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出山相赞。魏晋。释慧远。大哉释迦文,福聚海无量。此地少朱砂,赤土以为上。我今稽首礼赞扬,留作人天作牓样。
《释迦出山相赞》是宋代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哉释迦文,
福聚海无量。
此地少朱砂,
赤土以为上。
我今稽首礼赞扬,
留作人天作牓样。
诗意:
这是一首赞颂释迦牟尼佛的诗词。诗人表达了对佛陀的崇敬和敬仰之情。佛陀被称作"释迦文",象征着智慧的光芒。佛陀所散发的福德如海洋般无边无际。诗人称赞佛陀降临世间的地方虽然没有红色的朱砂,却以红土为最高。诗人自己则表示愿意虔诚地向佛陀致敬,并希望自己能成为人间和天界都可以效仿的楷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陀的崇敬和赞颂之情。诗人通过对佛陀的赞美,展示了佛陀智慧的光芒和无穷的福德。佛陀被称作"释迦文",其中的"释迦"是佛陀的尊称,"文"则象征着佛陀的智慧。诗人通过将佛陀的智慧比喻为光芒,彰显了佛法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诗人用"此地少朱砂,赤土以为上"这句描写,表达了佛陀降临世间的地方虽然没有传统的红朱砂,却以平凡的赤土为最高。这种表达方式意味着佛法的价值超越了物质的富有和繁华,而是体现在智慧和精神层面上。
最后两句"我今稽首礼赞扬,留作人天作牓样"表达了诗人自愿向佛陀致以虔诚的敬意,并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成为人间和天界都可以效仿的楷模。这展示了诗人对佛法的崇高认同和对修行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陀的敬仰和对佛法智慧的赞美。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自己能成为佛法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崇高的情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 其八。明代。张国维。风尘北望思难宽,靡盬宁耽啜饮欢。慈诲原为修业励,南熏堪作解忧弹。奉公协望胜馨膳,怡志蠲奇过内丹。寿□宏开逢道泰,百年佳气绕门阑。
杂诗 其六。宋代。刘攽。伯夷饿首阳,太公封营丘。同时海滨人,将老归西周。世故莽难量,后王异前修。徒让千乘邦,不如畜阴谋。良知命分然,何怨复何尤。尘埃采薇诗,益使夸者羞。自兹奸雄人,日日希公侯。
留山庵。南北朝。王谌。遥山一望青如染,到得山边却不青。松径有风常自扫,岩扉入夜不曾扃。烧残柏子重添火,沽得村醪旋倒瓶。却羡山僧无一事,日长帘下自翻经。
送蔡挺代父之蜀。宋代。范仲淹。朔风岂不寒,蜀道岂不难。之子代亲行,万里心自安。剑阁雪犹明,锦江春未阑。到日必诗战,重登李杜坛。
浣溪沙(道情)。宋代。刘埙。已断因缘莫更寻。寻时烦恼不如心。从今休听世间音。鸾梦渐随秋水远,鹤情甘伴野云深。隔楼花月自阴阴。
秋思。清代。李英。曾是沧洲旧钓徒,西风落魄寄江都。望中故国千山阻,别后经年一字无。庾岭烟霞秋思远,楚天风雨暮帆孤。谁怜飘泊他乡客,不为江莼滞五湖。
送别。南北朝。范云。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七。元代。王冕。短策閒寻句,长歌独倚楼。野云迷客思,花雨乱春愁。论事思王猛,看书忆马周。老吾吾道在,一一付沧洲。
闻赵允用北行偶寄。明代。罗伦。病夫懒读书,只爱华胥境。一榻松风清,北窗清昼永。合眼见周公,山童惊不醒。君今旅途游,莫恋邯郸枕。
山中晚兴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野旷少人烟,云霞起暮天。饮牛临古涧,射雉出平田。林屋松然火,山醪谷算钱。班荆有遗老,高论上皇前。
梦中赋秋望。宋代。王铚。阁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此邦非我圣,随意作流通。
觉报长老道谌写予兄弟真求赞次七兄韵。宋代。周必大。身凡心圣古卢能,未着袈裟已是僧。冷暖自知师莫问,但看老色几分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