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吟七言十绝。元代。方回。自知酒量防逾矩,敢诧诗才妙斲轮。古圣贤心得丝许,虽非尼扁异愚民。
《七十翁吟七言十绝》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自知之明和对诗才的自豪,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并对自己的智慧进行了自谦。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我反思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方回的内心感受。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酒量有限,知道应该适度饮酒以免过度,同时他也自信地称颂自己的诗才精妙非凡。然而,他并不自视甚高,而是虚心地承认自己的智慧只是古圣贤的心得的一丝一许,尽管他并不是像尼采或扁鹊那样非凡的愚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自知之明和自谦态度。方回以老年人的身份自称为“七十翁”,表达出他对自己的成熟和经历的自豪。他意识到自己的酒量有限,这种自我约束体现了他的理智和深思熟虑。同时,他对自己的诗才表现出自信和自豪,称其为“妙斲轮”,形容其精湛出色。
然而,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自豪感时,也非常谦逊。他将自己的智慧与古代圣贤相比较,认为自己只是古圣贤心得的一丝一许。通过这种自谦的态度,作者展现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并表达了自己在智慧面前的谦卑态度。整首诗以自嘲和自谦的笔调写就,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自身的审视。
这首诗词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风格,注重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和自我反思。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他展示了一个成熟而谦虚的文人形象,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自身的思考和反省。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庄上书事。宋代。李之仪。柱础犹蒸湿未休,悬知雨意未全收。只忧场上芽生稻,不厌田间水拍沟。
大小二廪石。宋代。李纲。仙家何事亦赢粮,廪石团团峙道傍。应驾斑龙耕紫石,深储芝玉廪中藏。
别燕京作。明代。梁柱臣。烟郊立马独踌躇,去国身悲万里馀。燕市春光何日醉,潞河杨柳病中舒。高台寂寞曾招骏,沧海归来拟钓鱼。谁向周南叹留滞,风尘一望正愁予。
赠王履约履吉二生。明代。林俊。水月相忘坐此清,缁衣空窃好贤名。吴中词伯还双陆,洛下儒宗亦二程。几信宫墙无路入,极知水火有人争。传心好亦当年事,三绝韦编付短檠。
平南和杨文瑞兵宪。明代。钟芳。号令风霆自柏台,如林貔虎镇蒿莱。无端列岫参天出,肯信群酋革面来。荻岸枕戈山月落,柳营吹角陈云开。纲维全仗谋猷壮,共挽淳庬一脉回。
牛渚曲。宋代。王遂。岷江赴东海,牛渚镇中流。古来济渡处,落日迷沧洲。江东名胜士,清谈付悠悠。氛埃更五闰,毒烈遍九州。六龙起当天,爝火不敢留。长绳系佛塔,铁缆济王舟。执玉朝群后,职方登九丘。民生三代后,不数李与刘。太平二百年,内宁忘外忧。一马飞渡江,王气东南浮。谁为逆胡计,敢作明神羞。饮水昧佛狸,投鞭效坚头。萧萧杨林渡,寒日风飕飀。烟雨出蒙冲,霜雪挥戈矛。夜半虏帐惊,明日无胡酋。笑谈折樽俎,心胆落毡裘。诸夷戒谋夏,三边罢防秋。时从老枝问,吃吃谈不休。创业道何盛,中兴德几侔。禹绩渺千载,武功待人收。天方厌此虏,吾忍忘其仇。偷安固大患,幸胜非良筹。外防固难驰,内政何当修。两山点蛾眉,攒此千古愁。小臣乏长策,何以裨前流。请因受邑地,为赋艰难由。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唐代。郑谷。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
与秦节之题扇。明代。符锡。蟾宫扃禁几重深,故识云踪更远寻。隐约看图犹似梦,可应还动少年心。
新篘熟也,借问谁家早。梅影里,蜂儿绕。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溪桥小,春风有意年年到。
当年青鸟去,落叶无人扫。铜柱仄,瑶池老。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空回首,御街人卖南京枣。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宋代。刘辰翁。新篘熟也,借问谁家早。梅影里,蜂儿绕。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溪桥小,春风有意年年到。当年青鸟去,落叶无人扫。铜柱仄,瑶池老。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空回首,御街人卖南京枣。
秋意。明代。何吾驺。几年不见长安月,重见长安月色光。宫瓦碧滋新治第,冠簪华对旧为郎。异时欢笑疏砧外,何处歌声白雁乡。为买元膏晞短发,清朝鹓鹭好相将。
寄弄月溪吴山人。唐代。李白。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宋代。吴芾。稻苗初穗出纷纷,半是青云半白云。坐看黄云呈上瑞,田家无处不忻忻。
鸳鸯湖棹歌 之十一。清代。朱彝尊。桃花新水涌吴艚,十五渔娃橹自操。网得钱塘一双鲤,不知鱼腹有瓜刀。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曲不坐床,乌藤倚旁。孤禅一句,三世十方。青灯含华夜耿耿。白鸟欲没天苍苍。却来有应,出碍无当。
挽倪仲权处士。元代。丁鹤年。维鄞有高士,乃居城北门。伯叔列茅土,弟昆罗搢绅。先生视富贵,蔑若行空云。萧然坐一室,诗书日讨论。忠信化闾里,孝友敦亲姻。用兹以殁世,人亡道弥尊。我昔客东海,托交见天真。荦荦金石义,蔼蔼骨肉恩。岂意隔生死,相思劳梦魂。尚怜灵凤毛,符彩备五珍。每过话畴昔,相对泪沾巾。我悲匪儿女,所感在斯文。
杂诗。魏晋。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七星岩。明代。何巩道。历历疏钟出远村,秦灰烧尽石犹存。低岩到水才通路,深洞生云忽闭门。香案行多饥鼠迹,诗题留得古冰痕。红菱渡口归舟晚,齐放渔歌送客喧。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唐代。白居易。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冻杀疏林断野烟,一天孤月未成圆。诗非我辈谁当咏,话入寒更拚不眠。
星聚厌烦朝史奏,烛残虚想阁藜燃。千秋偃蹇容相狎,肯信乾坤独有权。
冬夜同余承采张闰生罗幼良无极诸子集张约之斋中得一先韵。明代。韩上桂。冻杀疏林断野烟,一天孤月未成圆。诗非我辈谁当咏,话入寒更拚不眠。星聚厌烦朝史奏,烛残虚想阁藜燃。千秋偃蹇容相狎,肯信乾坤独有权。
题十二兄野堂。宋代。韩元吉。少年行乐记乡关,月渚霞洲一梦间。为爱轩窗临野水,只疑风景是家山。荷香柳影情偏厚,竹色松声意自閒。堪笑主翁持节手,却来垂钓傍苍湾。
西江月 为赵元父赋雪梅图。宋代。王沂孙。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示儿辈。宋代。陆游。穷居怀抱久无懽,犹赖吾儿得少宽。谨视鸡豚供老疾,力营薪炭备春寒。旧书缀缉编无绝,小瓮调停味不酸。坐使乃翁无一事,高眠常到日三竿。
长沙道上。宋代。戴复古。诗情满天地,客梦绕潇湘。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登山犹矍铄,照水见昂藏。未了一生事,难禁两鬓霜。
汴上遇孙楚材。宋代。韦骧。春阴蔽日多飘风,二月凛冽犹穷冬。驭夫凌兢踏泥冻,旅况索莫填心胸。淑人邂逅获交马,语言浃洽欣相从。夜投孤驿共清饮,安得复诉琉璃钟。
初闻蛙。宋代。梅尧臣。朝开南篱梅,暮闻北池蛙。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只畏草叶长,其下可隐蛇。游子且勿行,科斗成虾蟆。
祥光寺。宋代。朱京。山寺藏遗刻,尘埃字半昏。空挥岘首泪,谁起谢公门。白石千年像,苍头五世孙。他年想陈迹,卜筑向云根。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宋代。苏颂。秋杪拘留冬欲阑,一旬参对累旬间。适逢御史俱厘务,更值中朝久绝班。壁观无言休问祖,坐忘遗照且晞颜。是非荣辱知难必,反覆须臾觉梦间。
李龙眠山居图。明代。王汝玉。群山苍翠开云屏,中有飞瀑悬青冥。绿阴深锁白日静,千岩万壑花娉婷。龙眠居士神仙客,平生常著游山屐。荒崖幽谷遍经行,野鹤閒猿总相识。百年人去空青山,独留翰墨传世间。画中三友如何即,高躅那远那能扳。我生夙抱林泉癖,家住吴家山水国。十年游宦客京华,回首五湖烟树隔。晴窗对画归兴新,绿萝飞花瑶草春。我当招起龙眠友,拂袖同为林下人。
自江下徒步至庙山。宋代。赵蕃。雪岭模糊积未消,云林烂漫合仍飘。一儿跨牸饮田水,几担束梅同负樵。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污人更尔缁尘远,满眼何无诗思饶。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 其六。明代。顾璘。阳湖信自好,五月荷花鲜。移舟就杨柳,惊问游女船。
云栖。宋代。释文珦。我颇爱云散,云不嫌我顽。两心既莫逆,每事常相关。静室云守护,空门云往还。云栖良自嘉,云与身俱閒。
挽徐若翁。宋代。林景熙。化鹏有便风初积,栖鹏无端日已斜。绝漠亦传垂死偈,故朝曾是劝忠家。层霄梦断关山笛,深雪魂归院落花。公论盖棺应自定,犹言遗德在东嘉。
炙背。宋代。释文珦。老身不能寒,心唯爱冬日。炙背蓬门下,暖气浃肌骨。自谓人间世,世乐居第一。虽曰狐貉温,功莫与之匹。山居人不到,独坐快扪虱。
答颜生见寄。宋代。陈师道。阙然车马不闻音,行路艰危已备更。求舍问田真得计,临流据石有余清。江山满目开新卷,韦杜诸人得细评。闲处著身容我老,忙中见记识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