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古桧吟风,寒鸦布陈。不落见闻,几人错认。不错认人,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释宗学大师释绍昙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景象,其中古桧树随风吟唱,寒鸦在其周围飞翔。诗中表达了一种不拘泥于外在形象的境界,常人难以辨认,只有道士能够通过擎拳问讯来认知。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古桧吟风,寒鸦布陈。
不落见闻,几人错认。
不错认人,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古桧树随着微风吟唱,寒鸦在树旁飞翔。这些景象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察觉和了解的,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普通人往往误认或无法辨认其中的真相,只有道士们通过擎拳问讯的方式来认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神秘而深邃的画面。古桧树吟唱风声,显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寒鸦在树旁翱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寂寥的气息。诗中提到这些景象不被众人所见闻,暗示了其中的不凡之处。
作者通过使用“几人错认”和“不错认人”这样的对仗手法,将人们的误解与道士的洞察力对比。只有道士们才能通过擎拳问讯的方式来认知这些景象的真相,这里阇梨的出现更是为整个诗词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风景与人物相融合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诗中蕴含着对于人们视觉和感知的思考,以及对于智慧和洞察力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内涵,给人以思考与体味的空间。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次韵和答斯远入城见迎诗。宋代。赵蕃。往辱携诗送,今劳入郭迎。交情如许厚,俗眼亦增明。冬仲溪宜涸,滩长路失平。要归归已近,物物系吾情。
感寓 其二十七。明代。童轩。三策出江都,一语取丞相。命途有通塞,丝粟不可强。嗤彼操瑟徒,枘凿竟何往。身辱名亦亏,岂但寻尺枉。陋哉投閤云,美新空附莽。
饥旱。宋代。戴表元。旱风烁我肤,饥火煎我肠。春夏犹自可,人秋始难当。簪珥陡顿尽,衾绸纤细将。夺从女奴手,并入米客囊。但冀喘息延,敢忧生理防。山州古硗瘠,岁计仰苏杭。发地流玉粒,浮天驾牙樯。如何水后郡,翻籴浙江粮。行路急促促,人情沸皇皇。焦枯望一雨,禬褥愿千万。云气亦偃蹇,魃妖转炎扬。浮生想有属,沈忧聊暂忘。
陈仁先种菊图 其一。清代。郑孝胥。鞠族多异姿,幽人好佳色。年年我有秋,寄兴在篱侧。凄风风始馨,凝霜霜作魄。剪苗资勤灌,迸蕊务细摘。忽然吐殊妙,谁信出心得。白黄诚高清,绀紫尤奇特。一时美所钟,未免爱而溺。君能轻世事,正赖有菊癖。菊亦何负君,何云奈岑寂。
次韵程渠南春日。元代。周权。阿咸归叩山中扉,袖出巨轴当春辉。粲然光态转流丽,妒妇谁敢憎蛾眉。雄辞奇险神鬼愕,瘦字光怪蛟蛇飞。多君书暇追胜集,意气豪爽惊愚痴。前川花柳寓真乐,心契往古夫何疑。哀余亦有风雩兴,兀坐一室嗟奚为。诵君妙句音何希,白社今见元微之。
泰山登后数谁嵬,童冠偕游今再开。鱼鸟何尝无道在,川流应是有神来。
六爻变化呈龙马,七级高卑比赐回。欲识尼翁真面目,秋阳江汉总同胎。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 其九。明代。李士淳。泰山登后数谁嵬,童冠偕游今再开。鱼鸟何尝无道在,川流应是有神来。六爻变化呈龙马,七级高卑比赐回。欲识尼翁真面目,秋阳江汉总同胎。
夜渡湘水。唐代。孟浩然。一作崔国辅诗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 其七。清代。钱谦益。十载倾心一旅功,御枪原庙梦魂中。每思撒豆添营垒,更欲吹毛布雨风。淮水气连天汉白,钟离云棒帝车红。南宫图颂丹铅在,辜负秋窗老秃翁。
西江月(再游龙隐岩,追和陶商翁韵)。宋代。方信孺。碧洞青崖著雨,红泉白石生寒。朅来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绝壑偏宜叠鼓,夕阳休唤归鞍。兹游未必胜骖鸾。聊作湖南公案。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二。明代。张宁。傅岩曾托画图传,八翼分明梦上天。变化升腾先有兆,从来官第号登仙。
忆姊。清代。赵佩湘。九秋时节近重阳,一别三年枉断肠。问我诸姑及伯姊,喜从客邸返家乡。贪谈近事忘朝栉,互诉相思怯夜凉。聚首方新又言别,可怜分袂太仓皇。
闺门诗三首。宋代。郑刚中。幽思春云乱,拟向琴中说。徽寒锦荐高,未鼓弦中绝。尚有无弦韵,或可奏明月。阶前望冰轮,去去不停辙。薄命如妾何,秋风河汉阔。
驾幸太学。宋代。秦观。原庙初更十二章,还舆诏跸幸诸庠。法天辟水遥迎仗,应月深衣不乱行。风动四夷将遣子,礼行三舍遂宾王。前知此举追虞氏,果有球音发舜堂。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宋敏求。淅东歌舞望旌麾,远泛樵风羽綄飞。论撰内通仙殿籍,拜兴安别夕良闱。老人日俟刘公至,狂客今无贺监归。闻有新诗频寄我,莫嗟梅雨裛朝衣。
定风波二首 其二。清代。龚自珍。除是无愁与莫愁。一身孤注掷温柔。倘若有城还有国。愁绝。不能雄武不风流。多谢尘言千百句。难据。羽陵词笔自今收。晚岁披猖终未肯。割忍。他生缥缈此生休。
依韵答。宋代。梅尧臣。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游嵩华值岳子还吴中赋赠。明代。张诗。欢悰眷春陶,凄怆感秋别。日予嵩华游,子亦返吴越。江海壮烟帆,山川险辕辙。虽殊水陆途,共抱辛勤辙。风涛各一方,云壑每同月。龙骛迥莫攀,凤举渺难掣。高情逸松乔,孤怀挺倪缺。远游信昭旷,独往惭薄劣。历览穷幽奇,岖嵚足怡悦。暌携何日并,努力崇令节。
龙虎篇赠挚父先生。清代。范当世。挠挠龙虎争,万年域此海。空文在空中,知有几何在。孔圣已囊括,诸公复君宰。所得非孔疆,一君各万载。后来开创稀,臣多吏更猥。空中还自生,萧散无人采。吾见殊烂然,生人目无彩。生人徒目茫,其实亦䃬磥。班马点窜之,一一堪鼎鼐。精灵吁草间,晻昧独何罪。万行耳此名,前知则已怠。那况洪垆机,两仪坐相待。一朝风火微,色曜尽衰改。山川本无能,诸神日就馁。真麟犷不回,蛟龙变儗儓。满地狐鼠鸣,仁者闻之悔。嗟嗟夫子心,虚明复悌恺。方且博我文,矜狂策其骀。宁肯九仞山,苍然不复累。大哉欲无言,百倍我噎
宝安八景 其七 海月风帆。明代。陈琏。何年役神工,凿破苍崖石。幽□□□□,□□□□壁。涛声撼禅关,岚气满空室。□□□□□,□□□一色。风来客帆归,月出潮□□。□□□□□,□□开虚碧。
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宋代。李昴英。作佛何曾要裹缠,顶门尚欠世间钱。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宋代。释南雅。见见之时非是见,见犹离见若为论。钱塘江上中秋后,风急潮声万马奔。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唐代。皎然。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
舟过安仁五首。宋代。杨万里。渭川千顷在诗胸,不管屠羊肆里空。蹈破菜园妨底事,莫教蹈到竹园中。
狐援辞。清代。佚名。先出也衣絺紵。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有人自南方来。鮒入而(左鱼右见)居。使人之朝草国为墟。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己不用若言。又斮之东闾。每斮者经吾参夫二子者乎。
春初过王仲礼教授小园。宋代。曾几。幽居倦孤寂,俗驾难追攀。相携筇九节,径造茅三间。三卿贫无事,况得独冷官。衡门静如水,委巷深于山。自言学为圃,虽小殊可观。始至度略彴,徐行转阑干。当阶艺红药,坐待青春还。春还未数日,草树犹清寒。殷勤小梅花,一笑冰雪颜。煮茗当酒醴,言诗替吹弹。君知静中胜,得此良独难。相戒勿浪出,黄尘点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