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隐祠。宋代。陈宓。高标千载有谁攀,风雨祠堂尚一间。寄语当年詹令尹,吾今亦欲早归山。
《题清隐祠》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陈宓创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隐祠堂高耸入云,已经存在了千载,却很少有人能够攀登到顶峰。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这座祠堂仍然屹立不倒,仅存一间。我心中寄托着当年的詹令尹,向他表达我对他的祝福和思念。如今,我也渴望早日回到山中的故乡。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高耸入云的祠堂,表达了作者对历经沧桑的宏伟建筑和过往时光的思考。祠堂作为过去辉煌的象征,虽然历经风雨,但仍然屹立不倒,仅存一间。这种景象使作者联想到当年的詹令尹,他是一个令人敬仰的人物,作者向他致以寄托和祝福。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归山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沉淀和人生追求的思考。祠堂的高耸和风雨的洗礼,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转,而祠堂仅存一间则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不可逆转。通过寄语当年的詹令尹,作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和伟大人物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最后,作者将自己的心愿与詹令尹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对回归山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对祠堂、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詹令尹的寄语,抒发了作者对过往伟人的崇敬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沉淀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凸显了人生的短暂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四十咏 其三十七 华太学善继。明代。王世贞。孟达才故饶,结思在幽沈。江左有新契,中原非故钦。澹尔秋山色,泠然流水音。有弟能挫名,转迹入青林。未却方中轨,焉知尘外心。
大酺。清代。俞士彪。恨杏花飞,杨花乱,迷了天涯归路。小楼空极目,见春江潮落,烟生古渡。新涨授蓝,寒沙漾白,日暮锦帆何处。看看黄昏后,盼玉蟾不上,独扃朱户。但酒困扶头。诗成拄颊,恁般情绪挼。关河虽间阻。问怎便、忘了别时语。更不愧、树知连理,鸟解相思,忍凭他、芳辰暗度。燕足书难托,纵蹙损、镜奁眉妩。也空自、伤迟暮。痴情无奈,欲向梦中留住。那堪又闻夜雨。
菩萨蛮。五代。李煜。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题泗滨南山石壁曰第一山。宋代。米芾。京洛风沙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冲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杜元凯庙。宋代。李廌。书生昧筹算,罕立横草功。征南日耽经,帷幄明指踪。胸中有武库,矧与竖儒同。贤哉秉节度,不制蜀阿童。沈碑虽好名,要是真英雄。寥寥万山路,爽气摇松风。
秋日同汝翔伯孺惟起集汝大山斋。明代。徐熥。高斋秋气清,残暑坐来轻。竹外商飙度,松间天籁生。一杯桑落酒,千载薜萝盟。我辈疏狂甚,谁当嵇阮名。
喜天初徙寓三茅观三绝 其二。明代。张吉。孤踪落寞捲残云,诗瘦扪腰减几分。我是梦中闻静啸,恍疑身世在苏门。
偈颂二十四首。宋代。释智遇。时迁物换,革故鼎新。土膏未动,商量打春。太公有意垂钓,夫子无心获麟。
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唐代。许浑。楚客送僧归桂阳,海门帆势极潇湘。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柳絮拥堤添衲软,松花浮水注瓶香。南京长老几年别,闻道半岩多影堂。
新堂。宋代。陆游。湖上新堂气疏豁,三面岚光翠如泼。都门归来病相属,邻里怪我间何阔。蓴丝作羹饭雕胡,厨人斫鱠艺绝殊。何由唤得左元放,银盘钓出松江鲈?
荅徐汝厚惠桑落酒。明代。王世贞。几年罢郡无从事,今日逢君有索郎。烂醉高眠秋色里,不知清夜傍谁长。
富阳出陆。元代。艾性夫。露漙芳草绿茸茸,淡霭轻烟古画中。行尽葡萄三十里,海山青处日初红。
赠叶羽士。元代。尹廷高。洞门长不锁,俗客到应难。琴谱莺能和,丹炉鹤为看。竹阴暗诗壁,松子落玄坛。道士清溪派,虚堂管翠寒。
同年会次郑瑶夫内翰韵。明代。祁顺。同时科第百馀人,占断琼林烂熳春。期集以来今有几,劝酬须醉肯辞频。身逢盛世恩波阔,道合斯文气味真。从此莫忘脩旧好,帝城风景四时新。
溪南遇雨。宋代。钱时。溪风飒飒雨霏霏,秋满苹汀独步归。丹噀园林棠叶老,锦缠篱落豆花肥。眼前风景依然在,个裹光阴得者稀。忆著岁寒云壑上,山禽对雨傍人飞。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三。宋代。米芾。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戏赠张书记。唐代。李商隐。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星汉秋方会,关河梦几还。危弦伤远道,明镜惜红颜。古木含风久,平芜尽日闲。心知两愁绝,不断若寻环。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四十四。宋代。释居简。瞿昙几个舌头,众会几个眼睛。头头物物,刹刹尘尘。自瞒犹自可,最苦是瞒人。
咏花雪诗。南北朝。庾肩吾。瑞雪坠尧年,因风入绮钱。飞花洒庭树,凝瑛结井泉。寒光晦八极,同云暗九天。已飘黄竹路,共庆白渠田。
杂诗三十二首 其十五。明代。李梦阳。阳回杳无朕,朔风振江郊。翩翩者何禽,衔枯创新巢。长短有成理,环也特其遭。穷者非尽愚,显岂皆贤豪。羲阳奄西驰,今夕明复朝。如何途路子,得意怕自骄。
安成道中作六首 其五。宋代。刘弇。新里当南义枥北,一水中飞抹山帛,吴歈楚俚愁狂客。十年仍作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宋代。黄庭坚。舞女荔支熟虽晚,临江照影自恼公。天与蹙罗装宝髻,更挼猩血染殷红。
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 其一。明代。陶宗仪。素履安吾分,深居去俗嫌。襟怀高莫儗,材力老逾添。翰古兼行楷,经明法谨严。鹤书还赴陇,光耀起幽潜。
新津道中。宋代。晁公溯。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
实之有诗复次其韵。宋代。黄公度。鞅掌从王事,招邀愧主人。弹琴秋叶落,听雨夜床亲。岁月何妨纪,诗篇莫厌频。要令千载下,不但数姜秦。
幽兴。宋代。陆游。兰渚前头湖水清,了无俗事败幽情。雨淋茅屋随时补,日射油窗特地明。庭树晚莺窥户语,邻园秋笋过篱生。芥菘渐美盐醯足,谁共贫家一釜羹?
偶成。宋代。曹彦约。道心非动静,学者何难易。痴云欲扫除,迅霆无拟议。无妄而微疾,勿药斯有喜。一轮秋月明,云为岂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