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泰伯。宋代。林同。为怜季有子,逆探父传贤。断发文身事,诬哉司马迁。
诗词:《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泰伯》
中文译文:
泰伯诚孝为先贤,感念季子有儿孙。
他追寻先父的智慧,勇敢剪发、文身纹。
司马迁啊,你曲解,冤枉泰伯的忠孝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一首,名为《泰伯》。诗中描绘了泰伯以孝道为先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季子有后代的感激之情,并讲述了他为了追随先父的智慧而勇敢剪发和文身,以表达他的决心和忠诚。
诗中提到了司马迁,他是《史记》的作者,但在这里,他被描绘成曲解了泰伯的行为,对他进行了错误的指责。这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不满和愤慨,认为他对泰伯的忠孝心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和诬陷。
整首诗通过对泰伯的赞美和对司马迁的批评,突出了忠孝的重要性,并呼吁读者正确理解和尊重忠孝之道。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对误解的不满,展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坚守,同时也呼唤读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正确理解和尊重。
...
林同。
学古诗。南北朝。何逊。长安美少年。羽骑暮连翩。玉羁玛瑙勒。金络珊瑚鞭。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追兵待都护。烽火望祁连。虎落夜方寝。鱼丽晓复前。平生不可定。空信苍浪天。
感寓 其二十七。明代。童轩。三策出江都,一语取丞相。命途有通塞,丝粟不可强。嗤彼操瑟徒,枘凿竟何往。身辱名亦亏,岂但寻尺枉。陋哉投閤云,美新空附莽。
送太昱禅师。唐代。许浑。禅床深竹里,心与径山期。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早秋归寺远,新雨上滩迟。别后江云碧,南斋一首诗。
报李本宁太史书兼讯东游。明代。于慎行。沅芷澧兰别思虚,江湘何地拥离居。秋风不下孤黄鹄,明月空传双鲤鱼。华发交游应更少,清时才俊好谁如。悬知太史东游后,玉简重编禹穴书。
独夜伤怀赠呈张侍御(张生近丧妻)。唐代。元稹。烬火孤星灭,残灯寸焰明。竹风吹面冷,檐雪坠阶声。寡鹤连天叫,寒雏彻夜惊。只应张侍御,潜会我心情。
题连江曾氏墓志。元代。李士瞻。夔山原下半山坟,共说曾家子又孙。海徼衣冠仍见古,荒郊邹鲁自成村。秘书文字连城重,此日羹墙万感存。我欲题诗遗不朽,锦囊收拾去朝元。
神楼漫咏二首 其一。明代。刘麟。青嶂隐澄潭,钟灵自太古。结楼翠微间,云中启朱户。风帘半在钩,月射人高步。安期不可期,沾濡惜多露。
题秀野亭。宋代。元绛。亭占青山口,郊原四望平,遥林连崦黑,白水隔田明。翠麦波涛动,飞泉剑佩轻。长年便野趣,擬欲解塵缨。
閒情四咏 其三 愁。清代。赵清瑞。夜深惊觉在空床,牵挂情怀到晓妆。酒尽三杯难更扫,潭深千尺不成量。雨昏鹃血皆凝紫,春入莺衣妒浅黄。倚遍栏杆斜景逝,心头滋味苦莲房。
蝶恋花。宋代。杨无咎。万里无云秋色静。上下天光,共水交辉映。坐对冰轮心目莹。此身不在尘寰境。扑漉文禽飞不定。勾引离人,分外添归兴。来往悠悠重记省。夜阑人散花移影。
过钓台作。明代。张大受。炎祚重开累故人,青山独往得闲身。帝方卧榻容酣睡,客自披裘爱隐沦。中古巢由非异事,东京风节播清尘。江流千载澄空碧,不负先生旧钓纶。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 其五。明代。王鏊。越鸟巢林爱向南,霜馀况有洞庭柑。求田问舍君休笑,名利从来颇不贪。
再用韵五首 其五。明代。郑真。编年二百鲁春秋,舒卷宁忘楚客愁。圣意可能参笔削,师承聊复记源流。草窗短褐风声透,土屋孤灯雨气浮。富贵自行天所付,珥簪敢望立螭头。
晚秋游兴。宋代。释文珦。余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野翁杖屨往来频,为爱溪山好色。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索笑图诗。宋代。马先觉。封侯无骨登淩烟,食肉无相当万钱。君看檐下偃蹇者,如何头上著貂蝉。雅宜置之一丘壑,了此三生梅竹缘。云岩霜落月照水,有美玉树临风前。影窥疏棂香破梦,隐几维摩起幽禅。杖藜徐步绕千匝,一笑与花俱欲仙。呼童秉烛进诗具,折香来荐冰壶泉。少陵此兴隔千岁,顾我素好亦同然。但觉搜肠乏妙语,也拟著句开云笺。床头盎盎春有味,案上泠泠风入弦。人生适意政须尔,何用底死浮名牵。是图落笔有妙解,先事立意非徒传。草堂之赀吾办久,不学杜老长乞怜。甫里下田傥逢年,便判百斛买江天。
和宿牛山馆。宋代。苏颂。孤村四望百重山,使节相陪北度关。休叹光阴怀往昔,且看岩石自斓斑。
浪淘沙四首 其一。清代。项鸿祚。绿酒负金蕉,叠鼓春宵。小屏风底暗香焦。闲梦一床推不去,夜夜枫桥。往事只魂销,双鲤迢迢。梅花与我两无聊。剩有眉楼弓样月,还忆吹箫。
福圣观。宋代。李建中。永怀间访道,斗上上仙居。瀑水磬声外,桂花林影疏。山名孙绰赋,观额葛玄书。已负秋来约,诛茅兴有余。
渔父词(其九)。宋代。赵构。暮暮朝朝冬复春。高车驷马趁朝身。金拄屋,粟盈囷。那知江汉独醒人。
七月六日同王赡美曹子念饮豹孙书屋。明代。张元凯。大火忽西流,凉飔起江沚。萧散据匡床,脱帽仍解履。高梧障重檐,短墙瓜葛藟。一室无数椽,长风吹万里。彷佛坐阴崖,来接巢居子。旋开竹里厨,言鲙河之鲤。南阮本不饶,留客乃如此。旷适林中赏,逾觉贫交美。何事慕贵游,汗流恒竟趾。所以蹈海人,弃之如敝屣。
次韵才叔九日家宴阻访媚川。宋代。许及之。一秋天气属吟家,九日风光爱物华。对妇举杯胜俗客,逢辰得酒值黄花。大难富有成糜季,小异谁知落帽嘉。独坐媚川空怅望,半蟾分挂夕阳斜。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 其十 芝峤晴云。宋代。徐瑞。深谷逶迤缥缈中,白衣遥映晓暾红。时清不叹唐虞远,可有商山四老翁。
蛇。宋代。丁谓。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奉和姚少师惠山泉亭上韵。明代。陈琏。漪澜堂上坐,襟抱一时开。云自山腰起,泉从石罅来。金莲何代种,翠竹近年栽。好尽登临兴,茶杯胜酒杯。
夏日宴九华池赠主人。唐代。陈羽。池上凉台五月凉,百花开尽水芝香。黄金买酒邀诗客,醉倒檐前青玉床。
完溪沙 原无调名,兹据律补。金朝。王哲。空里追声枉了贤。水中捉月事同然。隔靴抓痒越孜煎。纽石作弦何日抚,钻木待火几时然。恰如撅地觅寻天。
柳絮二绝。宋代。洪咨夔。造化勿忘还勿助,精神非色亦非空。残云初雪雍容甚,高下东风点乱红。
红窗怨(送邵倅)。唐代。王质。欲寄意,都无有。且须折赠、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衣,也寻思、榜舟楚江口。此会未知何时又。恨男儿、不长相守。苟富贵、毋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次韵沈次律家并蒂芍药一首。宋代。刘一止。习家池馆酒如淮,为破幽人一日斋。前庑芳菲骈蒂萼,后堂莺燕啸朋侪。忽惊暗绿将成幄,却喜双红欲缀钗。草木会为门户庆,而今兰玉已当阶。
春暮山家。明代。王恭。花落闲园杜宇飞,半溪流水映柴扉。茅檐寂寂云来暝,苔径苍苍客到稀。洞口青猿啼近榻,林间驯鹿息尘机。长安年少多缨冕,不似山中薜荔衣。
题竹。明代。林文俊。此君标格最堪怜,几度相看思悄然。密叶风含声细细,高梢露裛色娟娟。影分枕簟疑无暑,润映琴书合并妍。我欲结君为密友,相将同到岁寒天。
和颜长官百咏·城市。宋代。朱继芳。芜城怀古最愁人,劫火烧残得此身。舞榭歌台何足道,秦宫汉苑尚流尘。
其二。唐代。李贺。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