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映日殊未妍。
珊瑚照水定非鲜。
千叶芙蓉讵相似。
百枝灯花复羞然。
暂欲寄根对沧海。
大愿移华侧绮钱。
井上桃虫谁可杂。
庭中桂蠹岂见怜。
芳树。南北朝。江总。朝霞映日殊未妍。珊瑚照水定非鲜。千叶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然。暂欲寄根对沧海。大愿移华侧绮钱。井上桃虫谁可杂。庭中桂蠹岂见怜。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江总。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长相思。宋代。林升。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六代祖师画像赞·六祖大监禅师。宋代。释正觉。广南樵夫,淮西行者。明珠走盘,黄金出冶。透影像兮凡圣罔得同尘,续光明兮家世自然不夜。众星之拱斗之魁,百川之趋海之下。弃钵袋而逃,提不起而恳招。非风旛之摇,示即物之情超。叶落归根兮来时无口,百千三昧兮九牛一毛。
元夕应制三首 其二。明代。蒋冕。四海春风共一家,韶光先到上林花。星桥曲曲通银汉,火树丛丛结彩霞。佳气煖浮双凤阙,瑞烟晴护六龙车。繁华不作杨州梦,一曲升平月未斜。
红棉作絮湿不舞,龙母南风撒白雨。迎客山僧学佛语,海色绿染袈裟古。
风流东晋伊何人?流觞重话永和春。姑行乐耳漫愁叹,茫茫百感丛其身。
风雨中与季游平东山,谒双忠、大忠祠,兼寻水帘亭、紫云岩诸胜,叠与伯瑶夜话韵。清代。丘逢甲。红棉作絮湿不舞,龙母南风撒白雨。迎客山僧学佛语,海色绿染袈裟古。风流东晋伊何人?流觞重话永和春。姑行乐耳漫愁叹,茫茫百感丛其身。名山如人重遭遇,不惜重题水帘句。石亭同坐谈诗禅,满地散花紫云气。
拟古 其一。清代。李长霞。篱花焕异彩,畹兰吐幽香。鶗鴂尔何物,啼之使不芳。好生本天德,汝何反其常。凤凰不尔顾,罻罗不尔张。我欲避之去,怨彼何无梁。不忍闻其声,掩耳以心伤。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三。唐代。陈子昂。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吕太史仲木舍对菊三首 其二。明代。顾璘。幽贞移楚泽,摇落对吴天。采采三秋后,依依独客边。深杯摇素月,孤烛耿寒烟。一别陶彭泽,何人更尔怜。
赠胥大夫。明代。顾璘。洞庭水波混天色,君山嵯峨奠江国。岳阳楼头一开眼,造化高深坐中得。紫绶若若方离腰,浮生万事如云飘。采服诸郎递起舞,醽醁满泛黄金瓢。醉醒不复问天地,日倚南窗咏松桂。仙老休传九转丹,大夫自度三千岁。
惆怅词。明代。陈子壮。秋河黯淡月光斜,蜡烛分明泪绛纱。深树无媒引鹦鹉,错抛红豆入他家。
冬日过甘泉驿。清代。宗元鼎。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忽见荒堤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送安丰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韵。宋代。王之道。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乡味莼羹美,皇思诰墨香。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
新滩三首。宋代。李流谦。蜀船南来去未休,吴船西上到沙头。人生能著几两屐,三峡风烟替往愁。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草绿莲红,□映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宋代。周邦彦。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草绿莲红,□映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宋代。董嗣杲。菊向篱阴老,松连石影交。山梨寒脱树,溪鸟晚投巢。欲把肩舆卸,先将手版抛。是时柴户月,任客带吟敲。
齐物诗 其三。清代。俞樾。休将憔悴感生平,眼底荣枯颇不惊。万蜡高烧终是夜,一灯孤对也能明。
北窗。明代。方氏。绿萝结石壁,垂映清芬堂。孤心在遥夜,当窗明月光。悲风何处来,吹我薄衣裳。
题冲虚观。明代。解缙。遍览冲虚益旷哉,悬崖峭壁起楼台。每逢嘉客岩边过,疑有仙真天际来。水底尽教龙稳卧,松巅时遇鹤飞回。道人采药迷归路,洞口云生扫不开。
苍梧十景次汪宪副韵 其六 北城新井。明代。张吉。盗泉不可饮,井渫敢辞远。一脉许剖分,伐竹躬百本。刲㓢岂不劳,洁污惧淆混。酌以濯我缨,匪图餴一饭。
哀梅麓楼寺丞。宋代。释文珦。寄酒全清达,论交不世情。远猷期变俗,直气反伤生。属纩无妻子,营坟尚弟兄。九原那可作,肠断买山盟。
怀石鉴姜山。明代。释函是。发棹已一月,行程计二千。螺川接风日,匡埠望林泉。幽谷危楼隐,深溪古木悬。三杯招隐下,怀我石梁边。
过伯卿率题小诗留斋壁。清代。朱景英。指下流泉梦里山,春风日日闭门閒。前身合是萧思话,相赏真于松石间。
福州程使君止戈堂二首 其二。宋代。洪炎。跳梁山谷有顽民,电扫风除一聚尘。排闼江山千里眼,满庭桃李四时春。定知当宁思龚遂,政恐攀舆借寇恂。谁是诸侯老宾客,酣歌应许杜陵人。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宋代。张耒。洛阳宫殿锁埃尘,翠辇东还几度春。双阙晓云连太室,九明晴影动天津。地藏宝鼎宁无祲,龙护灵书固有神。游豫此时期圣主,保厘从古仗元臣。
自黄州赤壁抛过三江口危甚。宋代。项安世。直打矶头上,横抛江口开。水将天共去,风与浪俱来。人压船舷正,竿牵帆索回。长年夸好手,不道客心灰。
北河舟中戏柬思行兄。明代。符锡。六月有六日,四旬馀二年。焚香祝眉寿,行棹列华筵。白发人双健,青云业再传。花颜更起舞,真是小神仙。
一剪梅。宋代。韩玉。镜里新妆镜外情。小眉幽恨,浅绿低横。只怨闲纵绣鞍尘。不道天涯,萦绊归程。梦里兰闺相见惊。玉香花瘦,春艳盈盈。觉来_枕转愁人。门外潇潇,风雨三更。
水仙 其四。宋代。徐积。龙驭曾游绛水霞,回来却坐赤鲸车。夜深正解双珠佩,莫点犀灯照我家。
望海二首。明代。俞安期。汤谷遥看接汉津,浮槎真可犯星辰。天穷岛客西开户,水阔鲛人下结邻。异鸟避风曾祀鲁,神鞭驱石想经秦。桑田那接蓬莱上,翠辇东南总浪巡。
送张秘校知分宁。宋代。司马光。百里大夫官不轻,莫嗟领上发垂星。人生谷禄偏宜晚,世路艰难不厌经。数曲秋江萦县白,几峰霁色人帘青。于公向日多阴德,已有鹓雏在帝庭。
满江红 其二 次吕居仁韵。明代。夏言。象麓草堂,何处在、白芒洲曲。有负郭东泉,当年书屋。碧岭千层盘翠黛,清溪一带流寒玉。对萋萋、芳草一川平,烟中绿。南山下,东篱菊。北窗外,西潭竹。静隔断红尘,那知荣辱。少日尽多林壑趣,中年游遍天涯足。到于今、把世态人情,看教熟。
寄男京邸。明代。梁文冠。罗粉漫天雪雨来,松涛砍树朔风回。北京旅邸寒应甚,南海渔家晏未开。万里几番孤梦破,三年一别六书回。白头舐犊心犹在,祇恐囊空欠夜煤。
十六夜。明代。罗钦顺。长空万里净无云,月色今宵满十分。清赏偶因严戒辍,远书频遣吉声闻。山连北斗疑增峻,风入南楼觉尚薰。办得此心如此景,人间何事漫纷纷。
寄赠田仓曹湾。唐代。杨衡。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朝览夷胡传,暮习颍阳书。盻云高羽翼,待贾蕴璠玙.缨弁虽云阻,音尘岂复疏。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
独游。宋代。陆游。地僻少人迹,身闲思独游。荒村更阻雨,衰鬓不禁秋。断续呼牛笛,横斜放鸭舟。残年澹无事,随处送悠悠。
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宋代。苏颂。当代儒林老,谁知蕴学精。典章推练达,经术号通明。簪橐何时去,堂坊一旦成。汉庭伤贾傅,仕不至公卿。
吴齐之二首。宋代。赵蕃。舍舟步到南山寺,恍然忽记当年事。李侯见我颜色温,席间款语真有味。翰林风月久芜没,莫叹青衫百僚底。君不见少陵一生穷到死,亦有诗能驱瘧鬼。
里中张氏母出与邑宰母宴钱以诗。宋代。方輗。张氏母袁称寿星,生绍兴庚申今有百五龄。子孙耕稼食可饱,女妇纺织织衣称情。白发既脱生黑发,耳目聪明长步行。五朝皇帝恩广大,一老平时身太平。乡里皆庆喜,县官问姓名。阖门漏屋下,上诣县官厅。太夫人之面可识,太夫人之堂可升。即前再拜问起居,谢官下念田里氓。尊高年以长其长,凡为人子沸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