鉴皇心。

()
月华只是寻常月,如何入秋顿清绝。
泼在中庭满地冰,飞上寒窗一堂雪。
今霄无雨风亦无,凉气却如风雨余。
九州四海几人看,作意独来寻老夫。
()

鸟啼金井桐,啼声易呜咽。未若向西风,伤心故宫燕。

白门燕子去秋风,社日年年无不同。惟有曾栖青璅闼,欲去未去悲西宫。

()

迷烟迷雨教春困。不道是、清明近。轻寒曾忍柳风狂,只待东君花信。

红药芽娇,山丹胎小,依旧无凭准。

()

归棹便风溯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

()
圣主勤民岁自丰,德威怀远塞尘空。
郁金祼鬯周茅屋,瑄玉亲郊汉竹宫。
已剌六经新作制,却追三代与同风。
鸡竿更霈如天泽,殿柳宸梅雪正融。
()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

姮娥减却旧精神,桂魄难同昨夜新。多谢清光不相负,裴回终夕伴诗人。

()

吟情老尽江南句。几千万、垂丝缕。花冷絮飞寒食路。渔烟鸥雨,燕昏莺晓,总入昭华谱。

红衣妆靓凉生渚。环碧斜阳旧时树。拈叶分题觞咏处。荀香犹在,庾愁何许,云冷西湖赋。

()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

龙河初暖动春波,久病文园近若何。知有官曹频问讯,自惭邻舍少经过。

茶香永夜分能数,诗句新年写渐多。雪茧乌丝烦屡寄,閒烧红烛和清哦。

()

闻说淮东形势地,三城万瓦夹江滨。小山赋后谁招隐,漂母祠前早闭门。

日月苦消行路客,篮舆长忆执经人。深秋木叶知多少,扫径相迟薜荔村。

()

赤龙飞去散甘霖,只有灵湫万丈深。千古江山存旧迹,四时烟雾锁长林。

鼎湖雨霁留寒色,禹浪春浓结暝阴。昨夜前溪雷雨过,空应灵物重来寻。

()

独坐炉薰对雨霏,閒看川逝共云归。主翁欲问惺还否,何处惺惺更问为。

()

南北占星日,相随任远飘。
舆图沦浩荡,舟楫变昏朝。
雁力翻风尽,蛟宫隐浪遥。

()

凤拨〓弦鸣夜永,直疑人在浔阳。轻云薄雾隔新妆。但闻儿女语,倏忽变轩昂。
且看金泥花那面,指痕微印红桑。几多余暖与真香。移船犹自可,卷箔又何妨。

()

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

()

长安卧病只斯须,苦忆丘园或谓迂。烟月又看归北老,云霄还自有双雏。

晓来车马谁能却,春尽风花我亦酤。天下疮痍待公手,不须踪迹遍江湖。

()
娉娉袅袅。
芍药枝头红玉小。
舞袖迟迟。
心到郎客已知。
()

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染洛阳尘。

()

浓染红桃二月花,
只看神笔纵龙蛇。
浅澄秋水看云母,

()

松接朝天路,钟闻贾客船。
醮坛秋有月,丹井古无泉。

()

妾自当年远嫁君,相随万里莫离分。那能割断东南水,化作同飞西北云。

()

芳草沿堤一径斜,小楼背水是谁家。鹁鸠声里霏霏雨,微湿春烟压杏花。

()

露下荒台秋思添,美人一去月重蟾。麻姑鸟爪书书小,樊素樱桃字字纤。

别鹤语留天已老,断箫声冷病方恹。返魂香竟无消息,多少花枝恼隔帘。

()

世界曾行遍,全无行可修。炎凉三衲共,生死一身休。

片断云随体,稀疏雪满头。此门无所著,不肯暂淹留。

()

白龙化为鱼,一入豫且网。愕眙不敢杀,纵之遂长往。

万子当代才,深情特高爽。时危见絷维,忠义性无枉。

()

徙倚孤亭下,繁阴逗晚风。燕山殊未五,淮海不成丛。

秀色偏相媚,幽香暗自通。独谣还独酌,差可慰飘蓬。

()
楝花风,都过了。
冷落绿阴池沼。
春草草,草离离。
离人归未归。
()

老子随行苜蓿盘,不曾无客自开单。更将馀粒投清浅,聊为游鱼小倚阑。

()
只向身边有大还,胎神月殿在秋天。
三灵密像谁分别,尺质清虚本自然。
()
问春何事苦晴悭,春意惜花留嫩寒。
共到花前细商略,精神最好雨中看。
()

未来消息满长安,小住何妨趣驾还。海内正悬春雨望,山中谁放夏云閒。

每寻燕语多高论,转觉鸿飞不易攀。翘首阊门烟月路,几时携酒扣玄关。

()

底事爰丝不自高,倾心剧孟久游遨。元来缓急叩门处,徇义忘躯胜我曹。

()

长安女儿淑且浓,日日采莲溪水中。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

溪中荷花深几许,溪上时时闻笑语。红酣绿缛不见人,应在荷花更深处。

()

午馀蚁国梦初醒,閒看蜂衙闹晚晴。股带花须香粉合,口衔窗楮屋庐成。

振振休说螽斯羽,肃肃如屯细柳营。目击从王齐殚力,杞人何事但忧倾。

()
暮舣金龟潭,追随今夕凉。
波纹挟月影,摇荡舞船窗。
夜久四山高,松桂黯以苍。
长烟界岩腹,浮空余剑鋩。
()
青苔劚破植贞坚,细碧竿排郁眼鲜。
小凤凰声吹嫩叶,短蛟龙尾袅轻烟。
节环腻色端匀粉,根拔秋光暗长鞭。
怪得入门肌骨冷,缀风黏月满庭前。
()

白月青莲社,文星远聚奎。
长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峦色三台紫,峰形九曜低。

()

收敛眉山草木英,心潜羲孔与时行。
浣花杜老惊人句,采石虞公贯日诚。
合上燕台为上宰,暂劳楚泮领诸生。

()
庭竹骄阳下,清风偶过之。
此时合眼听,瑟瑟足秋思。
()
红绦约束琼肌稳。
拍碎香檀催急衮。
垅头呜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
()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

鹤发初添感岁华,俄闻君死发如鸦。此生修短谁能料,往事凄凉我独嗟。

墓石恐无人秉笔,籯金幸有子承家。一杯恨掩面山土,宿草年来几度花。

()

姬典歌时迈,虞篇记省方。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

翠仗萦船岸,明旆应萯阳。风摇花眊彩,雪艳宝戈芒。

()
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
有子曰丑厮,十二行操瓢。
墦间得馀粒,雪中拾堕樵。
饥饱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

古祠摧败独孤村,老衲龙钟倚庙门。半亩寒冰栖腊意,一川晴日借春温。

松林惨澹猿猱啸,山径崎岖狼虎奔。说与行人慎回顾,归时切莫近黄昏。

()

驿舟见访开春酤,促席论诗清夜徂。闽中旧数十才子,池上今看孤凤雏。

花分烛灺落铜剪,声沸茶香闻竹炉。推篷送客得奇赏,一天明月窥平芜。

()

风峭紧,月模糊。捣练声高忙复徐。欲寄芦河书一纸,边霜莫待染关榆。

()

辉辉山水丽,云树蔼青苍。髣髴永嘉郡,环临西射堂。

朝回书阁静,对此故难忘。

()
濒海数十里,饥民及万家。
雨多忧坏麦,春好忍看花。
凿浅疏田水,占晴视晚霞。
老农如鬼瘦,不住作生涯。
()

丁子贤声满三楚,诸君伟抱有成书。看渠恰是功名士,何日中原共扫除?

()

客舟来泊古招提,落日吴江望欲迷。茅屋几家村远近,野桥危木水东西。

茶烟暝护萝房榻,花雨香沾石磴泥。不遇高僧谁共语,新诗谩向壁间题。

()

绣衣万里按炎荒,白发中宵陨瘴乡。梦断玉楼江月冷,魂飞铜柱海天长。

楼船岁晚迎归榇,松桂春阴闭野堂。欲向沧浪歌楚些,山空猿鹤易悲伤。

()
自愧浮生又六旬,苦无情况度残春。
谩吟俚句尘清听,多谢赓酬字字新。
()
西楼几日无人到。
依旧红围绿绕。
楼下落花谁扫。
不见长安道。
()

帐头戏偶巳非真,画偶如邻复隔邻。想到天为罗帐处,何人不是戏场人。

()

愁花变出白髭须,半世辛勤一事无。道在或期君梦想,

贫来争奈鬼揶揄。马卿自愧长婴疾,颜子谁怜不是愚。

()

浪宿茱萸湾上舟,鹡鸰犹似在沙头。检书君掩琴亡泪,零落璚花十二秋。

()

九月九日古登高,龙山酣酒桓温豪。孟嘉落帽忒疏放,坐中宾佐谁为曹。

藐予狂生岭南子,浊世虚蒙挂牙齿。仲举元龙知是谁,疑我前身俊兄弟。

()

九春觞咏等闲过,犹染霜毫写永和。困懒莺花经眼失,衰迟风雨不情多。

城隅绿水空丝管,天上青云足网罗。不似柳阴溪上去,自横艇子卧渔蓑。

()

津头闻别语,三载以为期。安得中山酒,醒日是归时。

()

笙歌声里驻行舟,丁字沽前暮霭收。两岸人家多在水,一天烟月正登楼。

远帆历历津门树,平渚昏昏海国秋。为报周南留滞客,无心我已学间鸥。

()

星汉夜牢牢,深帘调更高。乱流公莫度,沉骨妪空嗥。

向月轻轮甲,迎风重纫条。不堪闻别引,沧海恨波涛。

()

食君琅玕,佩君玉环。春蒲再芽,北舟我还。

()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飏来笛,鸿逵翼去舟。

()

雎鸠不集林,体洁好清流。贞节曜奇世,长乐戏汀洲。

()

解缆靖溪头,泊舟三河镇。秋风冷透衣,夜月明如镜。

访旧半存没,处喧惟静定。感兹兵火馀,生齿犹繁盛。

()

有所思。庭前红白姿。连宵风共雨,葬西施。生怜粉蝶寻香宿,绕空枝。

()

芦花十里塘,野色正荒凉。明月秋无际,西风雪有香。

渔郎茆屋小,估客棹歌长。自愧无家别,经行百感伤。

()
长城小姬如小怜,红丝新上琵琶弦。
可人座上三株树,美酒沙头双玉船。
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
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
()
城外春风满酒旗,吟怀长恨负芳时。
东林夫子知予意,载我而今唱和诗。
()

下峡初惊滟滪过,压船巫岫郁嵯峨。荒唐事往馀云雨,欸乃声高出漩涡。

三蜀规模诸葛在,百年感慨杜陵多。酒醒日暮长安远,愁听渔翁作楚歌。

()
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
蔬经我繙尽,不见蔊菜名。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
坐令芥孙薑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
()
白露下玉除,风清月如练。
坐看池上萤,飞入昭阳殿。
()

每忆东吴旷省郎,醉归留客更持觞。无因坐对西邻竹,听尔狂歌不下床。

()

西掖归来鬓未华,著书论字当生涯。
撑肠何止五千卷,溢箧定逾三十车。
秋露青黄新种橘,春风红紫旧栽花。

()

白云隐约露山村,茅舍人家尽掩门。不有桃花随水出,谁知洞里是桃源。

()

古寺无碑刻,僧云不记年。自馀安所问,惟是爱林泉。

()
君王观阙倚天开,画出金山复壮哉。
率土再瞻龙虎气,高台还见凤凰来。
()

老去高游兴,南方不可居。新愁攻短发,清泪染长裾。

吊影烽烟里,全生瘴疠馀。梅花空满眼,珍重岭头书。

()

且往观乎,阊门外、今朝水戏。见两两、灵丝艾虎,钗头纷缀。

旧俗吴中犹未改,习流人斗鱼龙技。看綵云、一派锁清濠,波如沸。

()

江南风雨见何曾,十日都无一日晴。晓起暂看新岁历,老来偏动故乡情。

良辰美景须花柳,妙舞清歌待燕莺。喜有山林容我辈,共将诗酒乐文明。

()
折柳插瓶溪水湾,此方缘尽又思还。
春花乞食云门寺,秋叶翻经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
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
()
行乐三阳早,芳菲二月春。
闺中红粉态,陌上看花人。
()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
家世本无年,甲子近一周;小子独何幸,七十今平头。
往者收朝迹,亟欲求归休,厚恩许奉祠,得禄岁愈优。
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何由洗此媿,欲挽天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