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月道座住庵。宋代。释法薰。结草为庵自昔贤,古今谁后复谁先。客来须得通方句,莫只随邪竖起拳。
《送月道座住庵》是宋代释法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走月亮,道座住庵。
自古以来,智者结草为庵。
古往今来,谁能超越前贤?
客人来访,必须通达方正之句,
切勿随从邪恶之势。
诗意:
《送月道座住庵》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佛教道场的推崇和对修行者的期望。诗中通过送走月亮的描写,引发对佛教禅修之地的思考。作者认为智者从古至今都会选择自然环境清幽的地方修行,将简陋的草庵作为修行的场所。他强调历史上的贤者以及现今的修行者,谁能超越前贤并成为后来者的楷模。
作者进一步呼吁,当有客人前来拜访禅修者时,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并运用方正、纯正的语言,而不是随从邪恶、虚假的言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场所和修行者的赞美和期望。通过结草为庵的形象描绘,作者展示了佛教禅修者追求清净和自由的追求。他对历史上的贤者和现代修行者的充满敬意,也表达了对后来者的期待。
诗中的"客来须得通方句,莫只随邪竖起拳"一句警示了修行者不应受到外界诱惑和邪恶势力的影响,而应该保持纯正和正直的修行态度。这种对纯正修行和言行的呼吁,反映了佛教中净化心灵和追求真实的核心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禅修场所和修行者的形象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纯正修行和言行的赞美和期望。同时,诗中的呼吁也给予读者对于自我反省和修行的提示。
赠张直咨。宋代。何绛。爱尔清狂士,生无薄俗缘。僦居依野衲,拱手逊时贤。九食惟蔬饭,全家仰砚田。遥闻过化地,渐有让风然。
寿董颐斋郡伯宫谕中峰之叔。明代。林俊。忆昔伯仲称通家,朝回台马催公衙。驰道相随各醒眼,洒洒意气凌青霞。别后分符各南服,民恫吏蠹时更仆。才名留滞翁若悭,膝下天酬清胜玉。龆年诗格惊入神,丹箓己注黄扉人。拂拭尘衣赋归去,看起虞凤游周麟。小江江前东山下,水石烟花重无价。镜湖白老不待乞,蜡屐谢公许相惜。蔷薇洞里开隙光,文史亦作閒中忙。辟谷赤松问年纪,种菊五柳空醉乡。八旬己过领殊福,草堂更致南飞鹤。当年鉴识翁得知,要共中峰开独乐。
坡山。明代。陈堂。五仙骑石化为羊,洞里烟霞出上方。地迥有天藏石室,云深何处觅丹房。鲸音缥缈惊寒梦,羽客逍遥入醉乡。炉篆千年应不灭,莫令轻作少年场。
新霁。宋代。吴山。新霁健草木,林塘肆芬芳。拂石竹阴晚,地幽人亦凉。远天自空静,蝉风吹夕阳。
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宋代。叶适。领合号亲贵,光宗始用儒。谅惟医国手,果验活人书。负郭可税驾,行田宜蹇驴。相看满川月,无计遣长须。
店家谈罢马报中春闱有感。明代。饶与龄。先人乙未登天路,今逢花甲又周天。日月征轮惊世接,凤麟呈瑞必开先。头点朱衣文入彀,金泥信使箭离弦。老妪自笑桃夭候,西抺更涂亦抗颜。
助甫梦与余泣别见寄。明代。黎民表。谪宦人情异,新秋景物悲。别离如昨日,少壮岂前时。易水风犹惨,关山月屡亏。故园嵩洛畔,携手莫教违。
东林寺。明代。区大相。昔读高僧传,兼怀逸士踪。停车虎溪水,对面香炉峰。旧殿丹青落,荒池蔓草茸。我来松下坐,日暮但闻钟。
寄讯堡中吴子。明代。释函可。莫为饥寒瘦不禁,三人惟尔绝来音。孤僧有梦还应入,辜负寒灯夜夜心。
须菩提赞。宋代。释心月。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赠姚怤。唐代。张籍。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
游茅山题华阳观。宋代。秦熺。家山福地古云魁,一日三峰秀气回。会散宝珠何处去,碧岩南洞白云堆。
夜坐。宋代。陆游。蓬窗夜半竹骚然,坐守残编悄不眠。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媿大慈僊。风宁可系功名误,日不能黏岁月迁。明旦觅船湖上去,西村桃李淡春烟。
满庭芳 赠乔李郭三仙。金朝。马钰。修行之士,不在居山。勿劳环堵弯*。何必驱驱来往,远远相参。休要持功打坐,又何须、耕种艰难。休劳苦,更不须出药,博换衣餐。看你留心觅馀残。闲看浮名浮利,叹死生、灰了心间。忘尘念,管将来,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