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宋代。陈普。播谷栽桑复执麻,全凭雨露作人家。世间惟有心须霁,一片浮云不可遮。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是宋代陈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期盼雨水滋润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地的渴望和人们对于丰收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愿月得雨兼旬秋,
旸人望已切再和。
播谷栽桑复执麻,
全凭雨露作人家。
世间惟有心须霁,
一片浮云不可遮。
诗意: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于雨水的渴望和期待。他希望满月能够得到雨水的滋润,而且希望这场雨能够降临在秋天的第一个旬,也就是农历的头几天。这样的期待让人们的心情焦躁,渴望着雨水的降临。诗人提到了播谷、栽桑和执麻,这些都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词语,暗示着人们期待着雨水的滋润,使得作物能够茁壮成长。诗人认为,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雨露的滋润,这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恩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盼望和对丰收的期待。诗人运用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雨水的重要性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和感恩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一片浮云无法遮挡人们的心愿,表达了对于雨水的期待和渴望的坚定信念。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登悬瓠城感吴季子。宋代。王珪。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治境开。吏部声名千古在,断碑何处卧苍苔。
寄范伯修兵宪。明代。郑琰。吹角营门拥大旗,白猿黄石佐兵机。燕支月冷啼金镞,?鹈泉清洗铁衣。战马到秋分阵牧,猎人穿烧射生归。郅都尚作云中守,衰草连天无雁飞。
周伯神喜神赞。宋代。白玉蟾。方丈老仙客,寸心水一滴。双脸红朱砂,两眼点黑漆。白须抚掌笑呵呵,白鹤一去无人识。
送人归蜀 其一。明代。王恭。蜀栈凌云不见行,剑门烟树最关情。君家正在鱼凫国,出尽平川是锦城。
猛虎行。宋代。梅尧臣。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赠汤岩夫。清代。方文。今人读书不识字,下笔淆讹十三四。许徐训诂自分明,争奈人都不省视。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砻字学天下无。予少窃闻其绪论,虽知梗概心犹粗。中年奉教萧尺木,尺木篆隶精且熟。每与予言辄终夜,字学稍知其节目。平生结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何期晚遇汤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犹记鲁江同作客,颇领微言恨匆迫。别来十载梦魂劳,老去重逢须鬓白。闲时缓步过吾庐,相对惟应话六书。秦汉晋唐体多变,那能贯穿为发摅。当时戴萧所未悉,今日询君得其实。我亦著书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留癯翁。宋代。释行海。一载相思始见君,同心长是不同群。因看世上多青草,只话山中好白云。路远寄书难得到,放深别语岂堪闻。西湖正有梅花发,水堠官程且莫云。
往回临安口号八首。宋代。苏泂。清晓无车一仆随,南山行遍北山来。日长搭得回船去,薄暮涌金门尚开。
水龙吟 頠家绣山《听琴听箫图》。清代。龚自珍。红楼一角沈沈,那厢灯火秋娘院。露寒花重,愁多指涩,酒醒人远。蓦听离鸾,旋来泣凤,累人猜遍。有相思两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纹断。两下衷情低按。者沈吟、偿他凄怨。分明不是,山重水叠,几痕纱幔。六曲春星,二分明月,可怜齐转。把芳心整起,兜衾傍枕,倘能寻见。
酬知退。唐代。元稹。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莫著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寄广教主僧二首。宋代。陈造。回车半日赞公房,香积酥陀不一尝。可但山行休脚力,免教饥火燎枯肠。
时世妆。唐代。白居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