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通判请赞观音

赵通判请赞观音朗读

《赵通判请赞观音》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用数珠念经,坐在船上漂浮。感受到天空的宁静,海风也停息。心怀悲伤,为拯救众生的苦难。眼中充满慈悲,观察众生的忧愁。众生为何忧愁?忧愁因为忘记了内心的修行。众生为何受苦?因为沉迷于外在的追求。所以现在我以官员的身份,宣扬忠孝之道,守护名节,保持职位,教导子孙,不让他们堕落。正如普门的十九类人物,楞严经的三十二应,他们微笑着,点头称是。在公堂上,时间长久而烟雾飘浮,我发誓与慈容一同去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对众生痛苦的关怀。作者以悲悯之心拯救众生,以慈悲之眼观照众生的忧愁。他认为众生之忧源于忘记了内心的修行,受苦则是因为过于追求外在的物质欲望。诗中提到作者现在以官员的身份,弘扬忠孝之道,守护名节,保持职位,教导子孙,不让他们堕落。最后,作者发誓愿与慈容一同去留,表达了他对慈悲救度的承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释心月的思想和情感。作者通过对观音菩萨的赞颂和对众生的关怀,传达了慈悲和善良的价值观。他呼唤众生要从内心修行,超越外在的功名利禄,追求真正的内心安宁与修炼。诗中的官员形象是作者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的表达,他以正直和忠诚的行为影响他人,努力将善良和正义传递给子孙后代。最后的誓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慈悲救度的坚定决心,将自己的行动与观音菩萨的慈悲相结合。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而深入的表达,传递了释心月对众生苦难的关怀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同时,通过官员的形象和誓言,作者呼唤社会上更多的正直和善良,并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后代。这种慈悲救度的情怀和对内心修炼的思考,在宋代的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来的文化和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朗读
()

猜你喜欢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

千古狼山雄此邦,临高真遣夙心降。楚天风雨东连海,吴地烟花北过江。

岩际惊涛喧客枕,竹间飞涧洒僧窗。因参法界金光满,更礼祗园宝树双。

()
轻红短白东城路。
忆得分襟处。
柳丝无赖舞春柔。
不系离人只解、系离愁。
()

携琴来绝壑,脱网又披缁。已悦听钟宿,翻怜待漏时。

露晞花气集,山峻旭光迟。搔首临清涧,松阴染鬓丝。

()

黄州西望楚山青。楼头秋月明。冰溪十里送君行。

遥通湘水清。

()
邃宇近霄汉,微风摇竹梢。
漏声通五夜,钟韵自三茅。
衣裌偏宜睡,杯单讵用庖。
夙兴那敢后,鸡唱已嘐嘐。
()

清时忽报哲人摧,驻马潜山泪满腮。白简未传平虏草,玉楼先召谪仙才。

谁家吹月三更笛,对此临风一酒杯。怅望辽东华表上,何时能得令威回。

()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草枯水冷马添臕,箭放鸣髇不射雕。塞北又传烽火动,冠军人望霍票姚。

()
繁台纥干山头雀冻死,午沟蛇化为龙起。
禅代不侍九锡来,二晋醉投双陆子。
出警入跸东西京,犹上繁台自阅兵。
群姬麀聚那能辩,诸侯麕至谁能争。
()

诸公垂天鹏,俊翮何可齐。老生抱区区,舞瓮如醯鸡。

轻鸥邀我盟,十里蘋华溪。长谣快清釂,崄韵分新题。

()

子知公莹,在廛中聘。意猿心不肯收,论荣华命。齿存真性,处清中静。

向虚无境内寻,步蓬莱景。

()

春风醉客心,二八弹筝女。十唤不回言,六弦将手语。

高调本西秦,流音翻激楚。落花天上来,行云无处所。

()

宦游南北总浮家,篷屋依然对白沙。不系汎如游物表,无倪便若在天涯。

谁人解蹋凌风舸,何处重寻贯月槎。未必终朝横野渡,巨川一济政非赊。

()

征骑远,千里别沙阳。泛碧斋傍凝翠阁,栖云寺里印心堂。回首意茫茫。
分水岭,烟雨正凄凉。南望瓯闽连海峤,北归吴越过江乡。极目暮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