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元代。方回。野眺荒山外,诗愁细雨中。肯令一字俗,已拼百年穷。病体皮肤皱,寒庖糗饵空。戎葵独何事,故作向人红。
《诗思》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野外眺望荒山,感受到细雨中的忧愁。诗人自愿以自己的诗句来填补世俗之间的空白,已经坚持了一百年的贫困生活。诗中还描述了诗人身体的疾病和颓废的生活,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戎葵(一种野草),一度故作向人红的心境。
这首诗的译文可能是:
野外眺望荒山外,
细雨中传来诗的愁。
自愿填补世俗间,
百年贫困已拼求。
疾病使皮肤皱纹深,
寒庖空空只糗饵。
戎葵野草何所为,
故作红颜向人做。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诗人在荒山中感受到的细雨,象征着他内心的忧愁。他愿意用自己的诗句填补世俗生活的空白,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贫困和疾病描绘了诗人贫苦生活的困境和身体的衰弱,但他仍然坚持着,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最后提到的戎葵野草,是一种生长在荒野中的花草,它故作向人红,可以理解为诗人自愿选择了这样一种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逐世俗的名利和成就。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写,以及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真实情感的追求和对于诗歌创作的坚守,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水龙吟 白莲。清代。陈维崧。水明楼下相看,凉荷一色珑松地。赤栏低压,绿裳轻蘸,月明千里。小苑梨花,重门柳絮,算来相似。傍前汀白鹭,几番飞下,寻不见,迷花底。无数弄珠人戏。小酥娘、水天閒倚。明妆束素,非关只爱,把秾华洗。为怕秋来,满湖红粉,惹人憔悴。拚年年玉貌,江潭夜悄,凝如铅泪。
寄强甫二首。宋代。刘克庄。出户询来使,能言别后臞。病馀双鬓改,俸外一钱无。撰杖陪诸老,篝灯课二雏。梅天费调燮,善保不貲躯。
赠举书记归云丘。宋代。范成大。四股涧松雷斧碎,十围岩桂烧痕枯。不知阶下跳珠处,旧竹春来有笋无。
夏日普信寺江阁。宋代。赵汝鐩。到此全无暑,虚栏千里风。看飞云度水,听落石鸣空。日月忙鸟兔,春秋递燕鸿。一生尘裹过,烟艇羡渔翁。
闰月定四时。唐代。乐伸。圣代承尧历,恒将闰正时。六旬馀可借,四序应如期。分至宁愆素,盈虚信不欺。斗杓重指甲,灰琯再推离。羲氏兼和氏,行之又则之。愿言符大化,永永作元龟。
伯氏临江使君寄芗林次韵。宋代。王洋。力汤横空万斛舟。一函酬唱纪川游。篇篇秀润东南竹,落落珠玑小大邹。人物百年同富寿,客怀千里梦逡遒。主人合作鲸川楫,无奈高情寄一邱。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宋代。陆游。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山;今日迎我马,*鬌拥髻鬞。白塔映朱阁,间见青林间。问我岂忘之,扬鞭亟西还。西还亦聊尔,行矣来凭栏。扰扰红尘中,岂无一日闲。会复赓此诗,大书榜其颜。但恐厄风雨,清游天所悭。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宋代。黄定。吏绩今无匹,邦人合去思。筑堤防水患,振廪粒民饥。历历新安戒,洋洋近古诗。经纶曾未究,空有典刑遗。
戏赠应修吉。元代。丁鹤年。砚溪居士神仙侣,短发萧萧雪满簪。暖老恨无燕赵玉,养生赖有坎离金。床头酒熟留僧饮,席上诗成对客吟。岁晚山空谁是伴?北窗梅月最知心。
论语绝句一百首。宋代。张九成。读易工夫恨不深,晚年方见圣人心。如何五十云无过,盖欲从初学到今。
寿立斋。宋代。王柏。思泉种德懋,后皇命浮美。髧髦传正学,一念不妄起。真固满腔仁,兢兢日增累。甲子正一周,庞眉追甪绮。年年三月初,南极倚炜炜。预酌长生尊,家庆合庭鲤。今岁南极光,一照千余里。我有百灵丹,远寄螺江边。殷勤为子寿,角亢光芒寒。一丸当一岁月,送以华池泉。初进双目清,再进华颠玄。三进毛骨换,四进还童颜。五进志气神,六七八进生羽翰。进进诚不已,俯拍洪崖肩。不须驾黄鹄,炯炯天地之方圆。只恐独立无与侣,不如归来岁寒之下相周旋。
读史。宋代。范成大。登坛策刘项,卧卢料曹孙。探懹取事业,一一如印圈。英豪盖天资,八极入控抟。由来事成毁,只系手覆翻。玉虹朝贯日,剑气夜烛天。虽欲避功名,何处蛰龙鸶。我生後千载,愚暗难具言。长大但食粟,闵凶不能文。麦豆已难辨,楣梲固不分。抱瓮灌圃畦,截竿避城门。智略类如此,何以超篱籓。龟刳始神筴,木断方牺尊。朝市有机阱,冠裳或钳髡。兹事定不暗,吾其老泥蟠。敢云善用短,聊复强自宽。
采桑子 题恽南田先生遗照,为潘叔和临管世滢本。魏晋。高燮。云溪小像渟溪笔,貌等渔樵。画比琼瑶。好向瓯香馆里招。虚怀高致谁传出,须鬓飘飘。箬笠萧萧。野鹤闲云依样描。
偈颂七十二首。宋代。释祖钦。东君有令不虚行,三顿乌藤大险生。龙得水时增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为孟希圣题孛落鹌鹑画扇。宋代。俞德邻。下车式怒蛙,为爱蛙有气。秋风化为鹑,乃复有斗志。丛丛槲叶边,身睨而视。虽非纪渻鸡,宛类浮图鸷。因知气苟存,百变终不惴。斯人倘若斯,似可敌王忾。云胡万夫特,甘受巾帼遗。鹑兮尔固微,或者宁不愧。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宋代。李弥逊。莫作园上红,宁为径中绿。多花必早雕,依依不如竹。一枝寄他林,悠然傲华屋。填饥饭秋英,借健膏石斛。坐断百懒身,无心问难足。
自咏十韵。唐代。徐夤。只合沧洲钓与耕,忽依萤烛愧功成。未游宦路叨卑宦,才到名场得大名。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钱财尽是侯王惠,骨肉偕承里巷荣。拙赋偏闻镌印卖,恶诗亲见画图呈。多栽桃李期春色,阔凿池塘许月明。寒益轻裯饶美寝,出乘车马免徒行。粗支菽粟防饥歉,薄有杯盘备送迎。僧俗共邻栖隐乐,妻孥同爱水云清。如今便死还甘分,莫更嫌他白发生。
送崔彦晖分教临安。元代。凌云翰。临安古邑带山溪,送客西行意欲迷。高适故人怜子美,崔群交友愧昌黎。弯弓射圃秋观雁,看剑灯窗夜听鸡。昭代英才初乐育,离觞不用惜分携。
偈颂六十八首。宋代。释法薰。佛来也打,祖来也打,德山老人,甚生风彩。灵山这裹,佛来也著,祖来也著,手中拄杖,权且架阁。擎茶扫地,也要一个半个。
和曾无疑赠诗语及欧阳公事。宋代。杨万里。乌帽红尘愧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三千里外还家后,七十二回看月生。与子两人长对酌,笑渠万古浪垂名。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
致政张安卿承事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祖德恭。清白传家旧,天钟间世才。大椿宜更寿,乔木遽先摧。难止交情泪,空遗宝烛灰。幽墟归葬处,惨惨暮云堆。
踏青游 本意,用无名氏赠妓崔廿四韵。清代。邹祗谟。约伴寻春,何处玉钩斜畔,暗数道、画桥廿四。向芳郊,酒帘畔,听流水。歌声美。才过桥头十五,小苏家,钿筝斜倚。花雨霏微,纷纷海棠园里。唤流莺、欲留无计。待满泛银船,肠断鸳鸯被。鲛绡拭残泪,长记酒头茶尾。
筇竹杖赞。宋代。黄庭坚。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於彭耽之寿。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於雪霜之後。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涪翁昼寝,苍龙挂壁。涪翁履危,心如铁石。穷山独行,解两虎争。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送亨坐主往天竺。金朝。李龏。云笈遥携智者书,要寻初地作工夫。灵山忏主堂前草,试看春痕几遍枯。
贺新郎(五用韵·读坡公《和陶诗。宋代。刘克庄。行乐尤宜少。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也不记、金莲曾照。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齐得丧,等嘻笑。集无韩子潮州表。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与同叔、俱尝知道。谁问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秋菊盏,献公_。
过黄牛峡。唐代。张蠙。黄牛来势泻巴川,叠日孤舟逐峡前。雷电夜惊猿落树,波涛愁恐客离船。盘涡逆入嵌空地,断壁高分缭绕天。多少人经过此去,一生魂梦怕潺湲。
永顺府闲述 其一。清代。郑虎文。斗大一城耳,森然万壑秋。有山皆绝壁,无水不悬流。虚牝风声怒,晴空雾气稠。客身忧瘴历,九月已重裘。
立春日舟过南浦。明代。卢龙云。鼓枻西江道,开樽异地春。土牛随俗远,綵燕为谁新。雪片残疏柳,风光转弱蘋。千门俱淑气,何处可相亲。
野鹊。宋代。欧阳修。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
洞门高阁春多雨,凤沼无尘涨新水。九天空翠润生香,一道微茫清彻底。
分流日夕响成雷,白石苍松飞浪催。馀波万里沾枯槁,始信黄河天上来。
刑科钱士义升山西参议临行以流泉小幅求题书此见意。明代。张宁。洞门高阁春多雨,凤沼无尘涨新水。九天空翠润生香,一道微茫清彻底。分流日夕响成雷,白石苍松飞浪催。馀波万里沾枯槁,始信黄河天上来。
送二尹徐仲朴赴武昌。明代。曹义。几年不见老徐卿,京国相逢慰客情。枫陛奏功偏得最,花封抚字独驰名。一尊凉雨都门酒,千里征帆汉水程。遥想武昌诸父老,沙头几度候归旌。
奉和鲁望春雨即事次韵。唐代。皮日休。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山容洗得如烟瘦,地脉流来似乳肥。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何年细湿华阳道,两乘巾车相并归。
太湖诗 其十三 孤园寺。唐代。皮日休。艇子小且兀,缘湖荡白芷。萦纡泊一埼,宛到孤园寺。萝岛凝清阴,松门湛虚翠。寒泉飞碧螭,古木斗苍兕。钟梵在水魄,楼台入云肆。岩边足鸣
对鹦鹉洲。明代。李德。芳洲采杜蘅,日夕春水生。不特嗟鹦鹉,深令忆祢衡。因悲才胜者,只使寸心惊。
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
此行十日苦滞留,我亦芦丛厌鸣橹。书生快意轻性命,十丈蒲帆百夫举。
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宋代。陆游。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此行十日苦滞留,我亦芦丛厌鸣橹。书生快意轻性命,十丈蒲帆百夫举。星驰电骛三百里,坡陇联翩杂平楚。船头风浪声愈厉,助以长笛挝鼍鼓。岂惟澎湃震山岳,直恐澒洞连后土。起看草木尽南靡,水鸟号鸣集洲渚。稽首龙公谢风伯,区区未祷烦神许。应知老去负壮心,戏遣穷途出豪语。
寓言三首·其一。唐代。李白。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金滕若不启,忠信谁明之。
寄鲁南陈子 其一。明代。文徵明。江入秦淮八月寒,长干只在断云间。闭门自觅惊人句,细雨秋风忆后山。
壶中天十首 其三。清代。项鸿祚。神州圣铁,铸东南底柱,地维穿破。井沸生澜通海气,中有老蛟愁卧。八索钩连,孤根撑拄,不许狂涛簸。霓旌羽节,至今灵庙犹妥。我欲试探重溟,螭文手拓,只赤风雷堕。斗剑星红蟠殿壁,十二洪炉剩火。挂屩遗枫,游帷旧观,历劫难摧挫。五丁惊诧,浮州万古长锁。
捣练子 劝众师兄访道。金朝。马钰。马风子,未通玄。性昏识昧不然。倚仗予,枉了贤。听予劝,莫推延。速当离我便参禅。就有道,而正焉。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四 濯缨亭。明代。俞宪。华冕久忘情,归来濯旧缨。濯时歌孺子,明月在南荣。
登云黄山。宋代。赵抃。云黄绝顶冠峰峦,七佛当时行道坛。天敛积阴千里霁,故令登赏得盘桓。
送赵吏部。宋代。释善珍。健才事声名,抚案走百吏。法家冠柱文,好以杀为戏。要留百年思,莫令一时畏。近时攀辕民,未必皆民意。
上楼大参。宋代。苏泂。贞元朝士久成空,故国灵光但有公。四海已迟三日雨,八荒同在一春风。耆年盛德天应相,大册高文老更工。且为商家了梅事,未须海道觅舟东。
醉桃源。宋代。杨泽民。十年依旧破衫青。空书制敕绫。但知心似玉壶冰。牛衣休涕零。聊蹇傲,莫升腾。毋为附骥蝇。前山可数且徐行。不须催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