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元代。方回。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大圭全粹质,劲柏挺长身。仓卒完乡县,艰难寝战尘。深惭铭笔短,未足永坚珉。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是宋代文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能力和成就的自谦之情,并表达了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与担当。
诗词的中文译文:
方才离开言府之判,写挽诗分两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展示了方回对自己过去的表现感到惭愧和自责。他首先提到了一些老人,暗示他们的才华和贡献远超过了他自己。然后,他谦虚地说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但同时也表示自己并不如他们出色。通过这种自谦的态度,方回向读者传达了他对前辈学者和文人的尊敬之情。
接下来,方回描述了自己的家族。他提到了一个人,暗指自己的家族中有出色的人才。这个人被形容为完美无瑕的玉石,象征其才华出众、品质纯粹。他用“劲柏挺长身”来形容这个人,表达了他在家族中的优秀地位和骄傲感。通过这种描写,方回表达了对家族的自豪和对家族荣誉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方回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他提到了匆忙离开乡县、艰难忍受战争的困扰,暗示了他曾经历过动荡和困难的时期。这与前面的自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勇气。
最后,方回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表示了一种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情。他自谦地说自己的才华不够,不足以与那位完美的家族成员相比。他用“铭笔短”来形容自己的才华有限,暗示了他对自己的文学才华感到遗憾。然而,尽管如此,他依然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永远坚韧如玉。
整首诗词通过谦虚自责的语言表达了方回的精神风貌和对前辈学者和家族的敬意。他用自己的言辞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忠诚和担当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才华的不满和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家族和国家的深深关注,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思想和情感特征。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咏史诗·东山。唐代。胡曾。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不知携妓重来日,几树莺啼谷口风。
九日游观音岩歌简同游诸君子。明代。王廷相。南都诸曹官事简,南都大夫乐游衍。我来半载值多务,九日登高不嫌晚。太平门开山簇簇,锦石灵泉间珍木。野人已慰沧洲心,诸贤真享烟霞福。观音阁下秋江横,燕子矶头瑶草青。虽无仙菊十丈把,颇有名酒千杯倾。金陵佳丽区,万古来贤豪。灵运诗篇悬白日,安石棋墅生蓬蒿。我生何啻鸿一毛,浩歌不谢青天高。东吴山水兴方剧,北极星辰梦巳遥。回瞻勾曲峰,上接牛女矶。华阳七十洞,洞洞生阴晖。矫首招鸿蒙,把臂谈希夷。玉仙之居天地枢,尧水不没秦兵迷。赤龙白鹄日飞走,琼户金坛紫云阜。尘中懊恼伤素怀,欲向茅君结宾友。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明日死生犹未必,新何缠裹过秋冬。
拟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往返四首次原韵 其四。清代。顾瑗。星辰烂繁辉,云霞发奇观。弱柳媚朝曦,芳葩摇春晏。京洛何煌煌,都人自粲粲。凤柱戛鸣筝,鹍弦起清弹。联娟约修眉,跌宕攘皓腕。自非秉金坚,畴能导冰散。遥想艳阳辰,笑语切河汉。闷瞀守深闼,对镜独铭赞。蓬首孰为容,铅华几日焕。无倚蕙兰芳,忍弃菅蒯贱。
送许君起赴余干教授二首。元代。仇远。当年而父同吾父,各罄籯金共教儿。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绿衣时。着鞭虽已撞楼破,列鼎宁无负米思。千里送君何以赠,长歌泮水蓼我诗。
赠郑抚夷兄弟平茶山寇。明代。饶希镇。莫诧持干十万雄,火楼巨石一齐攻。窜身未得终焚死,砰磕难登二霍功。
雨后同姚元白杨惟五游城南诸寺四首 其三。明代。欧大任。木末亭西背郭斜,宝林庵是律僧家。春阴几日不出户,犹得闲行听暮鸦。
閒兴 其二。明代。文徵明。苍苔绿树野人家,手卷垆薰意自嘉。莫道客来无供设,一杯阳羡雨前茶。
菩萨蛮。宋代。高观国。玉阑秋色知谁主。隔阑一架葡萄雨。绿藓怕啼_。可堪宫漏长。乌丝吟古怨。清泪消尘砚。梦冷不成云。□峰峰外情。
送大司空曹葆素予告驰驿还里二首 其一。明代。毕自严。桃花潭水怅分襟,宦海谁能不陆沈。老我秋风徒忆鲙,多君逸兴蚤抽簪。玄圭正听星辰履,白社俄分烟月心。万古青齐青未了,几时把臂共探寻。
秋风三叠 其三。明代。黎民表。秋风凄凄霜霏霏,薄寒夜透琉璃扉。玄蝉抱枝露气微,疏灯耿耿流黄机。中房泪下如绠縻,金方路遥消息稀。杳难致之双明玑,三星煌煌承夜辉,何为淹留忆忘归。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梓人传。唐代。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