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九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颂十九首》中文译文:
万里之外无一寸的绿草,出门便是一片草地。
在支筇的寂寞中,眺望远方已经无人到达。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孤独的景象。诗人身处万里之外,四周荒芜,没有一寸绿草。当他走出门外,眼前的景象便是一片茂盛的草地。在这片寂寞的支筇(佛教修行场所)中,他眺望远方,但却无人到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首句“万里之外无一寸的绿草”展示了一种荒芜的景象,形容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的贫瘠。接着,“出门便是一片草地”,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场景,给人一种突然的变化感。第三句“在支筇的寂寞中”表达了寺庙中的寂静与孤独,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受。最后一句“眺望远方已经无人到达”,揭示了诗人的期望与失望,他盼望着有人到来,却感受到了远方的遥远和无人的寂寞。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外界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际交往的渴望与失望,并以此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送康孟嘉赴广西按察知事。明代。金幼孜。遥奉除书指越乡,佐骢今喜得贤良。过家犹想荣簪绂,度岭应知静雪霜。挥翰有时临桂树,捲帘长日对桄榔。极知宪幕无馀事,书问时能寄玉堂。
内乡村路作。唐代。白居易。日下风高野路凉,缓驱疲马暗思乡。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
水轮聊句。宋代。苏舜元。痛矣真源丧,纷纭物象来。水轮今若此,世事亦宜哉。上下车交辐,周旋斗转魁。咸渊日微堕,仙窟月初开。旁柅从为用,垂绠重亦回。枘多初不晓,机密暗相该。圃外沧浪洩,庭间霹雳摧。玉飞千仞表,缨挂九泉隈。翻覆殊难定,牵连巧自媒。建瓴今比速,抱瓮此相哀。平眂曾无觉,深窥遂可猜。圃圃释子壁,轧轧燕王台。解见陶埏运,宁观将轂推。造端原有发,汲用姑知材。本异道家意,定遭怡士咍。转圆非雅且,欹器有深灾。持满忘前监,相顷自下摧。流风无以复,视此一裴回。
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宋代。苏轼。侧手区区岂易遮,奔流一瞬卷千家。共疑智伯初围赵,犹有张汤欲漕斜。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使君下策真堪笑,隐隐惊雷响踏车。
高竹八首。宋代。邵雍。高竹百馀挺,固知为予生。忽忽有所得,时时闲绕行。自信或未至,自知或未明。窃比于古人,不能无愧情。
东阿道中。明代。黎崇宣。客路去无尽,寒山晚复登。马前一片雪,溪上几重冰。远寺疏钟起,重裘暗泪凝。欲投村舍宿,隐隐见孤灯。
次韵十诗。宋代。楼钥。从来忧道不忧贫,晚向闲中得此身。直把宦途如梦过,任他世事似棋新。坐间可说旧时话,眼底幸多同社人。赓唱本求闲燕乐,莫夸末路费精神。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山南山北冢累累,僧寺多承旧宅基。兴废相仍真若此,死生常事不须悲。
三尺芙蓉照鸊鹈,居然大隐帝城西。怀中片玉仍依赵,橐里千金欲擅齐。
紫殿衣裳云色近,青楼弦管月华低。何来短簿轻相笑,计日斜封下紫泥。
唐参军相国赵公客也以需次居积燕中戏赠兹什。明代。胡应麟。三尺芙蓉照鸊鹈,居然大隐帝城西。怀中片玉仍依赵,橐里千金欲擅齐。紫殿衣裳云色近,青楼弦管月华低。何来短簿轻相笑,计日斜封下紫泥。
远游。元代。范梈。远游非吾志,偶堕天一角。去就亦有期,宁能计今昨?料理贫居士,守书负西郭。清心见古初,德宅甘寂寞。杜门坐春深,绿竹解寒箨。虽无清时赏,幽意各有托。千载非长生,松乔未足学。焉知勾漏令?不厌宦情薄。山中归去来,朝霞可以酌。
白头吟。唐代。张籍。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花池种芳树。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开月长满。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宋代。陆游。放翁老手竟超然,俗子何由与作缘?百榼旧曾夸席地,一窗今复幻壶天。梦回橙在屏风曲,雨霁梅迎拄杖前。吾忧吾庐得安卧,笑人思颍忆平泉。
新凉。宋代。陆游。尽道新凉好,无如昼漏长。奇文窥楚屈,妙理玩蒙庄。静卧贫犹乐,高歌醒亦狂。翩翩双蝶子,也似惜年光。
题徐氏子所藏四贤帖。宋代。袁说友。十年寻梦旧江湖,岁晚寻幽爱此居。今日门前山色好,客来衔袖有文书。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八。清代。洪亮吉。芒种才过雪不霏,伊犁河外草初肥。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春郊杂咏七首 其二。明代。夏良胜。春草不受剪,茸茸弄鲜新。好山三月景,野渡百年身。花雨湿穿径,燕风轻掠人。春归何底急,来往小车频。
送友人西上。唐代。刘长卿。羁心不自解,有别会沾衣。春草连天积,五陵远客归。十年经转战,几处便芳菲。想见函关路,行人去亦稀。
忆乡中诸故友。明代。朱右。东麓溪头蟹渚阴,故乡几度忆同襟。诗联石鼎秋灯冷,韭剪春园夜雨深。白发每驰张长梦,青山慵鼓伯牙琴。客床寥落情无赖,月满空梁强自吟。
送友人往宜春(一作江南)。唐代。张乔。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野桥喧磑水,山郭入楼云。故里南陵曲,秋期更送君。
七日夜女郎歌九首 其七。清代。佚名。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
寄吕用宾县尹。元代。卢琦。烽燧年来暗不消,溪南剑气夜干霄。共欢百里尘初静,犹恨诸酋首未枭。剪烛西窗山市雨,移舟南浦海门潮。桐边定见尹明府,为寄相思道路遥。
松江三首 其二。宋代。朱松。表里江湖眼界新,解誇奇观属诗人。要须一釂三江水,净洗多生舌本尘。
题傅岩叟悠然阁三章章八句。宋代。陈文蔚。悠然君之见,不与凡见同。正似东篱下,山忽在眼中。谁昔夜登阁,歌罢饮亦终。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穷。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宋代。苏轼。肩舆已弃蹑风骓,旧物犹存杨柳枝。一曲清商近尤好,五陵豪气未全衰。
月夜与儿曹露坐庭中。宋代。谢逸。夜凉云幕捲,人静荜门扃。扫叶风生砌,钩帘月可庭。秋怀因酒壮,老眼对儿青。远愧荀陈氏,应无聚德星。
送将作监丞张唐卿通理陕州。宋代。宋庠。春风秘殿翳华芝,亲见枚皋作赋时。秀色并开棠树萼,隽科先赏桂林枝。汉邮给传蕃恩告,蜀醑浮觞荐寿祺。几日陕郊迎郡副,车前悬弩杂军麾。
永安寺遇父老。宋代。罗巩。複水横山清且长,弦歌亹亹过黉堂。相迎父老争冠带,自是泾川礼义乡。
内人生日。清代。吴嘉纪。 潦倒邱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
寄李微之秘监三首。宋代。岳珂。棠湖浩荡有盟鸥,塞上归来赋叶舟。范蠡功名付西子,庾公风月自南楼。不虞绕指柔百炼,已幸安心老一丘。从此书来访生死,汉阳烟树隔吴头。
喜吴翁升见寻遂移就松下榻。清代。郭第。独有高松下,偏宜日暮时。野烟空翠合,丝雨半帘垂。下榻元无住,逢君似有期。不因成胜赏,何以慰遐思。
题朱光禄园中杂景十首 其一 江蓠馆。明代。胡应麟。一夜江蓠花,乱吐山房侧。唤取汨罗人,窗间弄秋色。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宋代。梅尧臣。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
寄许子礼。宋代。曾几。草堂竹坞闭门中,吏部持身有古风。老去一麾还作病,归来四壁又成空。今朝札翰如无恙,旧日诗书却未穷。拭目看君进明德,乃兄事业付天公。
孤云。清代。陶邵学。一片孤云出岫微,空中蔼蔼惜馀辉。九原可作吾谁与,万事相看昨已非。家擅雕龙新学贵,市无屠狗故人稀。年来世态堪惊绝,岂独平生叹志违。
赠阳溪梁孝廉尊人。明代。李聪。流水柴门半不关,个中真景贮壶山。雨晴鸥鹭浮沉见,日落渔樵远近还。几度琴尊风月下,数声鸡犬竹篱间。先生独得丘园趣,不羡飞黄出帝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