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厨库对僧堂、三门朝佛殿的景象为主题,描绘了南来与北来的人们相遇时的场景。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厨库对僧堂,
三门朝佛殿。
南来与北来,
一见一切见。
这首诗通过对厨房与僧堂、三个门与佛殿的对比,表达了南方来的人和北方来的人相遇时的情景。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地域和身份的觉悟和智慧。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厨库和僧堂的对照,展示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厨库代表着尘世的琐碎和杂乱,而僧堂则象征着宁静和超脱。通过这种对比,作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诗意:无论是在喧嚣的尘世还是在宁静的僧堂,人们都应当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解放。
另一方面,作者提到了南来与北来的人们。这里的南方和北方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念。当南来与北来的人们相遇时,作者表达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经历,而这些见解和经历都值得被尊重和欣赏。这种开放的思想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提供了一种指导。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厨库和僧堂、南来和北来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和地域差异的智慧和包容。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抛开世俗的束缚,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酬太常晁丞见寄。宋代。王禹偁。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湮沉莫厌青衫在,彼此俱嗟白发生。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
高冠谷口招郑鄠。唐代。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题孔氏园亭。金朝。郝俣。严胜诸孙贤至今,相承种德满家林。绿槐丹杏风流远,翠竹苍松岁月深。倾盖昔谁陪俊赏,过庭今复嗣徽音。此生夙有东游愿,杖屦他时或可寻。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二。明代。郑真。丹雘煌煌殿阁开,画栏高倚碧崔嵬。瑶池阿母蟠桃会,青鸟衔书海上来。
走别张文峙、杜于皇、苍略,因登鸡鸣山。唐代。阎修龄。雪里人归急,踟蹰别友生。冲风寻钓港,匹马向台城。庙阙非前代,山川叹远征。太平堤柳在,萧飒不胜情。
又人日怀云松。明代。蓝仁。七日始为人,寒风未似春。长吟呵笔久,独坐拥炉频。仙茗烹松雪,山醅漉葛巾。如何巷南北,偪侧不相亲。
盆莲盛开饮中赠潘玉汝王廷璧戴廷器三秀才。明代。程敏政。盆池花照粉墙东,不数峰头十丈红。雅韵独超尘壒外,新妆初试月奁中。底须瑞露分金掌,共取清香注碧筒。良会一时真不偶,拟开佳兆为诸公。
湖亭怀子美。宋代。沈辽。秋来湖亭谁与乐,荷华半摧柳叶落。忆昔榜舟乘夜月,行觞数与君相酢。如今一西复一东,有如萍苴流水中。白头无心治世故,何时胜处重相逢。
憨山上人渡海邀余说法。明代。王弘诲。杯渡南溟似祖磨,当年发愿意如何。黄龙世远禅机寂,白马经留佛法多。振锡琼花移宝树,浣衣孝水接恒河。人天此会良非偶,祇苑谁传證道歌。
小屋。明代。岳正。小屋刚容我,闲居怕见人。蹉跎过半世,疏散又三春。性懒将成癖,心安不觉贫。广堂虽可爱,难保得天真。
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宋代。李处全。新凉襟袂冷然。乍晴天。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宋代。赵抃。千里峥嵘到忽平,兀然如觉梦魂醒。石通幽室心生白,径拥寒云步入青。一水下窥疑绝线,两山前列似开屏。重城归去仍堪喜,岁稔人家户不扃。
寄满粹翁。宋代。王令。心爱满夫子,论师不敢交。诚明大中性,二五老阳爻。後学谁思进,吾蒙久辱包。思之无见日,梦把客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