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府送猿有颂次韵谢之。宋代。释心月。居从岩洞友熊罴,养在侯门送石溪。要识将军成物意,往来莫作听猿啼。
《孟府送猿有颂次韵谢之》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住在从岩洞的朋友熊罴,
养在侯门中送石溪。
要认识将军的物意,
往来时别听猿啼。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释心月送别孟府的猿猴,并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猿猴为主题,通过描绘它们在岩洞中度日的情景,以及被送到侯府中的石溪,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还提到了将军,暗示了权力与世俗的对比。最后,诗人告诫别人不要在往来时被猿猴的啼声所动,传达了对物质欲望和虚荣心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友情的赞美。通过描写猿猴在岩洞中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在侯府中的改变,诗人传递了一种对自然纯真状态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将军的提及,使诗词带有一丝社会意味,暗示了权力与名利的诱惑。最后一句"往来莫作听猿啼",警示人们不要被物质欲望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纯粹的心灵,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它呼唤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纯真和本真,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诗词中的对比和暗示也使其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引发读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新凉书事。宋代。陆游。卧看鸟篆印苍苔,窗户凉生亦乐哉!鸣树乱蝉催日落,拂阶飞叶报秋来。病余已觉身如寄,醉里却怜心尚孩。排日从今占幽事,折残篱菊探溪梅。
复次韵寄子我四首。宋代。晁说之。柴门仅付一寒卢,不内不妻深有模。每与篔簹同缱绻,好来箕簹共萧疏。谢娘莫道能联句,郑婢无烦亦读书。前日{女便}娟今不见,头槌眼臼却能如。
戏寄吴生。明代。王世贞。我爱髯公气谊深,长因任侠贱黄金。裁成艳曲呼如意,教就明童字称心。歌管时停星桧底,酒船多在尚湖阴。东邻更有陈遵在,失却鸾篦好易寻。
月夜二首。宋代。王安石。蹋月看流水,水明摇荡月。草木已华滋,山川复清发。褰裳伏槛处,绿净数毛发。谁能挽姮娥,俯濯凌波袜。
早秋湖阁望西樵。明代。梁梿。曾逐篙师过水涯,秋山日夕忆芒鞋。鹤扶短杖归荒寺,僧伴寒铛煮破斋。老树匝藤分涧溜,层岩结石下松钗。西风吹上湖边阁,历历云峰动素怀。
梅花五首。宋代。杨公远。半黏残雪不胜清,可惜梢头欠月明。影不横斜冰未泮,香微漏洩晓初晴。餐毡苏武应同调,披氅王恭想再生。忍冻保全清节在,为渠从此定交盟。
书从事厅屏上。五代。刘坦。金殿试回新折桂,将军留辟向江城。思量一醉犹难得,辜负扬州管记名。
北山禅房次危太朴韵。元代。张翥。一箪小寄青莲宇,尺土巍临白玉京。名药晒庭分草木,好诗书壁杂真行。劫尘息后心源净,僧腊高来颔雪生。我住巷南师巷北,相过谈到暮钟声。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唐代。杜甫。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后生相动何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
病中偶作。明代。苏仲。遭际风云起海涯,赤心谋国已忘家。扣囊正欲扶公道,补衮无能敢自誇。病骨久淹三月里,衰颜今作几分加。驰驱未了平生愿,全仗通神药鼎嘉。
满江红。宋代。彭元逊。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山雾湿,倚熏笼。垂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唐代。储光羲。暮春天气和,登岭望层城。朝日悬清景,巍峨宫殿明。圣君常临朝,达士复悬衡。道近无艮足,归来卧山楹。灵阶曝仙书,深室炼金英。春岩松柏秀,晨路鹍鸡鸣。羽化既有言,无然悲不成。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卜筑青岩里,云萝四垂阴。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凤凰鸣南冈,望望隔层岑。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
鸣雁篇。明代。王慎中。寒空历历夜星稀,旅雁酸嘶何处归。霜清露白闻声急,河广江上恨力微。本谓候时依煖去,何言中路失群飞。群飞超忽关山迥,祗抱离心独耿耿。每向天边泣字文,却从月下疑弓影。孤鸣如和陇头唫,单栖不殊泽畔醒。迁客飘摇靡定居,麃麃雨雪赋其虚。此时遥听人何似,避地翻伤鸟不如。回首瑶池霄汉傍,颉颃玉羽泛清凉。南北欲知悲喜地,但看风失与云翔。
过九里亭。宋代。杨万里。水渚才容足,渔家便架椽。屋根些子地,帘外不胜天。岸岸皆垂柳,门门一钓船。五湖好风月,乞与不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