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

雪后朗读

《雪后》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后》中文译文:
谁呵冻笔解吾愁,
画到寒天欲尽头。
渔子一蓑垂野钓,
诗翁百尺倚江楼。
光添几夜梅窗月,
暖望明年麦陇秋。
却忆半山服坡老,
叉鱼奇韵费雕锼。

诗意与赏析:
《雪后》这首诗词描绘了冬日雪后的景象,通过对渔子和诗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谁呵冻笔解吾愁”,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愁和苦闷。这句话中的“冻笔”可以理解为冷冽的笔墨,代表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痛苦的体验。接下来的一句“画到寒天欲尽头”,通过描绘画家不断努力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第二联写道:“渔子一蓑垂野钓,诗翁百尺倚江楼。”这两句描绘了渔夫和诗人的形象。渔夫穿着一蓑烟雨中垂钓,表现出淡泊名利、安静自在的生活态度。而诗人则倚在百尺高的江楼上,观赏江景,表现出对自然的静观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光添几夜梅窗月,暖望明年麦陇秋。”诗人透过窗户观赏着美丽的月光,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他期待着明年的麦田和秋天的到来,寄托了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却忆半山服坡老,叉鱼奇韵费雕锼”,描绘了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生活和努力。他回忆着在山间服膺险峻的坡地,费尽心思地叉起鱼,表现了他年轻时对生活的奋斗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在冬日雪后的静谧中,作者通过艺术创作和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
陈三立
奎蹄缘蠕蠕,不避燖沃灭。
棘丛飞翻翻,不戒网罟设。
寰壤着大群,颠挤得跛躄。
指数白马岁,灾变固已烈。
()
因嫌踪迹混尘嚣,腰斧高歌去采樵。
欲效买臣无贵骨,何如王质有仙标。
丁丁伐木空山外,轧轧肩薪小迳遥。
一任雪天霜月夜,且将带叶地炉烧。
()

钓公来信自松江,三尺春鱼拨剌霜。腹内旧钩苔染涩,

腮中新饵藻和香。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箸光。

()

残客津梁握手欷,多君郑重问乌衣。
故家自怨风流歇,肯骂无情燕子飞。

()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驻马四顾,气候迂结。秋空峥嵘,

黄日将没。多少行人,白日见物。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

()
景色融融万卉新,潜知青帝又东巡。
阴崖竹树犹欹雪,暖砌莺花已觉春。
吟苦渐惊华发乱,身闲终忌俗流亲。
寥寥此意将谁说,回首禅门有故人。
()

道人居此岩,诵经岁云久。
鬼神夜护持,空岩击刁斗。
吁嗟已成尘,藤萝穿石牖。

()

汀鹭映湖波,清白两无愧。立尽风雨寒,颇为口腹累。

()
客瞄千万端,攻吁愁不出。
谁能事低首,挥杯送白日。
()

南征慷慨佩吴钩,组练三千拥上游。襟带七闽开大府,弦歌百越似沧洲。

白龙尚控无诸国,铜虎犹劳案道侯。傥问梅花吹玉笛,故人相忆在江楼。

()

萝磴松梯百尺回,秋风还上粤王台。星涛海涌三江入,篁竹关通五岭开。

白雉今看重译奏,碧油何限请缨才。子虚赋似尊前客,不数之罘射猎来。

()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
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

大智荒凉久,中兴六上人。
机前施远略,句下要通津。
事理无兼带,偏圆有主宾。

()
蒲萄斗酒自堪醉,何用苦博西凉州。
使我堆钱一百屋,醉倒春风更掉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