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朗读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沧溟深,未必深。
须弥险,未必险。
衲僧家险岩机不可挨,深密心不可察。
拄杖子忍俊不禁,试与探测看。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邃而微妙的境界。沧溟是指广阔的海洋,作者用其来比喻人心的深度,认为沧溟虽然看似深远,但并非必然如此。须弥是佛教中的一座高山,作者以之来比喻世间的险恶,认为须弥山虽然看似险峻,但也并非必然如此。

诗中提到衲僧家的险岩,意指僧人修行之地,岩石险峻难以攀登,象征修行的困难。深密心不可察表示修行者内心的深邃和难以察觉。拄杖子听到这些,不禁忍俊不禁,试图探测和了解。

接下来的描述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深度和浩大的雷声中缺乏雨点的情景。深云龟六藏指深邃的云层,龟六藏是指佛教中的一个宝藏,作者以此来比喻深沉的东西被隐藏起来,佛眼迷踪寻不见表示修行者的视野受限。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远离家乡的苦境。诗人寻得见了佛眼的线索,岩石上的一杯茶象征着寻找到的线索,但是日暮穷途,家乡仍然遥远,暗示着修行之路的艰辛和远大目标的未达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比喻和修行者的内心描绘,表达了修行之路的艰巨和深远,强调了修行者需要不断探寻、钻研和领悟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追求家乡归宿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朗读
()

猜你喜欢

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

坏堤泉落处,凉簟雨来时。京口兵堪用,何因入梦思。

()

庭院深沉白日长,群芳无处避炎光。独将翠叶承朝露,自吐丹心向太阳。

夜短不愁花睡去,春归何用蝶飞忙。关情相对薰风里,剩把新诗咏锦囊。

()

天空海阔须磨驿,山静日长清友园。流落中年仍世外,梅花数点忆中原。

()

劳生织路不常居,广厦千间愿总虚。屏迹此心齐木石,安神无梦到轩舆。

南阡东陌游非远,纸阁芦帘意尽余。莫笑腐儒家具少,皂厨还有未看书。

()

林步深转佳,川岛互澄秀。不到车马尘,红日自成昼。

()

梵天银界谈非想,仙府瑶台恨隔尘。何事同云移绝境,不知高宴即良因。

林芳散漫装珠蕊,粉面光辉照玉人。别举一樽邀老伴,迎春送腊祇三旬。

()

寂寞扬雄宅,荒芜董子园。生涯谋转拙,儒术道空存。

野竹钞书尽,清池洗墨浑。唯应门外水,花发似桃源。

()

抱书南窗下,日午天光亮。阴阴夏木长,翙翙巢禽鬯。

因之省疏慢,亦喜就閒旷。散帙寄忘怀,曲肱从所尚。

()

龙之起,德施斯普。日照其鳞,云曳其尾。下水上腾,和风甘雨。

桑杨在山,菁莪在沚。发育化生,三千桃李。北自幽并,南踰交阯。

()

问安敕使马如飞,络绎时新奉母慈。蜀产吴包何足道,蟠桃熟处是瑶池。

()

我爱云居寺,山深客少来。古碑埋碧草,荒径长苍苔。

香印烟初断,禅扉风自开。石经山色好,瞻眺意徘徊。

()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
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
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
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
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
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

()

无邪公文天所赞,汩汩词源倒河汉。一篇新出纸为贵,万国争传金可换。

晚节投荒无芥蒂,毕景著书自娱玩。天之所宝雷电取,渠不爱惜风雨散。

()

汉江秋净石粼粼,黄鹤楼高不见尘。
今日楼台归劫火,眼中犹聚上楼人。

()

我有盘龙镜,烱烱凝清光。亦有高阳剑,秋水淬锋铓。

欲携赠知己,感慨意难忘。但恐岁月晚,抱此徒悲伤。

()

日出望车尘,徘徊至日曛。拾得红茜草,染就石榴裙。

()

休惊初腊冻全消。旬日是春朝。梅吐芳心半笑,柳含青眼相撩。
风光如许,那知太守,老去无聊。乘兴方思把笺,归心已逐轻桡。

()

长安才日下,犹阻使人来。便欲笼鹅去,空成骑马回。

寻盟须夜雪,留兴待春杯。莫谓青毡冷,东风有落梅。

()

山崦朝阴薄,野桥秋水深。人家住不远,杖策去相寻。

水口分危石,山腰控远林。苍茫何处景,迢递故园心。

()

驾犊渡溪水,夕阳满田畈。

()

琳宫万山麓,势欲翔遥天。金扉烨宏敞,玉栋纷钩连。

飞萝映禅室,古木藏玄关。奇花及灵果,布列森祇园。

()
一陇以鹤名,疑是终南径。
山灵无献嘲,出处由来定。
()

淇上轻盈侣,巫阳缥缈仙。
晚归因斗草,春困为秋千。
罗帐含双笑,灯昏尚未眠。

()

灵山实秀德,仙圣杳难亲。
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
川原世上异,日月洞中春。

()
滂沱一雨洗清秋,千里郊原旱气收。
急遣奚奴洗觥盏,醒心亭上看溪流。
()

偶营玄宅近丹泉,岂是谈空为稚川。地下衣衾能不朽,鼎中龙虎若为仙。

()

乳燕飞晴昼。凤城边、灵符刚换,女儿节后。报道侯门方合卺,预酿菖蒲花酒。

待醉也、玉钗才溜。更喜石榴开几簇,小阑前、要与猩裙斗。

()
露地白牛黑黑,是处寻他不得。
山青水绿,似有如无。
眼见耳闻,依稀彷佛。
全不顾时,蹄角却在。
()

众生瞻窣堵,回向大觉身。
内顾六尺躯,一雨无诸尘。

()

记得琴清妆阁畔,小红阑角萦遮。关心梦不到天涯。

暗拈红豆子,何处寄瑶华。

()

华烨烨,黍载馨。延庶旄,驻翠旌。神之来,七圣俱。虹为马,蜺为车。

神之来,百灵萃。风为裳,水为佩。神之来,荐嘉豆。八珍辐,众芳辏。

()

竟日风兼雨,荒山坐复眠。收心葬书窟,飞梦入诗天。

宁戚歌牛下,昌黎拜马前。卿当用卿法,我懒觉犹贤。

()

皂盖五骅骝,今来异昔游。
箪壶交里舍,饶吹下瀛洲。
寿酒行当举,归鞭不可留。

()
清似秋岩琴上月,快如春峡棹前波。
三间茅屋埋头坐,一榻薰风信口歌。
()
尧壤环中甸,周麰冠百昌。
时均十雨润,天报两歧祥。
善气滋繁粒,薰风拥翠芒。
初疑禾异畝,更觉黍非香。
()
野渡人归处,纵横八九家。
晚来寒力健,风颭酒帘斜。
()

花柳村村色,閒愁岁岁侵。迂怀难近俗,古道不宜今。

孤冢白杨老,寒郊芳草深。不堪回首望,泪滴故乡心。

()

万里层阴暗赤霄,鼎湖霜冷草萧萧。惊传夜猎还西内,怅望鸡鸣视早朝。

三殿日高丹扆在,九原云断翠华遥。飘零独有湘皋恨,愁对秋风拂早貂。

()

几从芸阁事囊萤,今日瀛洲喜共登。奎聚早闻传太史,龙飞况复际中兴。

愿将钟鼎酬三策,莫以筌蹄试六经。琼宴醉妇人快睹,迂庸深愧百年曾。

()

畏首复畏尾,吾身其馀几。虽云食不足,健决岂不伟。

蓬窗对亲旧,情话来亹亹。何以永今朝,沽酒刺圈豨。

()
萧瑟风声惨。
苍茫雪貌愁。
鸟寒栖不定。
池凝聚未流。
()

柳线初垂归计忙,平沙万里是吾乡。休言南国劳生事,不度潼关漫度量。

()

蓝缕疾耕家四壁,铁衣高卧日千金。四朝饷士前无古,一旦和戎患至今。

()

爱看风荷最绿时,飘零雨碎欲无丝。半湖青玉望风欹。

山树倒涵愁绿重,莲衣坠影露红垂。不同秋色作寒姿。

()

寂寞园林带夕晖,昔年曾此恋芳菲。
柳塘水暖鸳鸯浴,花径风酣蛱蝶飞。
蔓草拂衣人不剪,画梁无主燕空归。

()

烟波回首人微茫,归路何如归兴长。两地云山无主客,半年风日各炎凉。

方池旧闻花添影,圆牖重开月借光。莫笑别来贫更甚,榆钱将䞋遍斋堂。

()

秋非我秋,我思秋流。驾言出游,以涤我愁。采芳洲兮,秋风浮兮。

彼姝者子,逝肯留兮。

()

荼一番过雨,洒残花似雪。向清晓、步入东风,细拾苔砌馀靥。有数片、飞沾翠柳,萦回半著双归蝶。悄无人、共立幽禽,昵昵能说。因念年华,最苦易失,对春愁暗结。叹自古、曾有佳人,长门深闭修洁。寄么弦、千言万语,闷满眼、欲弹难彻。靠珠栊,风雨微收,落花时节。春工渐老,绿草连天,别浦共一色。但暮霭、朝烟无际,尽日目极,江南江北,杜鹃叫裂。此时此意,危魂黯黯,渭城客舍青青树,问何人、把酒来看别。思量怎向,迟回独掩青扉,夕阳犹照南陌。春应记得,旧日疏狂,等受今磨折。便永谢、五湖烟艇,只有吟诗,曲坞煎茶,小窗眠月。春还自省,把融和事,长留芳昼人间世,与羁臣、恨妾销离恻。自题蕙叶回春,坐听蓬壶,漏声细咽。

()
莫发邬阳市,晓搒彭蠡口。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

支离蜷曲卧岩阿,老至无能似弃柯。开卷恍如逢故友,种花聊与遣愁魔。

酒因减量持杯少,诗到衰年俚句多。忧患替人筋力悴,那堪天地更风波。

()

嵯峨西第接蓬莱,窈窕閒窗卧绿苔。倦已携书还越峤,狂犹击筑上燕台。

宫云五色迷花驻,苑月千枝映树来。何事观涛溟海上,当筵枚发正堪裁。

()

青苔满地护阶阴,尘俗曾无半点侵。
林鸟避人穿谷去,野猿寻果出云深。
千竿翠竹依帘立,一对黄鹂入树吟。

()

驱车出北邙,高坟何累累。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

人云汉将相,奕奕多贤才。一朝随物化,千秋委寒灰。

()
於赫元命,权舆帝文。
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宗庙观德,笙镛乐勋。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

天寒水清石齿齿,杏叶初黄豆花紫。舞榭歌台不见人,头白乌啼月明里。

当时豪侠倾五侯,一荣一枯八十秋。绿珠亦解死金谷,草露作泪无时流。

()

艳阳池馆夏生寒,偏喜清时共挂冠。夜雨高吟频遣寄,稻田新熟愿加餐。

交游转觉蓬山远,魂梦犹惊蜀道难。最是故园风景好,满天明月似长安。

()
金舆晓驻武英傍,孔雀屏开御褥香。
今代瀛洲最多士,赐题吟得进君王。
()

江树欲含曛,清歌一送君。征骖辞荔浦,别袂暗松云。

路狭横柯度,山深坠叶闻。明朝宿何处,未忍醉中分。

()

托养因支离。
乘闲遂疲蹇。
语默良未寻。

()

凭槛霏微松树烟,陶潜曾用道林钱。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
象明十二章,斧形不可玩。
黻以取其辨,期以取其断。
()

云气浮空高复低,石林茅屋望中迷。山回鸟道青天上,水落鱼罧碧涧西。

欲访松乔穷绝顶,直扪萝葛蹑飞梯。归来城郭还依旧,坐对新图赋紫溪。

()
一江秋水碧湾湾。
绕青山。
玉连环。
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
()

几日孤城雨,青山忽又春。风花聊此座,云水自閒人。

开户泉光入,钩帘草色新。浮生浑得醉,犹得任吾真。

()

魂魄应游沛,空嗟庙貌残。
苍碑火剥裂,画壁雨兰干。
帐幙虚风肃,松槐白日寒。

()

天涯只恨溪山少,青春未留人住。海上闲鸥,沙边客燕,总被西湖招去。

垂杨万缕。带离恨丝丝,暗牵柔橹。好趁东风,画船一路看飞絮。

()

十五霜前海上逢,游观忆共丈人峰。关心杨柳随风怨,洒泪梨花带雨浓。

同社时流夸韵事,孤山彼美罢芳踪。无言意态如桃李,自是江南一懊侬。

()

青山憔悴故将军,苔甲年年印水纹。受尽蛮烟与瘴雨,不知溪上有閒云。

()

里闬高高祖德新,鲁庭诗礼孟家邻。连登桂籍青袍客,共拜萱堂白首亲。

倚国精诚明火玉,照人清节对霜筠。童襟开慧盈书馆,渐喜芝兰在处春。

()

山壑泉鸣太古音,寒松瘦石最知心。溪亭风月皆诗意,只合高人来此吟。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