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日观残菊有感

小雪日观残菊有感朗读

《小雪日观残菊有感》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雪日观残菊有感,
欲寻梅树,只见梅花已隐尽。
而菊花仍在枝头,
虽然受了霜露的侵袭。
每次看到它们开得较晚,
我不禁感慨谢花迟到。
我从小就习惯了饥寒困苦,
经历了频繁的盗贼威胁。
然而,我心中的少陵情味依旧,
并时常写下浣花的诗篇。

诗意:
这首诗词以小雪时节观赏残存的菊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自身所感。诗中,作者欲寻梅花,但却发现梅花已经凋谢殆尽,而菊花却还在枝头绽放。他感慨菊花开得较晚,却不言谢花的迟到。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从小就经历了饥寒困苦和盗贼威胁,但他内心深处的少陵情味仍然保留,他仍然时常写下浣花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词以小雪日观赏菊花为背景,通过描绘梅花凋谢,菊花依然绽放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钦佩。作者以菊花的开放时间晚于梅花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菊花的敬意和对迟开之美的赞赏。这种赞美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花朵上,更是对内在的坚韧和执着的赞美。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从小就经历了饥寒困苦和频繁的盗贼威胁,但他内心深处的少陵情味仍然保留。少陵情味指的是少陵野老杜甫的情怀和风骨,意味着作者对杜甫的崇敬和追随。作者以自己的境遇和杜甫的情怀相对照,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词以写景入手,通过对梅花和菊花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同时,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精神。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
轧轧摇桨声,移舟入茭叶。
溪长茭叶深,作底难相寻。
避郎郎不见,鸂鶒自浮沉。
()

群动各矜奋,尔独聊优游。引颈欲出穴,忽缩寻无由。

物资爪牙利,一饱才能谋。尔形独何殊,宜有馁死忧。

()
上林花未有,中禁彩先成。
叶逐翦刀出,蕊从妆粉生。
红繁内人手,香染侍臣缨。
不是将春竞,天心重发荣。
()
夙昔游清贯,时流藉重名。
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吉兆虚三鱓,凶期告两楹。
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

露白水花红,江空草烟暝。閒鸥忽惊去,见此孤蚱蜢。

吐沫禁无声,卑飞水中影。虫沙与猿鹤,由来未深省。

()
诸峰知我厌泥行,卷尽痴云放嫩晴。
不分竹梢含宿雨,时将残点滴寒声。
()

满镜秋霜鬓影寒,此生堪笑复堪怜。烦君只相看书眼,更对青灯得几年。

()

童初宫里雨斑斑,粉落香肌汗未乾。五月京尘渴人肺,满将春色上金盘。

()

听萧萧、木叶打窗频。门掩画溪滨。拟闲居赋就,荷衣欲换,湘帙休陈。

莫怨峨眉谣诼,薄福亦前因。太息平生事,回首酸辛。

()

()

风情老去似徐娘,犹逐王孙负锦囊。莫驾轻车残雪里,人间无处觅萧郎。

()

忆昨清秋日,相随杖履行。水光凉欲沁,霜气拂横生。

黄菊犹含笑,丹枫未解醒。胜情徒自惬,幽意莫能名。

()

阴崖敛暝霏,霜陆耀晴匋。
萧萧落木多,绵绵衰草遍。
开冬感徂物,列饮会群彦。

()

佳游念兹山,何心计脩阻。一来感奇逢,再至欣夙睹。

萧萧读书岩,高风凛终古。杂木荒女萝,遗踪记环堵。

()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

我家百笏门,族望甲乡国。
堂堂六世祖,名在碧落籍。
人曰吾故侯,善政光古昔。

()
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
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
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
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

朱门日出锁未开,内批已遣金吾来。驱逐妇女出门走,惊妆欲竟频相催。

屋屋检视谁复问,大索十日收赀财。膏田连栋不可算,吴绫蜀锦纷成堆。

()

东郭名蓝带曲隈,三年行乐两回来。依然旧境墙遮树,久断尘踪砌有苔。

落日怀人流水远,秋风抚掌菊花开。良辰在眼休教负,相对山僧把一杯。

()
离琴弹苦调,美人惨向隅。
顷来荷策干明主,还复扁舟归五湖。
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
玉堂金马隔青云,墨客儒生皆白首。
()
未见希夷真,未见希夷蹟。
止闻希夷名,希夷心未识。
()
青春有酒劝不饮,无乃孤负金陵花。
主人听客莫怪客,五更酒醒要思家。
()

钱塘战后风雷弱。贵主还宫乐。灵旗卷罢楚天高。湘妃鼓瑟和云璈、拥鲛绡。

长空一抹曾青色。全学柴窑碧。诸峰螺翠晚来横。烟鬟雾鬓剧多情、可怜生。

()
别时许有书相寄,望望江东是几回。
霸越亡吴增感慨,登山临水复徘徊。
去秋同听梧桐落,今日独看鸿雁来。
路隔半千烟霭外,为谁频上最高台。
()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

碧玉捣衣砧,

七宝金莲杵。

()

湖上女,江南花,无双越女春浣纱。风似箭,月如弦,

少年吴儿晓进船。郗家子弟谢家郎,乌巾白袷紫香囊。

()

安边有策富强资,万廪千仓食司支。棉吐雪花似抱布,桑铺云叶算抽丝。

玉河吐气精华聚,铜穴流膏鼓铸施。地利将兴人事待,功成终赖吏无私。

()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竹和庭上春烟动,

花带溪头晓露开。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

嵩阳官外将军树,烈烈高风舞翠虬。似有扬旗环细柳,如闻走马出长楸。

摩天自是千年物,夹道曾随万乘游。日暮苍枝荫山鬼,啼乌遥吊汉陵秋。

()

西笑意如何,知随贡举科。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

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
雨洗芙容沃眼青,雪潭澄月照人明。
铜民指点向民说,未比当年令尹清。
()

时雨已可喜,况当春发生。
入地如流膏,浸灌万物萌。
真宰每自惜。才洒复却晴。

()

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看翠阕风高,珠楼夜午,谁捣玄霜。沧茫。玉田万顷,趁仙查、咫尺接天潢。彷佛凌波步影,露浓佩冷衣凉。明珰。净洗新妆。随皓彩、过西厢。正雾衣香润,云鬟绀湿,私语相将。鸳鸯。误惊梦晓,掠芙蓉、度影入银塘。十二栏干伫立,凤箫怨彻清商。

()
少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
废寺醵钱收弃骨,老生秃笔记琴声。
遥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两世雪交私不得,只随众口一闲评。
()
春难度。
歌满阕,酒万举。
喉欲破,肠欲腐。
风光满天已不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