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中閒咏六首。元代。方回。叹息归来晚,园林亦自都。疏篁新茁笋,乳燕倍添雏。喜雨诗成轴,梅卤渍栀花。臧获修时事,分衣缺布纱。
《暑中閒咏六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翻译:
叹息归来晚,园林亦自都。
疏篁新茁笋,乳燕倍添雏。
喜雨诗成轴,梅卤渍栀花。
臧获修时事,分衣缺布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暑天闲暇时的心情和观察。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认为回到家园已是晚年,而园林景物也逐渐变迁,变得与从前不同。然而,这里的疏篁却长出了新的嫩笋,乳燕也孵出了一窝又一窝的雏鸟,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新生的希望。作者欣喜于雨水的滋润,将其比作诗篇的纸轴,以喜雨之助完成了自己的诗作。而梅花被卤水渍得红润,栀子花也因此而出现了变化,这些景物的变化也反映了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最后,诗人提到了臧获,指代古代传说中的臧文仲,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著称。这里的臧获可以理解为时光的见证者,他对时事的审时度势使得他在分衣缺布纱的时候还能够应变自如。
赏析:
《暑中閒咏六首》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园林景物的描绘,暗示了人生的变化和时光的不可逆转。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生命新生和希望的喜悦之情。作者通过喜雨和植物的变化,展示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延续,从而表达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最后,提到臧获,既为时代的见证者,又体现了作者对于智慧和智慧人物的崇敬。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时光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上崔十五老丈。唐代。刘商。天汉乘槎可问津,寂寥深景到无因。看花独往寻诗客,不为经时谒丈人。
送李子将兄弟之羊城。明代。何巩道。题诗欲送江门棹,闻道羊城客已行。双鸟岂甘笼下老,孤帆惟向海边轻。眼前蝶黛杯中绿,头上蛾眉水底明。好景断肠无可说,年年嬴得别离情。
重过龙居寺。宋代。刘政。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故墨犹余迹,忠魂已断头。疎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
河图精舍。元代。成廷圭。荣河东去几迁移,抚事令人动所思。龙马不来吾已矣,蓍龟多验汝知之。仙坛作记高千古,精舍明经此一时。且向程门求绝学,吟风弄月有深期。
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宋代。刘克庄。枢相落成文甚古,府君卜筑墨犹新。宛如酿枣分梨日,堪愧燃萁煮豆人。五桂必攀昆季爽,三荆不析户庭春。梦中犹识三溪路,安得登堂列下宾。
临江仙。宋代。晏几道。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沈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吴种柳枉教辄复奉答。元代。艾性夫。天地穷东野,江湖困子长。逢人双白眼,炫俗小红裳。旧句传枫冷,新吟带柳香。还能相料理,亦足慰凄凉。
江邻几沈文通二学士见过。宋代。梅尧臣。东城车马多,巷无蹄与辙。如何二贤豪,侵晨顾衰苶。喜言雨後凉,早暮脱炎热。爱子屋室静,尘土都已绝。不唯清耳目,亦精养愚拙。江碑读头陁,沈赋赏雌霓。固知世德高,学问冠时哲。我惭於其间,荆华参蚁蛭。然推鹏鷃分,自足不少别。君归邀此吟,把笔强搜决。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十六。清代。朱仕玠。蒌叶包灰细嚼初,何殊棘刺强含茹。新秋恰进槟榔枣,两颊浮红亦自如。
西地锦。宋代。石孝友。回望玉楼金阙。正水遮山隔。风儿又起,雨儿又煞,好愁人天色。两岸荻花枫叶。争舞红吹白。中秋过也,重阳近也,作天涯行客。
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张可久。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忆秦娥。宋代。秦观。头一片庾楼月。庾楼月。水天涵映秋澄彻。秋澄彻。凉风清露,瑶台银阙。桂花香满蟾蜍窟。胡床兴发霏谈雪。霏谈雪。谁家凤管,夜深吹彻。
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二。宋代。晁补之。侏儒未用笑先生,孟博聊堪揽辔行。学有人民可尝试,诗须山水与逢迎。边夷岂识朝廷治,耕钓唯知吏政平。台阁时清多俊彦,萧生雅意未宜轻。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宋代。赵蕃。我有嗜睡癖,衾枕长与偕。晨昏要无失,曷日住君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