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上理同知

喜雨上理同知朗读

《喜雨上理同知》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雨水丰沛的景象,表达了欣喜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雨上理同知》中文译文:
苍苍虽莫测,
诚意俯能回。
屐草穿云去,
炉香带雨来。
神龙如有喜,
旱魃不成显。
四野车声歇,
欢声谷似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雨水的丰沛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欢喜之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诗的开头两句“苍苍虽莫测,诚意俯能回”表达了雨水的神秘和不可预测性,但也表现出自然界的广袤和无垠。诗人表示自己真诚地期待雨水的降临,希望能够得到自然的回应。

接下来的两句“屐草穿云去,炉香带雨来”运用了意象的描写手法,表现了雨水降至地面的情景。屐草穿云,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穿越云层的情景,而炉香带雨,则暗示了雨水的清新和芬芳,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接着的两句“神龙如有喜,旱魃不成显”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形象,表达了雨水的重要性和对旱情的改善。神龙象征着雨水的丰沛,而旱魃则代表干旱的恶劣环境。诗人想表达的是,只要神龙高兴,旱魃就无法显现,意味着雨水的降临能够解救干旱的困境。

最后两句“四野车声歇,欢声谷似雷”描绘了雨后的欢乐景象。雨水的丰沛让田地湿润,农民们可以安心耕种,车声停歇,而欢乐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犹如雷鸣般震撼人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写展现了雨水丰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悦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干旱的仰望和对丰收的美好期盼。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朗读
()

猜你喜欢

天下文明日,云从隘九霄。归田沾霈泽,同幸际皇朝。

()

释迦老子,四十九年坐筹帷幄。
弥勒大士,九十一劫带水拖泥。
凡情圣量,不能划除。

()

鄱阳春水渺连空,烟屿飞花远近红。石渚买鱼新斫脍,一时风致似吴中。

()
落月烟沙静渺然,好风吹雪下平田。
琼瑶万里酒增价,桂玉一炊人少钱。
学子已占秋食麦,广文何憾客无毡。
睡余强起还诗债,腊里春初未隔年。
()
病在已而过在师,脱师离已闷胡芦。
从前学解皆忘却,撞头磕脑愈心粗。
()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
惟君宽厚,无较短论长。
且自深居简出,清闲处、管甚炎凉。
年未老,方逾强仕,家富更平康。
()

颁赐三宫端午节,金丝缠扇绣红纱。谢恩都作男儿跪,拜起深深鹖尾斜。

()
齐国壮士侪要离,念母与姊生慈悲。
既而母死姊同户。
乌乎丈夫一死泰山重,胡为轻付市井儿。
()

逸兴黄堂上,高情碧海涯。勋庸留社稷,寤寐落烟霞。

八邑声同著,三朝望正遐。阳春谁倚和,万古诵瑶华。

()

邻里同年半白头,且将身暂醉乡游。伤心自比笼中鹤,回首更惭江上鸥。

碍日暮山青簇簇,长堤春水绿悠悠。

()

雨来三日即为霖,稍慰三农望雨心。十口犁锄须自及,几年丰歉不相寻。

门前旧井回甘冽,墙下柔桑转绿阴。渐洗尘途归净域,莫思城市厌山林。

()
拔地停空翠削成,与凡草木不同荣。
无心到彼难教曲,有节防身只自清。
本是孤根穿草壤,谁令弱杪上云程。
碍檐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涧壑声。
()
白石岩前湖水春,湖边旧境有清尘。
欲追谢守行田意,今古同忧是长人。
()
二年庐陵城,不踏安成野。
但闻古侯封,活壤富书社。
剸烦或容容,书考乃下下。
韩君令安成,政事饰儒雅。
()

一南一北似飘蓬,妾意君心恨不同。他日归来亦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