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枉尺直寻。宋代。陈普。计利无非患得心,谁能枉己直於人。既甘隐忍无羞恶,气馁如何更复伸。
《孟子·枉尺直寻》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枉尺直寻
计利无非患得心,
谁能枉己直於人。
既甘隐忍无羞恶,
气馁如何更复伸。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心理困境。作者表达了一种思考: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我们是否可以不顾自己的原则和道义,让利益驱使我们的行为,甚至不择手段地对待他人?然而,当我们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道义时,我们内心是否会感到羞耻和痛苦?这样的心理挣扎和困惑,让人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道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诗中以"计利无非患得心"开篇,指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心态,表明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常常难以抵挡。接着,作者以"谁能枉己直於人"表达了对人性的质疑,暗示人们是否能够保持自己的正直和廉洁,不受外界利益的诱惑。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使用了"甘隐忍"和"无羞恶"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为了追求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道义所带来的内心痛苦和羞耻感。最后一句"气馁如何更复伸"则反问了这种矛盾和困惑是否能够得到解决,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无奈和困扰。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入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道德困境和心理挣扎,引发人们对于个人利益与道义原则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坚守内心的正直和道义,不被利益所动摇,同时也警示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要慎重权衡,以避免迷失自我和背离道德准则。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酬答。宋代。倪龙辅。人生乐处是家山,归即须归说便难。吾道何尝拘出处,丈夫例不怕饥寒。一天明月随诗笠,万古清风在钓竿。浮利浮名尽如许,笑他开眼梦邯郸。
鹧鸪天(三山道中)。宋代。辛弃疾。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和章国华祈雨呈平父诸兄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晴窗挥汗苦骄阳,雨槛披衣快晚凉。多谢龙公馀事业,为驱寒谷变炎方。
一山过谈。清代。沈曾植。刚肠薄俗两回潏,天与诗人铅汞牙。坚垒书城剧攻守,撼风大树增盘拿。争枝俄然坠啅鹊,高枕不闻啼曙鸦。道人心是不灰木,活火与泼阴林茶。
夏日怀敬直先生。宋代。王绅。天气属清和,幽斋净于水。端居仰圣明,俯探玄化理。浮云驰远郊,重阴荫书几。好鸟弄佳音,闲花发奇卉。萧散有馀清,烦襟荡尘滓。比邻有幽人,相去不尺咫。论心胶在漆,谈道宫协徵。信宿不相逢,离忧骋如驶。大音本希声,高怀旷知己。斯文幸可徵,殷勤望之子。
访止公于文溪。元代。戴良。杖锡游兹地,过从动隔年。已无离别想,那有去来缘。心事青山外,禅机白石前。偶来非道意,敢借慧灯燃。
赋园中所有十首。宋代。苏辙。堂後病石榴,及时亦开花。身病花不齐,火候渐已差。芳心竟未已,新萼缀枯槎。谁言石榴病,乃久占年华。邻家花最盛,早发岂容遮。残红已零落,婀娜子如瓜。
与进叔弟策杖山行遣马还孙氏。宋代。卫泾。掣电追风古见称,驽材空负渥洼名。何如手植青藜杖,云屦风裾自在行。
临潼温泉。元代。曹之谦。琢玉为池浴太真,芙蓉花暖水生春。谁知寂寞千秋后,留与行人洗路尘。
思归引。宋代。释重顯。时雨洒如膏,万卉皆滋益。枯根甘自休,也似春无力。耕夫晓尚眠,蚕妇夜多息。從兹家业荒,共落风尘迹。
玄圃为上清道士周静脩题。元代。张翥。路上仙岩最上溪,仙家住处有丹梯。瑶台鹤下天风冷,灵锁花深晓日迷。五色芝房团紫盖,千年石髓裂青泥。羽人即此宜高隐,岂在昆崙万国西。
送王侍御纯甫量移内江令六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秋风栈道马踌躇,万里蚕丛念谪居。君自楚人兰作佩,岷江西上莫投书。
感遇·之卅五。唐代。陈子昂。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虎溪。宋代。陈藻。四围山木合,百磴屋檐重。古穴成幽井,疎林散晓峰。响泉那更月,啼鸟此无冬。台上朝朝看,天边处处供。
贾生诗。明代。华亭故人。漠漠荒郊鸟乱飞,人民城郭叹都非。沙沈枯骨何须葬,血污游魂不得归。麦饭无人作寒食,绨袍有泪哭斜晖。生存零落皆如此,但恨平生壮志违。
采莲曲。元代。王庭筠。南北湖亭竞采莲,吴娃娇小得人怜。临行折得新荷叶,却障斜阳入画船。
土番竹枝词 其十。清代。郁永河。腰下人人插短刀,朝朝磨砺可吹毛。杀人屠狗般般用,才罢樵薪又索绹。
运司园亭·雪峰楼。宋代。杜敏求。西山最高峰,积雪连四季。登楼试寓目,入国有故地。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文饶昔筹边,公意今无愧。
晓巡北圃七绝。宋代。白玉蟾。隔水人家似画图,鬓边香露缀成珠。日高丈五云犹宿,乌鹊已归三哺雏。
秋风。宋代。胡宿。瑟瑟新声脱绿槐,半寒天气日相催。西楼夜色吟偏好,南国朝云梦未回。翠影暗牵蘋叶动,清香遥猎桂枝来。重阳渐近松醪熟,白菊如何为放开。
白沟。元代。刘因。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唐代。张说。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宁知沅水上,复有菊花杯。亭帐凭高出,亲朋自远来。短歌将急景,同使兴情催。
别环首座。宋代。释正觉。雪立空庭畴堕宾,丹山握手履芳尘。石人破晓初移位,玉女羞明却转身。去意江湖频挂梦,回头棠棣一成春。丛林衰色待膏沃,侧耳风霆起蛰鳞。
虞美人(许侍郎奕硕人生日)。宋代。魏了翁。无端嫁得龙头客。富贵长相迫。云深碧落记骖鸾。又逐东方千骑、至人间。妇前百拜儿称寿。季也参行酒。最怜小女太憨生。约住两头娘子、索新声。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宋代。司马光。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目■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郡城晚望。宋代。吴潜。秋老逢天晚,孤城倚碧空。升沈当此际,怅望与谁同。远树没归鸟,寒莎泣候虫。所怀无晤处,弹指向西风。
即事八首 其八。宋代。郑思肖。独闭衡门坐,无言意极长。赤心怀赵日,绿鬓染吴霜。火正当阳地,风来自午方。连宵验天象,心宿炳明堂。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四 自闲。宋代。周密。子牟魏阙心,身在江湖外。安知山林隐,不若居廛大。心苟无所羁,居然谢尘械。莞然碧山笑,赘甚愚溪对。无处写闲情,意与云俱在。
梁园春五首 其三。金朝。元好问。上苑春浓昼景闲,绿云红雪拥三山。宫墙不隔东风断,偷送天香到世间。
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斐然酬和有愧芜音。唐代。权德舆。方驾游何许,仙源去似归。萦回留胜赏,萧洒出尘机。泛菊贤人至,烧丹姹女飞。步虚清晓籁,隐几吸晨晖。竹径琅玕合,芝田沆瀣晞。银钩三洞字,瑶笥六铢衣。丽句翻红药,佳期限紫微。徒然一相望,郢曲和应稀。
女姬姜。清代。纪映钟。女姬姜,买自漳。去衵衣,肤凝脂。着眼看,无疤痍。买如一犊,卖得一斛。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二。明代。霍与瑕。崎岖寻壑亦经邱,陇豆畦姜处处稠。浊酒清溪聊独酌,故人新赏几淹留。自甘涉世随呼马,肯信忘机好狎鸥。空谷白驹供逸豫,焉知天外有公侯。
题姚公绶山水。明代。张宁。幽意写不尽,万山深更深。白云无出处,绿树漫成林。啼鸟醒人梦,流泉净客心。何当随钓艇,看弈草堂阴。
训蒙绝句 出门如见大宾。宋代。朱熹。竦然敬立体斯存,容貌常如见大宾。此是圣门持守法,必须心在可为仁。
寄答晁百谷元归。宋代。赵蕃。嗟我与君为近亲,向来未识但有闻。维夏临川省伯父,时君束书寄荒村。岂知邂逅宜春郡,皎如玉树相辉映。品题旧熟大参文,诸公所作皆传信。探怀赠我一纸诗,功名慷慨真男儿。我衰怕作此硬语,君言水涨方东之。外家自有文章种,国朝名家居伯仲。只今人物未厌多,属君勉矣加研磨。
湘中赠张逸人。唐代。黄滔。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曾为蜀山成寓迹,又因湘水拟营家。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八。宋代。释智愚。蝇见血,鹘捉鸠。拳来踢报,胶漆相投。难提掇处转风流。
存殁绝句 其四 张愈光。明代。杨慎。张公沧海客,大雅起滇云。未许乘槎去,蛟龙射斗文。
再次韵杨宰七首。宋代。陈造。微吟长啸强跻攀,愁斛多於庾子山。我亦丰凶关梦寐,秋成消息待君还。
次韵景伯宠示劝农新什。宋代。曾惇。奉诏东郊宣主恩,如云和气蔼生春。仙舟偶共元礼载,宫舍仍依王翰邻。忽有清诗惊老眼,惭无惠化及斯人。半生不分微官缚,早晚故溪归钓纶。
翌日渡东陷河。宋代。耶律铸。水碧天临碧玉津,上无纤翳下无尘。畏途也幸逢今日,特地清明不陷人。
南京十咏 其十 鸡寺晚钟。明代。薛瑄。上方台殿翠微中,石磴盘崖一径通。客至有风还扫榻,僧来不语自鸣钟。竹窗下见浮云白,祗树斜临返照红。自笑无生浑未学,懒从方外共谈空。
侯家。宋代。胡宿。洞户春迟漏箭长,短辕初返雒阳傍。彩云按曲青岑醴,沈水薰衣白璧堂。前槛兰苕依玉树,后园桐叶护银床。宴残红烛长庚烂,还促朝珂谒未央。
冬早书事。宋代。杨时。窈冥谁为宰炉锤,荣谢唯知岁序催。腊日未经梅已绽,春风尚远冻先开。愁无润泽归芳树,独有余寒著死荄。收尽浮云天愈净,夜深犹起望三台。
遣春十首 其三。唐代。元稹。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岁暮怀人 其二。清代。黄景仁。当时置驿起声名,老去传经倍有情。惭愧西游邴根矩,东家孤负郑康成。
秋夜。明代。梁元柱。客舍秋深自寂寥,那堪独坐思迢迢。梧桐吹瘦西风叶,鳷鹊低横半夜桥。眼底晴烽连朔漠,耳边凉籁八芭蕉。开尊且谩伤摇落,何处高楼吹玉箫。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 其一。清代。张廷寿。徙倚高楼待月来,虚空有影更裴回。关心欲向姮娥诉,无奈愁云总不开。
和胡督学伯贤旅邸对月见寄。明代。黎民表。车马遥从宛洛来,又携清赏上燕台。南溟烽火侵云出,北阙寒光冒雪开。留滞金门惭报主,艰危麟阁正须才。天涯欲写思乡恨,清夜南楼许重陪。
题马图。元代。刘崧。霜蹄雾鬣耸权奇,乍摘金鞍汗血垂。海外贡来偏爱惜,监官引过不教骑。
丁香结 暮春初霁用清真韵。清代。厉鹗。吹落娇云,展开平碧,枝上雨残犹陨。恨流光偏迅,数景物、剩得莺憨蜂润。小红曾记否,朝酲殢、薄寒自忍。可怜游舫散后,定是芜菁开尽。相引。早饾饤阴晴,花信催过几阵。曲巷幽坊,柳绵竹粉,翠楼生晕。谢家飘荡紫额,剪趜尘盈寸。凭阑干那曲,冶叶何人摘损。
问答 其一。明代。李舜臣。吾有沧州兴,兼闻贝锦诗。秋风轻棹发,期月省郎辞。夜织看星转,春耕候雨施。何如群智里,忧苦意长疲。
偶成。宋代。杨公远。世路崎岖蜀道难,长年兀兀坐柴关。诗才得句心先喜,事不萦怀梦亦閒。已种苍竿环碧沼,旋营矮屋傍青山。倘来轩冕虽无分,赢得优游天地间。
喜人归幽栖。宋代。释斯植。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涧急禽声少,松摇月影低。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宋代。黄庭坚。咸宁走芦子,终日乔木阴。太丘心洒落,古松韵清深。聊持不俗耳,静听无弦琴。非今胡部律,而独可人心。
感白发。宋代。刘子翚。儿时坐涧石,散发如浮烟。风惊绿鬅鬙,意谷凌飞仙。那知二毛见,倏忽到老边。蒙纱犹铲彩,猎鬓强呈鲜。星星傥未已,遂恐华吾颠。骑省叹遇合,郎潜感迍邅。万古寄一辙,长歌悲昔贤。流光不假借,志抱何由宣。余龄事可知,已矣宁非天。穷通各有待,憔悴孰使然。凄其槁梧畔,惕若明镜前。灵膏讵能涅,{左女右蓐}拂事可怜。惟应幽室处,一猛放万缘。尝闻卫生要,心白发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