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

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朗读

《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离别好友、前往惠州的途中所经历的心情起伏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
去夏才相别,逾旬遽□□。
□□淹逆旅,公已见曾孙。
二子言将葬,惊嗟欲断魂。

诗意:
同门好友和我年龄相差不过两岁,我们曾在官学中一同求学。
去年夏天我们才刚刚分别,如今已过了十多天,却发生了许多变故。
我在逆境之中流连,而你已经见到了曾孙。
我的两个儿子说要为我办葬礼,这让我感到惊愕,几乎要断绝了我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描写诗人同好友的离别和途中的遭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困惑。诗中所表达的离别之痛、逆境之苦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在离别与命运的考验面前的无奈和深情。

诗中使用了一些比喻和意象的修辞手法,如"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好友的亲近和共同成长的情感。诗人用"逾旬遽□□"来描述离别后的心情起伏,这种模糊的修辞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诗词的结尾更是令人动容,诗人的两个儿子要为他办葬礼,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诗人感到震惊和绝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珍贵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离别和逆境的经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窈窕见深谷,山门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长松。

攀萝一登眺,新享报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龙。

()

久甘冷澹作生涯,閒倚阑干感岁华。一架蔷薇高似屋,几丛芍药烂于霞。

梵香缱绻思前哲,赌墅风流忆故家。我比张衡愁更甚,春衣人瘦饭难加。

()
履践平实道路,倚门傍户。
敲磕嶮峻门庭,接响承虚。
无师智,自然智。
推倒大梅峰,一举九万里。
()

在昔黄古林,不作近代语。印我梅皋篇,直欲谐鼎吕。

平生更寡合,所至恒独处。侃侃忧世心,戚戚老羁旅。

()

渐渐阑珊香冷。立尽斜阳红影。伶俜倦蝶也魂销,半是怜香半恨。

看红衰翠减,绾不住、秋光转瞬。篱边只剩傲霜枝。

()
明主尚书识履声,君持闽节复仪形。
八年可仕不谋禄,七秩及时斯引经。
肯把清名夸薄俗,只将厚德养修龄。
新诗祖送三千首,疏傅当时得宁馨。
()

瑞香花,叶如织。其叶非一状,花开亦殊色。或如玛瑙之殷红,或如玉雪之姿容。

或含浅绛或深紫,细蕤叠萼芬玲珑。腊后春前花未放,先春独占梅花上。

()

归意逐飞鸿。点点书空。爱渠南去晓烟中。不似老人尘土里,一似痴聋。
庭院晚来风。还过秋容。旧时与客绕珍丛。有酒不曾无客醉,欢与秋浓。

()
事业生扶汉,英灵死芘吴,明知盖世烈,正速阖门诛。
日月夷黄道,乾坤衍赤符。
空令百世下,叹息用心无。
()

坛杏无花到水莲,中间辽阔二千年。窗前风月湖边景,只恐丹青未易传。

()

三年染翰值仙闱,新沐天恩请告归。但使丘原仍似昔,谁论松菊稍云非。

朝衣入里人应羡,白首荣亲古尚稀。相送不须生别思,春风佳会在金扉。

()
君侯恩重翻为仇,不如放作山中囚。
君候有臣一非少,贪天之徒但自保。
臣心见如不见君,谁言如死非君恩。
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
()

石池无半亩,中有大小鱼。水清见鳞鬣,玉壶湛空虚。

我来□观玩,况是春雨馀。抚掌源复动,涌泉出须臾。

()

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

左官荒徼称闲行,懒把词章作楚声。五斗折腰惭靖节,一言知己慕鬷明。

画蛇岂在能安足,待兔那堪久辍耕。亦欲乘风问真宰,宦途巇险几时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