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吕公挽歌辞五首。元代。方回。一门真将相,天地间生之。表海太公望,封王郭子仪。□□堪袭阃,跨灶早持麾。福寿完终始,人□□□□。
《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吕公挽歌辞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伟大事迹,以及他对神秘力量和超凡存在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门真将相,天地间生之。
表海太公望,封王郭子仪。
□□堪袭阃,跨灶早持麾。
福寿完终始,人□□□□。
诗意:
这位真正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似乎是天地间的产物。
他延续了太公望和郭子仪的崇高事业。
他有资格执掌重任,早早地就展示了他的领导能力。
他的福祉和寿命将会完美地实现,他的功业将会被人们所铭记。
赏析:
这首诗词以高度赞颂的语调,描绘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伟大事迹。诗中的"一门真将相"指的是这位杰出人物出身于崇高的家族,拥有出众的才能和品质。"天地间生之"表明他的出生和存在似乎超越了尘世的凡俗,具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
诗中提到了太公望和郭子仪,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功业。通过将这位主人公与他们相提并论,表达了他的伟大和卓越之处。
诗词中的"□□堪袭阃,跨灶早持麾"意指这位主人公早早展示了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华,成为他的上级和同僚所信任和依赖的人物。
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将会获得福祉和长寿,他的事业将会从始至终得到圆满的完成,并且会被后世所传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赞美,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伟大事迹,同时也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功业的崇敬之情。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伟人的敬意和赞美,并将其事迹置于超凡的境界,彰显出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高追求和向往。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谁许人龙万古真,草堂还作一番新。东坡老黯真何物,太白如来又后身。
自古山虽曾有犬,后来秦亦岂无人。公墩我屋休相较,沧海看飞白日尘。
蜀山草堂为沈月作东坡旧堂址也元为独山东坡去犬为蜀今从之。明代。庄昶。谁许人龙万古真,草堂还作一番新。东坡老黯真何物,太白如来又后身。自古山虽曾有犬,后来秦亦岂无人。公墩我屋休相较,沧海看飞白日尘。
元符放还谢英守何智翁。宋代。郑侠。僦屋平山至典衣,来时便作十年期。岂知未报归余闰,早有举吟送别诗。圣主恩仁天地力,明公邻念父兄慈。征鞍拟待春和暖,催促行装愿少迟。
寄徐指挥。明代。刘炳。报国功成鬓欲苍,承恩分节下南荒。剑磨鲸海遗腥血,马渡龙沙带战疮。颁宴晓沾仙掌露,赐衣春带御炉香。信陵门下今谁在,万里云霄一羽翔。
句。唐代。贺兰暹。玉貌自宜双黛翠,桃花独笑一枝春。秋水未鸣游女佩,寒云空满望夫山。黄阁暮虫罗户牗,紫庭春草遍阶墀。绿耳半蔓湘浦竹,骊文乱点武陵花。辽阳客路千峰引,蓟北乡心片月知。山云渺渺川程远,木叶萧萧雁过初。回雁不传乡信去,秋风偏向客衣寒。千峰黛色因晴出,百谷泉声欲暮寒。黛色迥临沧海上,泉声遥落白云中。喜遇近臣杨得意,惭非词客马相如。秋迎晓月鸿声早,日映深山水气寒。
沁园春。宋代。崔中。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中中二土成圭。意眷恋浓如母护儿。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识无知。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奋志精修休自迟。收功了,把三才全理,一贯全归。
九月六日小饮醒後作。宋代。陆游。短剑悲秦侠,高歌忆楚狂。酒醒愁袬袬,香冷梦伥伥。屋老垣衣茂,池深石发长。地炉须早计,衰病怯新霜。
水友续辞 水莼。唐代。王质。我取友兮得水莼,黄黄白白花深深。美髯得非龙子孙,秋风不退香涎痕。东鲁思,东吴思,所思兮宜相诒,草木溪山今是非。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宋代。魏了翁。昔在伤皇辟,子行犹不归。嫠居言有则,丧事礼无违。轲母三迁教,莱儿七十衣。至今霜月夜,松竹带芳徽。
东谷茅斋。宋代。文同。野径转深密,静无车马痕。松花金粉堕,苔叶翠葺动。虫鸟春音杂,烟云晚色昏。俗尘何处入,长是掩溪门。
月夜观雪三首。宋代。杨万里。月光雪色两清寒,见月初疑是雪团。看得雪光还似月,元来雪月一般般。
摸鱼儿 寿燕五峰右丞。元代。程文海。记江梅、向来轻别,相逢今又平楚。东风小试南枝暖,早已千林烟雨。春几许。向五老仙家,移下琼瑶树。溪桥驿路。更月晓堤沙,霜清野水,疏影自容与。平生事,几度含章殿宇。隔花么凤能语。苔枝夭矫苍龙瘦,谁把冰须细数。千万缕。簇一点芳心,待与和羹去。移宫换羽。且度曲传觞,主人花下,今日庆初度。
淡庵。明代。姚绶。寻君秋色里,烟雨旧柴扉。妇具盘蔬出,童携市酒归。弹琴忘巧拙,得句学陶韦。笑指溪头水,交情似尔稀。
清心镜 戒华丽。金朝。马钰。出家儿,听仔细。居止慎勿,修来壮丽。要创置、急急修真,认气神宗祖。炼汞铅,调龙虎。木金间隔,逗流子午。得自然、结就灵珠,指蓬
检近稿偶志。清代。乾隆。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立言人所志。见道羌孰能,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返己率多惭,佳文何足称。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既霑或苦潦。踟蹰复望睛。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茅簷艰苦状,仿佛常共赓。结习难尽除,聊如劳者鸣,工拙非所论,岁月差可征。诗史让少陵,我作方农经。
章文远送菊名报君知言其早也而已过重阳五日矣次韵戏酬并邀东曙澄夫元吉共赏 其二。明代。顾清。一年好景寻常过,总为东篱菊未开。消释西风两家恨,傍秋亭下小车来。
水索。宋代。石端诚。箨龙何用更横空,一线长绳引水通。顷刻能周清净供,汉阴端谢桔槔功。
戏赠文彦明 其二。宋代。王庭圭。酒酣拔剑悲生事,病起扶藜踏浅莎。逆旅正如蝴蝶梦,还家试听扊扅歌。
送刘仲鼎归杭州。明代。张羽。欲别又牵衣,伤心故旧稀。自怜为客久,不忍送君归。远岫明残雪,空江淡落晖。东风重回首,一雁背人飞。
乙亥新正十日过陈湖二绝 其一。明代。王鏊。漠漠湖光隐碛沙,陈湖东畔是君家。春来十日无人见,一树寒梅已著花。
洞庭秋月。明代。周忱。风清白露溥,水天同一色。娟娟玉镜悬,皎皎金波溢。推篷望君山,广寒应咫尺。
上清辞五首。唐代。李九龄。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上清仙路有丹梯,影响行人到即迷。不会无端个渔父,阿谁教入武陵溪。本来方朔是真仙,偶别丹台未得还。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间。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群仙个个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宋代。吴潜。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桂子飘香八月头。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有底欢娱有底愁。
冬日友人携酒至留饮。明代。田登。野人携酒过山城,溪蔌林殽醉瓦瓶。霜树萧萧枯叶战,云川漠漠暮烟征。兴来杖履寻丹壑,老去诗篇伴短檠。从此不知人事改,栏花庭草任枯荣。
侠客吴歌立秋日海上作。宋代。谢翱。潮动秋风吹牡荆,离歌入夜斗西倾。佽飞庙下蛇含草,青拭吴钩入匣鸣。
舟次同杨应先谭敬质玩月。明代。李之世。乡心同此地,旅食算流年。几度天边月,虚从望里圆。凉风低烛影,清露湿茶烟。为爱连宵话,推篷未忍眠。
酒中十咏。酒星。唐代。皮日休。谁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彩微尝似酣,芒弱偏如醉。唯忧犯帝座,只恐骑天驷。若遇卷舌星,谗君应堕地。
敛石堂头有老夫善排遣之语因答以诗。宋代。陈藻。本来无闷可消除,生死穷通一任渠。若到于今更排遣,读书何处是工夫。
嘲郑傪妓。唐代。孙子多。相公经文复经武,常侍好今兼好古。昔人曾闻阿武婆,今日亲见阿婆舞。
宿石门驿闻马嘶。明代。戚继光。伏轼长嘶动石门,时艰满目几消魂。非干冀北空群久,羁靮年来苦渐繁。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一。明代。陈镒。乱世艰难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
期允伯不至。明代。程诰。寒气肃岩扉,烟光静翠微。上方鸣磬彻,中夜一僧归。雨嶂啼猿寂,风林宿鸟飞。云峦心赏共,忍遣此宵违。
陈思王墓。清代。赵执信。大雅此丘阿,千秋寄恨多。名非宾客借,才自父兄过。雨暗狼崖树,风生马颊波。灵祠傍神女,作赋问如何。
偈颂十八首。宋代。释师体。口朝鼻孔无空过,眼盖胡须有古风。信彩骨头花十八,等閒掷出满盆红。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菡萏轩。宋代。苏辙。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冬前雪珠夜下早闻远山皆白。宋代。朱翌。夜深真可覆短毡,地僻何因致八绵。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日下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
雪尽。元代。艾性夫。雪尽孤峰瘦,家仇老梦寒。春鞭双影动,岁节五更残。努力三餐饭,滋身九转丹。时危从道丧,不敢弃儒冠。
寄谢周子开。宋代。赵蕃。四益堂中四益碑,南轩文字述家规。殷勤打寄非无益,从此折肱当得医。
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唐代。杜甫。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北宸寺小憩。清代。张九钧。无计长天可引凉,花宫隐隐隔垂杨。暂抛东郭乌皮几,来访南宗青豆房。两盏饭消云子洁,一瓯茶泛月团香。倦时随在堪倚枕,不用频移倦客床。
湖西八景次陈石斋韵 其五 大旒垂玉。明代。罗伦。大旒自何许,太乙元精倾。此水下无敌,上与银河并。一入众生口,万劫尘心清。万劫尘心清,万劫消心兵。
夏日同欧卢冼诸社长访杜四隐君居赋赠二首 其一。清代。李英。海西台上结幽盟,联步溪阴访杜生。闻道少陵为汝祖,风骚终古有家声。
登古邺城。唐代。岑参。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秋日大仑山房。明代。欧大任。文笔峰前偃敝庐,衡茅寥寂野人疏。山中叶落迷樵径,林下猿啼傍客居。溪冷兰花愁欲佩,霜馀杮叶醉堪书。弦歌更拟营三径,谁遣门前候鹿车。
章仙姑。宋代。叶适。柏水为粮自疗饥,春江千里正逶迤。应知偃鼠归休地,不在神龙起蛰时。
风篁岭。宋代。董嗣杲。横陈翠葆列烟屏,联步苍林想典刑。二老相分龙井岭,一时如过虎溪亭。风搜贴石业篁碧,雨剥题名晕藓青。更有涧流朝暮落,此僧不厌客来听。
退朝即事 其三。明代。解缙。㭨子南来百粤中,黄藤纯束赤筠笼。恩颁内阁分携去,犹有大官黄纸封。
送山甫。宋代。李覯。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公道方无{上雍下土},君门况不遐。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祭九鼎十二首 其十一 酌献用《成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罍之初登,其仪昭陈。罍之既祼,其香升闻。神心嘉止,于焉欣欣。贻我有年,穰穰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