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南行十二首。元代。方回。充官逃世名,居此深谷中。谷深夜更深,剧谈滋无穷。照壁书灯青,煨炉茶火红。门外晓鸡鸣,天地号霜风。
《上南行十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作者在南方深谷中度过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充官逃世名,
居此深谷中。
谷深夜更深,
剧谈滋无穷。
这里的"充官逃世名"意味着作者曾经在官场中担任职务,但他选择了逃离繁杂的世俗生活,来到了深谷之中。他远离喧嚣,追求宁静与自由。"谷深夜更深"表达了在深谷中的夜晚更加寂静幽深,与外界的喧嚣完全切割开来。"剧谈滋无穷"描绘了作者在谷中与伙伴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彼此的对话充满了热情和激情。
照壁书灯青,
煨炉茶火红。
门外晓鸡鸣,
天地号霜风。
"照壁书灯青,煨炉茶火红"是对深谷中生活环境的描绘。这里的"照壁书灯青"意味着作者在灯光下阅读书籍,墙壁上投射出青色的光芒,暗示着安静的读书氛围。"煨炉茶火红"描绘了炉火旁的茶水,茶水沸腾的红色与炉火相映成趣,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门外晓鸡鸣,天地号霜风"表达了清晨的景象。鸡鸣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天空中的霜风吹拂着大地,宛如天地间共同发出的呼号。这里的描写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了作者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深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与自由的心境。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使他选择了逃离,来到深谷中与伙伴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深谷中,他沉浸在读书和讨论的乐趣中,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深谷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整体上,诗词表达了对清净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厌倦,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精神追求。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送杨晋叔少卿归省次韵。明代。边贡。佩声摇月晓烟昏,宝镪亲承玉陛恩。断杼春晖怀孟母,绕堤秋草送王孙。安平牒系古逾远,文敏风流今尚存。闽峤雪飞乡酒熟,十年心事与谁论。
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宋代。晁补之。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
雨夜。宋代。陆游。墙西泥三寸,墙东草三尺。可怜白鹿泉,蛙黾纷狼籍,湿萤如陨星,入户黏几席。病夫本嗜睡,况此风雨夕。永怀灢西寺,更忆山南驿。陈迹不可追,昏然堕吾帻。
照水联句。南北朝。何逊。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秋愁。宋代。欧阳澈。层楼夜午转西风,眉际新愁刬地浓。怪得当时潘与宋,凄凉尤怯此时逢。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三王维吴道子画。宋代。苏辙。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壮马脱衔放平陆,步骤风雨百夫靡。美人婉娩守闲独,不出庭户修容止。女能嫣然笑倾国,马能一蹴致千里。优柔自好勇自强,各自胜绝无彼此。谁言王摩诘,乃过吴道子。试谓道子来,置女所挟从软美。道子掉头不肯应,刚杰我已足自恃。雄奔不失驰,精妙实无比。老僧寂灭生虑微,侍女闲洁非复婢。丁宁勿相违,幸使二子齿。二子遗迹今岂多,岐阳可贵能独备。但使古壁常坚完,尘土虽积光艳长不毁。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一。明代。苏仲。每遇秋光兴便多,偷閒随意入烟萝。云山洞里无拘系,羽客祠前任笑歌。花酒可怜如我老,簿书忘却奈人何。黄堂太守情偏远,兴比龙山十倍过。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宋代。范成大。旧岁连新岁,凉床又暖床。山川屏里画,时刻篆中香。畏垒吾安土,支离饱太仓。若教身更健,鹤背入维扬。
十月望日张西野小楼宴集。明代。朱朴。城中有高楼,十二红阑干。丹梯下平地,飞甍入云端。一朝异时事,榛莽生凄寒。小楼可丈许,亦足罗杯盘。佳客不在多,八九相盘桓。置身固言窄,置心有馀宽。孟冬风日温,会合尽所欢。寒山拂烟翠,霜叶流朱丹。冥飞见高鸿,长啸惊白鸾。徘徊不能去,落日光团团。
江月晃重山 辛丑上元前一夕,积雪试晴,顿。元代。邵亨贞。,慨然感兴,以此写之梅萼香融霁雪,檐牙暖溜悬冰。出林幽鸟动春声。元宵近,愁里梦还惊。村巷依然素月,寒窗只是青灯。难寻遗老问承平。南朝事,千古独伤
大观闻喜宴六首 其四。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圣谟洋洋,纲纪四方。烝我髦士,观国之光。遐不作人,而邦其昌。以燕天子,万寿无疆。
将去边防杂述 其四。清代。郑孝胥。九秋佳节去堂堂,无酒无花意欲狂。但使弃官仍济胜,登高何日不重阳。
赠谢少廉。明代。胡应麟。旧阀知王谢,奇情识鲁连。世传如练句,人诵捣衣篇。冠鹖馀生事,屠龙入暮年。白门桃杏色,次第理吟鞭。
杂诗四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结璘耀东方,摇辉散庭戺。褰帷视玉衡,何为倏东指。汎爱惜流光,合旨抚逝水。鶗鴂天涯鸣,繁英怨游子。东园积落芳,安问桃与李。悲歌无与听,拊琴复中止。
闻雁杂咏 其七 舟中闻雁。清代。成鹫。我本钓鱼客,秋江晚候潮。雁归芦苇岸,人倚木兰桡。细语互相答,野情如见招。隔波听未彻,云水两迢迢。
吴。鲁肃。唐代。孙元晏。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
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微绕。
旧时眉妩贪相恼。到春来、为谁浓扫。新归燕子都曾识,不敢教知道。长是倦出绣幕,向梦里、重谋一笑。怎得同携手,花阶月地,把愁勾了。
玲珑四犯。宋代。李从周。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微绕。旧时眉妩贪相恼。到春来、为谁浓扫。新归燕子都曾识,不敢教知道。长是倦出绣幕,向梦里、重谋一笑。怎得同携手,花阶月地,把愁勾了。
兰陵秋夕。明代。张和。碧树鸣秋叶,芳塘敛夕波。漏长稀箭刻,楼迥逼星河。候雁迎霜蚤,啼螀傍月多。怀人不能寐,弹铗起商歌。
次韵谢借观五老图。宋代。晏殊。道明回诏乐清间,便向中朝脱冕冠。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泰运正隆嫌气热,干网初整畏冰寒。逍遥唱和多高致,仪象霜风俾后看。
惜花叹。明代。高启。惜花不是爱花娇,赖得花开伴寂寥。树树长悬铃索护,丛丛频引鹿卢浇。几回欲折花枝嗅,心恐花伤复停手。每来花下每题诗,不到花前不持酒。准拟看花直尽春,春今未尽已愁人。才留片萼依前砌,全落千英过别邻。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雨。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鹂魂断无言语。纵有星星在藓衣,拾来已觉损光辉。只应独背东窗卧,梦里相随高下飞。
即事有怀二首。宋代。刘宰。千山收宿霭,一气蔼金行。爽吹舒澄碧,晴晖丽太清。徘徊望前岭,徒倚步南荣。为问莼鲈客,何须身后名。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唐代。刘禹锡。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殿含佳气当龙首,阁倚晴天见凤巢。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雨中采石菖蒲。宋代。毛滂。碧涧潺潺佩玦锵,锦苔织翠护昌阳。玉真新洗罗裙带,流出仟云水亦香。
醉公子。清代。佚名。门外猧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兴唐寺。唐代。李白。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枿木划断云,高峯顶积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赠朱明府仲开二首 其二。清代。李英。文词高已□皇坟,海内风流尔不群。多少侯芭来问字,柴门何但似扬云。
长平箭头歌。唐代。李贺。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携家避地。宋代。葛立方。生身恨晼晚,丧乱适吾遭。百岁大槐过,三年空谷逃。平羌无上策,医国付群豪。年大伤蓬转,愁坡破浊醪。
灵岩山谒毕秋帆尚书墓。清代。胡承珙。庭院阴阴覆薜萝,尚书祠墓此岩阿。长才只合从簪笔,晚节犹教学枕戈。毕竟圣明持法恕,空闻门馆受恩多。平泉花木浑无恙,几辈西州掣泪过。
哭钱学老。宋代。王柏。鲁国黔娄死,升堂吊者谁。不邪能至此,千载有妻知。凛凛默成德,清风百世师。舅甥贫到底,终老外家祠。
蝶恋花(商调柳·第四)。宋代。周邦彦。小阁阴阴人寂后。翠幕褰风,烛影摇疏牖。夜半霜寒初索酒。金刀正在柔荑手。彩薄粉轻光欲透。小叶尖新,未放双眉秀。记得长条垂鹢首。别离情味还依旧。
紫溪庄舍读癸丑壁间旧题转眼忽十八年同游十。宋代。刘学箕。朱垣素壁,醉墨漓淋。虚堂重临,思古伤今。文不忍诵,盟弗可寻。即事即物,抆泪痛心。
善颂堂。宋代。袁说友。庭前云盖碧巉严,堂上先生雪满髯。说药客来柳下榻,谒斋僧去便垂帘。种时法好花难谢,买处钱多石易添。子舍光荣身壮健,只将香火事华严。
次韵叶少协。宋代。葛胜仲。水风斜日惬新晴,初解铜章病骨轻。远寺藏烟增晻霭,寒峰带雪更鲜明。寻幽屡办扬舲出,辱访惭乖倒屣迎。烟艇遥遥逐鸥飏,渊明从此得浮生。
寄陆良贵。元代。郭翼。堂馆绿阴皆面水,图书乌几喜无尘。棕榈交叶绕遮井,菡萏倾花故向人。世事从渠宁分拙,交游于尔觉情亲。澧兰沅芷秋风里,明日南云别更新。
述怀。宋代。罗太瘦。淮南归来二十年,结庐仍向旧山川。既无酒债贫休恨,浪得文名老尚传。晓日轮蹄思柳外,春风羯鼓在花前。如今静听瓶笙韵,犹以当年咽管弦。
寒漏明次韵王子常。元代。张翥。寒漏明,时一聆。夜长不能寐,月色明阶庭。西风落叶争秋声,鸡啼未啼霜满城。城中有思妇,正促征衣成。东家西家砧杵急,使我起坐时时惊。归心如废弓,屡折不可檠。寒漏明,时一聆。
江风行与朱图山泛楼船作。明代。张元凯。长江万里吹天风,将军置酒楼船中。楼船忽奏军中乐,无乃黯惨蛟龙觉。山川出云历乱飞,疾来掩我白日晖。中流汹涌俱辟易,人谓如此将无归。将军自是湖海客,神气自若催挂席。浩荡洪流欲挽回,崩奔巨浪能冲逆。渊渊徐起回风挝,长驱直指扶桑涯。蜃气氤氲辨城阙,鲸波蹴浪翻空花。分明栖息匡庐下,碎瀑飞泉明月夜。恍惚窗牖峨眉端,雪片纷纷六月寒。须臾暝色垂垂黑,前队戈船左右翼。咫尺蛟龙欲扣舷,夜光那向怀中匿。壮图寂寞何为乎,余亦从君击唾壶。老骥能思千里不,百万犹供一掷无。人寿河清不可俟,富贵不来行乐耳。世间多少弱男儿,觅人颜色沾沾喜。曾忆长江牛渚边,温峤焚犀夜放船。英雄志业莫可测,酒酣拔剑心茫然。
送万俟持正三首。宋代。李新。高歌闻白雪,美味熟醍醐。解印悬虚橐,鸣鞭指上都。倚楼怀旧德,目远认平芜。
阙下遥瞻 其二。元代。周权。剑佩声磨九轨衢,欢传虎拜听嵩呼。一天雨露流春泽,万古山河壮地图。造化机缄新宇宙,太平气象又唐虞。丹心一寸葵倾处,夜夜泰阶明六符。
过弇山尚书废园 其二。清代。韩崇。经训堂成书万卷,灵岩馆辟树千章。功名炙手才华盛,付与游人话夕阳。
休嗟小别似千年,坐膝将车事显然。契阔共循头上发,延缘犹记苇间船。
高人有福先归地,野老无谋但诅天。最是临分多苦语,相期把卷白云边。
闽中徐永存陈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四首 其二。清代。钱谦益。休嗟小别似千年,坐膝将车事显然。契阔共循头上发,延缘犹记苇间船。高人有福先归地,野老无谋但诅天。最是临分多苦语,相期把卷白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