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元代。黄庚。六宫禾黍千年恨,一片江山万古情。明月不关兴废事,夜深还照石头城。
《金陵怀古》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金陵(现在的南京)历史的思念和怀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宫禾黍千年恨,
一片江山万古情。
明月不关兴废事,
夜深还照石头城。
诗意:
这首诗词以金陵(南京)为背景,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思念之情。诗人借助六宫禾黍和江山这两个象征性的意象,抒发了对金陵千年兴衰和万古情怀的感慨。明月的照耀则象征着它不论兴废,仍旧坚守着这座城市,照亮着人们的回忆和寄托。
赏析:
《金陵怀古》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金陵深沉的感情。首句"六宫禾黍千年恨"意味着金陵历史上的辉煌和荣耀,使人回想起往昔的辉煌盛景。"一片江山万古情"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金陵城市的深情厚意,将个人的情感与城市的历史融为一体。明月的形象出现在第三句,它被描绘成超越兴废的存在,照耀着夜晚的金陵,也象征着诗人对这座城市的坚守和记忆。最后一句"夜深还照石头城"以夜晚的寂静与孤寂,强化了对金陵历史的思念。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将诗人对金陵历史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词通过对金陵的禾黍、江山和明月等形象的运用,以及对兴废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金陵历史的思念和对城市的深情。它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诗人对金陵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让读者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和王殿丞罂粟种之什。宋代。释重顯。纤纤圆实占芳春,得自侯门胜楚珍。开叶开花人不会,百千年是等闲身。
上巳西溪同日清明。宋代。韩琦。拍堤春水展轻纱,元巳清明景共嘉。人乐一时看开禊,饮随节日发桐花。红芳雨过妆新拂,绿柳含风带尽斜。欲继永和书盛事,愧无神笔走龙蛇。
【双调】水仙子 春暮。元代。李致远。荼コ香散一帘风,杜宇声干满树红。南轩一枕梨云梦。离魂千里同,日斜花影重重。萱草发无情秀,榴花开有恨,断送得愁浓。
十刹海访无相上人适游方归以所画名胜巨册索题分拈得庐山杨子江黄河东海黄山云海严濑六幅 其二。明代。纪坤。一口吸西江,吐向剡溪纸。坌涌不可收,一笔一千里。
玩手植松。唐代。施肩吾。却思毫末栽松处,青翠才将众草分。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气色欲凌云。
乙丑冬大雪时邑宰以雪作戏故赋之 其二。明代。龚诩。腊雪连朝冷气严,喜闻宜麦更宜蚕。老夫正为苍生幸,冻死穷庐分亦甘。
三塔寺。明代。皇甫汸。唐朝敕寺苍山里,石壁晴岚护法轮。树冷阴崖常带雪,花深幽径不凋春。灯联宝塔传三昧,香拂铢衣断六尘。西竺本来开教地,叶榆流处是洹津。
偈颂二十三首。宋代。释云岫。大觉世尊,腊月八夜,字正四刻,睹明星而悟道,引得后代儿孙,夜半染皂。智门昨夜伤风,打嚏凑得恰好。
挽王学正。宋代。叶大年。书剑当年游上都,贤关虫篆校诸儒。文华灿灿九苞凤,俊气駸駸千里驹。妙质竞谁挥垩漫,白头空此死樵苏。遗编残稿应犹在,搔首令人益叹吁。
经语诗戏效唐子西。元代。艾性夫。山径之蹊去去赊,筚门圭窦是谁家。其生色也草交翠,彼美人兮莲正花。
杂体诗三十首 其五 陈思王曹植赠友。南北朝。江淹。君王礼英贤,不吝千金璧。双阙指驰道,朱宫罗第宅。从容冰井台,清池映华薄。凉风荡芳气,碧树先秋落。朝与佳人期,日夕望青阁。褰裳摘明珠,徙倚拾蕙若。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延陵轻宝剑,季布重然诺。处富不忘贫,有道在葵藿。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唐代。白居易。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
橄榄。元代。郝经。南果足韵胜,北人䍐为奇。银盘献青子,爱玩惊见之。莲房饱出踊,枣滑生下枝。翠粉苔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青春有酒劝不饮,无乃孤负金陵花。主人听客莫怪客,五更酒醒要思家。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其四 独憩台。明代。顾清。思美人兮不来,步石径兮生青苔。聊升高兮骋望,揽桂枝兮徘徊。晴天兮万里,见一鹤兮飞回。
秉炬游麻仙玉华洞。宋代。程公许。云峰环翠幄,洞户必琼台。胜处难名状,飞仙此往来。近应通玉局,远或接蓬莱。安得一伸臂,乘风遍九垓。
奉答勤师山中见寄。宋代。李之才。羡子幽栖地,空山十月天,清檐朝饭后,寒壁夜深禅。霜树留残果,冰崖断旧泉。刘雷好为社,邑客有谁贤。
题金山寺。元代。明本。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
鹧鸪天 西庄。明代。杨慎。秋水澄清胜酒醅。野烟笼榭似楼台。弹声林鸟山和尚,写字寒虫水秀才。乘兴去,兴阑回。夕阳影里记徘徊。正思修禊明年约,无奈鸣驺得得催。
静业禅林 其一。明代。温纯。宝地尘踪结侣过,青莲白马定如何。开门忽见池中月,说到圆空语亦多。
御翰龙池晓,翻经鹫殿阴。云依清静叶,月印妙明心。
千载堂堂去,诸天肃肃临。朱弦谁为鼓?至治有遗音。
次韵筠轩司徒足成旦公所藏英宗御题之句元题曰日光照吾民月色清我心又题琴曰至治之音二首 其二。宋代。虞集。御翰龙池晓,翻经鹫殿阴。云依清静叶,月印妙明心。千载堂堂去,诸天肃肃临。朱弦谁为鼓?至治有遗音。
送彭御史归养。明代。杨士奇。银鞍金勒赤汗骢,铁冠霜简衣绣红。祗事明主趋九重,岂不夙夜怀匪躬。北堂违远心冲冲,日斯征兮薄高舂。天鉴孔迩昭微衷,鸣佩朝下篷莱宫。惠风条畅淑景融,我出祖饯城之东。念子夙昔言笑同,含思凝睇冥飞鸿。虽有羽翼不能从,人之大节孝与忠。永矢弗谖在敬恭,何以赠子岁寒松,期子誉名扬永终。
简提刑吴大卿二首。宋代。周必大。瑞节频移意可知,西川西广又江西。苏黄到处君行部,物色分留待品题。
谢何承道送鳊鱼。明代。李达。垂纶露水骈睛泣,贯柳鳊鱼缩项来。烟火厨头汤作沫,江湖事往雪成堆。
晚晴。宋代。曹彦约。剩水浸秋碧,馀霞占晚红。浩歌鸣鹤后,柔橹泛鸥中。酒戒情难遣,诗吟老未工。怀哉真面目,助顺企清风。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五 皇夏。南北朝。庾信。七里是仰,八陛有凭。就阳之位,如日之升。思虔肃肃,致敬绳绳。祝史陈信,玄象斯格。惟类之典,惟灵之泽。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蝶恋花 其三 吊返生香。清代。尤侗。彤管不随春梦度。留与人间,啼哭相思句。一本青编红泪注。离魂缩入香奁住。仿佛真真纸上语。为雨为云,飘渺无凭据。行到吴江枫落处。自携一叶归家去。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悟真篇》是误真篇,三注由来一手笺。恨杀妖魔图利益,遂令迷妄竞流传。造端难免张平叔,首祸谁诬薛紫贤。直说与君惟个字,从头去看野狐禅。
五禽言(并叙)。宋代。苏轼。梅圣俞尝作《四禽言》。余谪黄州,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夏之交,鸣鸟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遂用圣俞体作《五禽言》。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我不识使君,宁知使君死。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王元之自黄移蕲州,闻啼鸟,问其名。或对曰:“此名蕲州鬼。”元之大恶之,果卒于蕲。)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礻夸。不辞脱袴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士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袴。)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此鸟声云:麦饭熟,即快活。)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垅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此鸟声云:蚕丝一百箔。)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中吕】小上楼 赠伶妇。元代。贯云石。觑着你十分艳姿,千成心事。若不就着青春,择个良姻,更待何时?等个忄空伺,寻个挣四,成就了这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