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堂呈史察使

万山堂呈史察使朗读

《万山堂呈史察使》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山堂呈史察使,
质肃英声盖九州。
名孙吾获与之游,
胸中所学万青简。
堂上有亲双黑头,
买砚新添行橐重。
抄书勤过野庐幽,
雕鞍长剑纷纷是,
人物如斯岂易求。

译文:
万山堂中向史察使呈上。
这位庄重而声名显赫的英雄,覆盖了九州大地。
孙吾有幸与他一同游览,
他胸怀所学博览无遗,如万卷青简。
堂上有两位亲爱的黑发老人,
新买的砚台增添了行囊的重量。
勤于抄写书籍,经常出入幽深的野庐,
雕鞍长剑层叠而来,如此人物岂易寻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位质肃英声、名垂千古的史官察使为主题。诗中描述了与史察使一同游览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和赞美。

第一句"万山堂呈史察使",表达了史官察使的卓越地位和声望。他的名声如山川般广泛传播,万众瞩目。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与史察使一同游览的经历和他的学识广博,展现了史察使的博学多才和学识渊博。"胸中所学万青简"意味着他所掌握的知识博大精深,如同万卷青简(古代书籍)一样。

"堂上有亲双黑头"这句表达了史察使在家中的地位和威信。"黑头"指的是年迈的父亲和母亲,双亲的存在使他更加庄重和威严。

"买砚新添行橐重"这句描述了史察使不断增添的行囊,其中包括新买的砚台。这显示了他勤奋好学的态度,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

"抄书勤过野庐幽"这句描绘了史察使勤奋的学习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他勤奋地抄写书籍,不惧艰险,勇往直前,即使是在幽深的野庐中也不停止。

最后两句"雕鞍长剑纷纷是,人物如斯岂易求"表达了史察使的高风亮节和卓越品质。雕鞍长剑象征着他的英勇和威武,而"人物如斯岂易求"则表明这样的人物难以寻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史察使的伟大和卓越,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知识和学识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明光起草五云边,犹忆同参雪窦禅。花雨石床听说法,竹林茶鼎爱谈玄。

拂衣未许还庐社,飞梦时能堕辋川。借问玉皇香案吏,何如兜率鍊形仙。

()
国在多艰日,人如大雅诗。
忠清俱没世,孝友是生知。
加璧延诸老,櫜弓抚四夷。
公身与宗社,同作太平基。
()
花落满烟莎,兰舟喜见过。
壮心丹未已,愁鬓绿无多。
小燕斜斜舞,新莺婉婉歌。
都将旧游意,一笑付江波。
()
其陋。
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
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
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

已过溪云几十重,忽闻林外一声钟。欲寻人处无人问,满地纵横是虎踪。

()

红槿花开秋叶飞,青山日落蝉声悲。美人娟娟隔河汉,玉佩明珰将遗谁。

别来岁久音尘绝,徒有相思寄明月。明月照人不照心,海枯石烂思转深。

()

玉堂紫阁冠英游,身作三公未白头。须向凤凰池上浴,岂容萧散咏林丘。

()

柳绕山门俯碧浔,松花一径野云深。近来颇厌新弦管,古刹禅龛听梵音。

()

才华纵横策治安,江湖沦落一儒冠。神交数载凭文字,晤语移时吐胆肝。

热血少年消耗易,颓风故国挽回难。愿君好继龙门史,藏向名山后代看。

()

蝍蛆素甘带,䲭鹗喜食鼠。蛇长即吞象,猬小能制虎。

鹰鹯与鴐鹅,生同被毛羽。胡不念同类,搏击苦相侮。

()

飞云障碧江天暮。杏花帘幕黄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鸿去。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

()

淮南桂树梦中思,鸡黍寻盟八载期。垂橐已闻鳣粥薄,倚庐长抱蓼莪悲。

一门桃李收荆楚,七郡桑麻遍武彝。可奈相逢即相别,王孙芳草正离离。

()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

洞天原自异人寰,可惜梅生分太悭。参杞熟来俱不食,神仙遇后竟空还。

灵呵鬼护金床隐,电掣雷轰石室关。苍狗白云长叆叇,恍疑移下玉京山。

()

同作天涯客,同吟弃妇辞。前生疑骨肉,今夕共欢悲。

马足太行月,猿声巫峡诗。昔曾携手处,爪印又多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