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秋感二十首。元代。方回。少年妄有意,与世扶危颠。神游渺八极,讵尝□□□。□□覆天地,鼎沸同熬煎。勺水空自扬,偶兹微命完。贪夫遂□欲,得所恬以安。君子抱古见,十事十不然。观人眼难开,不如返自观。此心既已了,口亦何必言。
诗词:《西斋秋感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尽管原来的诗词内容不明确,我们可以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意境进行分析,来推测其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方回在西斋中感受到的秋天的情绪。年少的他曾有过过于妄自尊大的想法,与世界相互支持并摇摆。他的心灵在神游中四处飘荡,仿佛漫游在八方的边界,但是否曾真正体验过这样的奇妙之旅则是个未知之谜。可能有一些深奥的哲理和细微的感受无法言喻。
诗歌中提到了天地的翻覆,以及人们对于命运的煎熬和热切期望的描绘。这种比喻可以表达出动荡和不安的时代,以及人们内心的痛苦和追求。然而,方回意识到自己所能做的不过是在茫茫人海中微弱地扬起一点点水花,只是偶然间完成了他微不足道的命运。
诗中还提到了贪夫的欲望,他们追求着他们所认为的安逸和满足。然而,方回认为君子应该看到古代智者的教诲,意味着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和思考,人们可以真正认识到世间的真相。他强调了人们应当自我反省,观察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过度关注他人的目光。
最后,方回表示他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静,无需再言语来表达他的感受。这句表达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言语的限制,达到了一种宁静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方回对于个人心灵探索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自己的经历和外在世界的观察,他得出了一些关于人性、欲望和自省的观点。这首诗词以抒发情感和启发读者思考为目的,展示了方回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题明月堂。宋代。舒亶。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至黄厓再登文殊塔观瀑。清代。袁枚。黄厓天上生,对面作浪起。我头不敢仰,诚恐浪压己。岂知下望深,青天反作底。山外有山立,山内有山倚。颇类人衣裳,幅幅有表里。忽然暴雨来,人天一齐洗。避登千寻塔,正对一条水。瀑布从高看,匹练更长矣。始知开先寺,相离咫尺耳。只为绝巘遮,纡行十余里。
藜科(藜科丛生庭中,白露日,割而为帚。是。元代。饶介。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风起。藜生何重重,秋风落无子。子落尚复生,根枯为谁死?朝乘白露降,采割辞蝼蚁。但知伤藜根,谁治藜生地。我非厌为羹,为帚为厥始。
读颍公清风庥。宋代。司马光。伊皋垂训皆王度,周召陈诗尽国风。非独立言方不朽,相君功德已无穷。
送太乙子归华山。明代。薛蕙。太乙子,弃掷腰间组,酒酣慷慨拔剑舞。阊阖冥冥不可入,西游华山骑白虎。骑白虎,登金梯,金梯高高与云齐,手翳芝草扪虹霓。子先茅龙肯相与,随君翱翔逐玉女。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四十。清代。洪亮吉。结客城南缓步回,水云宽处浪如雷。昨宵一雨浑河长,十万鱼皆拥甲来。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默默有句兮祖祖相传,心心无住兮灵灵自然。石蕴玉而辉山,渊含珠而媚川。千亿门开弥勒弹,三十年用俱胝禅。一乘底事,百草头边。
次韵项叔道见访。元代。叶颙。青山茅屋下,谁肯顾寒微。贫贱论交寡,功名入梦稀。致身虽有术,临事要知几。异日天风顶,偕君试一飞。
过下杯渡。宋代。陈与义。夜宿下杯馆,朝鸣一棹东。湖平天尽落,峡断海横通。冉冉云随舸,茫茫鸟遡风。仙人蓬岛上,遥见我乘空。
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明代。吴兆。适度含鄱口,来登五老峰。千盘万剥无人迹,雨过泥腥见虎踪。一径孤悬五峰背,烟岚五点浓如黛。壁面起兮矗相向,石颜叠兮诡万状。履触云生处,身齐飞鸟上。霞缀屏兮成锦,雾弥谷兮如涨。峰头雾雨峰下晴,一边湖树夕阳明。波声直撼鄱阳县,江色遥分湖口城。忆昔扬帆彭蠡左,湖心迥压看将堕。今来顶上看湖光,湖光射眼白如霜。不知浮荡苍翠表,只觉微茫众山小。林交阴兮青兕啼,草丰茸兮故步迷。游人今夜何峰宿,遥逐钟声度水西。
送升甫归九江。宋代。王义山。云无心出未为非,鸟倦方还毋乃迟。只为当初欠归早,教人枉费和陶诗。
杂体诗三十首 其十九 许徵君询自叙。南北朝。江淹。张子暗内机,单生蔽外象。一时排冥筌,冷然空中赏。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采药白云隈,聊以肆所养。丹葩曜芳蕤,绿竹阴间敞。苕苕寄意胜,不觉凌虚上。曲棂激鲜飙,石室有幽响。去矣从所欲,得失非外奖。至哉操斤客,重明固已朗。五难既洒落,超迹绝尘网。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其三。明代。谢元汴。仙掌跨云蜕,巢由今买山。蛟龙吟此际,日月隐中间。莫作招魂赋,已倾玉笋班。不周吹短鬓,惭负石蕳颜。
梅花。宋代。梅尧臣。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
春色满皇州(一作薛能诗)。唐代。滕迈。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上林荣旧树,太液镜新流。暖带祥烟起,清添瑞景浮。阳和如启蛰,从此事芳游。
此月难同恨往年,树头今夕喜将圆。风流不是寻常地,露坐分明尺五天。
共爱蟾光浮酒斝,还教鹤影舞花筵。夜阑更觉明宵近,秋色催人醉帽偏。
八月十四夜西涯阁老园亭看月奉次限韵二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此月难同恨往年,树头今夕喜将圆。风流不是寻常地,露坐分明尺五天。共爱蟾光浮酒斝,还教鹤影舞花筵。夜阑更觉明宵近,秋色催人醉帽偏。
贾公闾贵婿曲。唐代。李贺。朝衣不须长,分花对袍缝。嘤嘤白马来,满脑黄金重。今朝香气苦,珊瑚涩难枕。且要弄风人,暖蒲沙上饮。燕语踏帘钩,日虹屏中碧。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
赠别吴仲权三首。宋代。赵蕃。昔在山水乐,往往失意人。公今弦歌余,乃复于此亲。搜罗既奇胜,落笔为写真。文章复何似,高处殆先秦。
鹧鸪天·博山寺作。宋代。辛弃疾。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上黄鹤楼。清代。黄遵宪。矶头黄鹄日东流,又此阑干又此秋。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能言鹦鹉悲名士,折翼天鹏概督州。洒尽新亭楚囚泪,烟波风景总生愁。
洪丞相挽辞二首。宋代。杨万里。乾道扶初旭,中台焕五云。才登右丞相,巳拜大观文。胡不迟暮月,看渠集茂勋。一朝惊玉折,千载叹芝焚。
送冯颖明归云间。清代。侯方曾。带病难成醉,惊心是别筵。识君才旧岁,送客又新年。午夜炉边火,秋帆树外烟。他时重入洛,潭北访渔船。
闻觉阿上人拄锡支硎用前寄焦山韵柬之。清代。何其超。黄叶无人径,支床卧冷烟。诗寒收石气,云活养松年。铜井一林雪,寒山千尺泉。此间傥相见,除是不谈禅。
赠彭师立 其二。元代。赵孟頫。古来名刻世可数,馀者未精心不降。欲使清风传万古,须如明月印千江。
颂十玄谈·一色。宋代。释印肃。鹭鹚立雪非同色,镜裹色空谁间隔。不是青黄黑白红,上下东西及南北。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宋代。柳永。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濂泉寺。清代。王文诰。石骨攫土土花碧,溜天飞涛泻百尺。五泄辊趋壑底雷,谷应山鸣崩礐石。芒鞋滑印苔藓斑,冰花著衣珠跳额。轻身飞越万湫龙,直从泉顶探泉脉。泉顶大陂列环堵,一半颓云压山脊。中通㟟
走笔次韵答卓伯长。明代。郑潜。问津北海滨,卜居南山麓。南山何所有,苍松与脩竹。挺挺龙髯张,猗猗凤毛绿。幽涧生寒飔,阳冈散清旭。岚翠暮堪揽,石泉时自掬。胜景人共游,真乐予所独。炉薰昼逾永,周易坐忘读。亭小心更宽,朋来席频促。山中采蕨薇,林下樵朴樕。门掩红尘稀,檐虚白云宿。金堆卢橘黄,丹落锦荔熟。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轴。何由一身安,所愿百姓足。世途急功利,古道厌驰逐。劳生尚馀忧,节用应寡辱。静爱吟风蝉,远惭食苹鹿。诵子新诗篇,深荷相记录。
古意五首 其四。清代。戴梓。枉渚有幽兰,香气随风烈。美人牵轻裾,窈窕独采撷。佩之非自欢,用媚君子悦。君子自怡怡,兰香香有时。其奈妾颜色,冶容日以移。兰萎合弃捐,弃妾亦如斯。残香复把玩,泪向春风吹。
晚泊湘江作。唐代。贯休。烟浪瀁秋色,高吟似有邻。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祗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戏促朝宗酒约。宋代。欧阳澈。雨收云海涌金盆,帘捲香丝破篆纹。双陆无心酬白璧,十千有约醉红裙。哦诗误许联师服,载酒真当过子云。待遣秋娘呈妙舞,春衫已把水沈薰。
自题山水画册 其四。清代。陈琼圃。峰含晓日树含烟,野水微茫接远天。如此溪山谁领取,风光输与钓鱼船。
答胡将军。明代。宋濂。将军去征蛮,军气如鹰扬。宝剑白玉璏,铁马青丝缰。旌甲带亮月,笳箫激清商。韩彭当后拒,褒鄂作前行。顾盼多姿态,出入生容光。奋迅东海滨,海水为腾骧。定如汉贰师,去縳楼兰王。想见凯旋时,横槊赋篇章。椎牛飨壮士,歌之侑行觞。功勋名鼎鼐,永世不能忘。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织 其十三 正月。元代。赵孟頫。正月新献岁,最先理农器。女工并时兴,蚕室临期治。初阳力未胜,早春尚寒气。窗户当奥密,勿使风雨至。田畴耕耨动,敢不脩耒耜。经冬牛力弱,相戒勤饭饲。万事非预备,仓卒恐不易。田家亦良苦,舍此复何计。
虞美人 同孟利器寻春。金朝。赵摅。春来日日风成阵。桃李飘零尽。树头树底觅残红。只有郭西梨雪、照晴空。酬春须得如川酒。酒债寻常有。葛巾欹侧倩人扶。大似浣花溪上、醉骑驴。
书诚斋答晦庵帖伤刘子澄死于贬所。宋代。释居简。宋司马后鲁臧仓,贤圣虽穷道不伤。老子看棋高一著,噬脐空自忆刘郎。
山中醮后一日雪仍留山中雾雨溟濛混然如一气。宋代。程公许。香雾回翔八景舆,帝觞邀我适华胥。戏将余沥作零雨,旋有六花飞太虚。意恐混沦凝祖气,心疑圆峤没归墟。题诗不作人间语,呵手残炉小楷书。
问梁益。天设金城铁壁。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三秦听汉檄。远恨绵绵脉脉。频年事,虚掷桑阴,袆允诸人竟何策。
彤弓误殊锡。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平生本藉毛锥力。对弧矢初度,满头白发,何堪兵卫叠画戟。咄青史陈迹。
酒石。羡王绩。任击缶呼天,此乐何极。奚须太息惊前席。望天阍休待,梦如陶翼。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
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宋代。李曾伯。问梁益。天设金城铁壁。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三秦听汉檄。远恨绵绵脉脉。频年事,虚掷桑阴,袆允诸人竟何策。彤弓误殊锡。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平生本藉毛锥力。对弧矢初度,满头白发,何堪兵卫叠画戟。咄青史陈迹。酒石。羡王绩。任击缶呼天,此乐何极。奚须太息惊前席。望天阍休待,梦如陶翼。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
怀元度四首。宋代。王安石。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於飞。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三君咏 其一 魏郑公。唐代。高适。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白羊同行五六登无尽墓入义方传庆寺读锺离公。宋代。洪咨夔。墓前共榦直能奇,勾引先生读断碑。见说嘉禾曾有颂,平生行止不须疑。
经局感言。宋代。王安石。自古能全已不才,岂论骐骥与驽骀。放归自食情虽适,络首犹存亦可哀。
纫佩兰畦,采珠玄圃。殷勤不计风和雨。任它崎路勇攀登,云歌蚕赋续今古。
海上琴心,篱边诗趣。此中真意谁能悟。桂山朗月照东湖,绮窗同写梅花谱。
踏莎行·衷心祝贺李德永、熊培粹同志结缡之喜。唐代。萧萐父。纫佩兰畦,采珠玄圃。殷勤不计风和雨。任它崎路勇攀登,云歌蚕赋续今古。海上琴心,篱边诗趣。此中真意谁能悟。桂山朗月照东湖,绮窗同写梅花谱。
寺居寄简长。宋代。释怀古。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间。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都下夜集对雨。明代。杨循吉。高筵启秋雨,顿尔净馀熇。阶前渠溜走,灯下檐花落。萧萧赞归怀,潺潺乱欢谑。来同衔枚阵,响失巡更柝。积阴已连朝,浮润先徵昨。尘消目俱清,风生窗尽廓。卑栖鸡自鸣,饿勒马方嚼。滴成旅况愁,罚遗吟笔阁。一笑纪新诗,趋朝明又各。
霓裳羽衣舞歌。唐代。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宋代。张嵲。竞说杨枝倾上国,乐天题品付歌行。但同学语雏莺小,未见回眸剪水明。席舍主人能顾曲,晓来妆烛想销檠。海棠何必寻龙井,愿听周诗赋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