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南山别峰见树间烟出知有隐者

望南山别峰见树间烟出知有隐者朗读

望南山别峰见树间烟出知有隐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望着南山,有一座独特的峰峦,石头和树木相互依托。清晨我恰巧抬头,远远看见微弱的青烟。我不知道这片林间隐藏着谁家的隐士。我也想前去一探,与隐士交结并共度时光。这里的秋天收获了一片谷子,春天的羹汤自生薇草。今年已经过了四个月,孤城被贼寇包围。当火炬燃尽,我将如何飞翔,没有翅膀又如何展翅高飞。有人说在城郊关外,事情似乎已经变得不同。岁月贫乏,掠夺迅猛,乡村荒凉,漫游四方的人稀少。豺狼正在磨牙,挑选自己的肥肉。市井中隐藏着邪恶的世态,岩穴中的隐士心事无法实现。四海岂非辽阔无垠,可我却感到迷茫不知何处归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远望南山,发现其中一座别具特色的峰峦,石头和树木相互依托,而其中隐匿着一个隐士的景象。作者在清晨偶然抬头,远远看见微弱的青烟,暗示了这个隐士的存在。他对这位隐士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希望能够结交并与之共度时光。

诗中还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景象,秋天丰收了一片谷子,春天的羹汤自生薇草,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孤城被贼团包围,形势危急。当火炬燃尽时,作者忧虑自己将如何飞翔,暗示了内心的困扰和无奈。

诗中还提到了社会的变迁和人心的丑恶。市井中隐藏着邪恶的世态,岩穴中的隐士心事无法实现。诗人感叹四海辽阔,但自己却感到迷茫不知何处归去,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

整首诗以望远和思考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和自由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忽见不是画,近听疑有声。落落不对俗,涓涓长自清。

()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
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
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
渔父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
烟浦回环几百湾。
无人知此橛头船。
风露冷,月娟娟。
云间一过看飞仙。
()

溪暗闻流泉,月黑不知路。时闻出涧中,幽禽学人语。

()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

远山抱城转,傍晚翠云横。禁树蝉争噪,垂杨莺一鸣。

旧桥经雨断,斜日就烟明。呼艇前溪去,荷花香乱生。

()

东风时送瓦沟声,欹枕幽窗梦自惊。睡起不知云已散,夕阳偏向柳梢明。

()

三载征蛮府,天涯笑语温。晨昏欣共数,冷暖不须论。

话旧成尘影,筹边验泪痕。相期崇令德,努力念师门。

()

朝为耕种人,暮作刀枪鬼。相看父子血,共染城壕水。

()
余凉凛凛兴乘骢,分走郊圻督事功。
照路官仪惊众目,快襟诗思有清风。
隋河杨柳萦天上,魏阙觚棱在梦中。
朝会相逢劳行色,滑稽酬对兴无穷。
()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
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
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

()

月固深秋好,逢秋已自奇。况当初出候,绝胜入残时。

清映空中色,寒侵骨与肌。有无烟水里,正足使人思。

()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
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
音书无雁时。
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
()
麻鞋奔走杜陵翁,卧尽风帆雨驿中。
天也不愁穷饿杀,年年催促要诗工。
()

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
空闺有思妇,清夜悲且哀。
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