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云洲访予於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

先云洲访予於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朗读

《先云洲访予於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晓时行走在竺山之上,内心充满了宁静。早晨的草地上露水湿润了我的衣襟。虽然我在这里逗留,但要与客人说再见却是困难重重。灵木已生长了千年之久,斧头和锯子一天天地侵蚀着它们。侵蚀和砍伐使得这些树木残缺不全,这让我感到衰老和沉默。雅乐的声音已经不再奏响,取而代之的是满耳的喧嚣和淫乱之音。野性的本性感到羞愧,因此我自己开始吟唱起梁父吟。身份卑微,令人痛苦无力,我怎么能改变这种平庸的声音呢?害怕涂改是行不通的,我宁愿在林中沉默寂静。世道已经变得如此,怀抱的事物难以禁止。我独自爱着古老的桂林,岁月晚年依然繁茂。然而,即使这些桂树也无法保留下来,令人感叹和思考的深意油然而生。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在竺山上的行走,抒发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以及自然界中灵木的凋零和人类的破坏。他感叹雅乐声已不再响起,取而代之的是喧嚣和淫乱的声音,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诗人以自身的疵贱和无力来反思自己的处境,认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感到害怕涂改,宁愿在林中保持沉默,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自由言论的渴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老桂林的热爱,但也感叹这些自然事物的脆弱和易逝,引发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观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状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宁静、自由和道德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整首诗词既有对现实的抱怨和不满,又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关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释文珦朗读
()

猜你喜欢

羲和鞭日声隆隆,朱轮丹毂双碾空。涂穷猝入大瀛海,回光倒烛深潭龙。

海水忽涌沸,银涛如屋相撞舂。欲吞不吞吐不吐,但见万里熔红铜。

()

秋到梧桐小院凉。晚烟消尽立残阳。湔裙浅水上银塘。

草梦冷迷青蛱蝶,花光暖覆紫鸳鸯。几多往事费思量。

()

天涯踪迹付觥筹,支枕篷窗倦即休。旅雁数声千里梦,残梅半树五更愁。

地传公路犹名浦,人到清淮一系舟。多少金钱靡费处,谁将全力奠中流。

()

野色苍茫欲暮天,几家茅屋起炊烟。日斜唤渡人声急,浅水芦花泊钓船。

()

芳草纷纭藉麦苗,余红闲杂柳枝条。渔舟半出犀溪右,板击声声过野桥。

()

月华当户彩盈盈,九十高秋序正平。他夕偏宜兹夕好,今年却胜去年明。

辉含珠露凝仙液,光委金波满玉觥。闻说蟾宫多桂子,天香时觉拂衣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