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聂正甫。宋代。孔武仲。虎髯两颊状貌古,开口论议辞非今。尚藏折剑万丈气,空驰老骥千里心。六印他年将将相,一飘今日旧山林。黄云断天望不极,想君何处方悲吟。
《寄聂正甫》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虎髯两颊状貌古,
开口论议辞非今。
尚藏折剑万丈气,
空驰老骥千里心。
六印他年将将相,
一飘今日旧山林。
黄云断天望不极,
想君何处方悲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聂正甫的思念之情和对其为政的赞颂。诗中描绘了聂正甫的形象,表达了他古朴的外貌和言谈举止超越时代的特点。诗人称赞聂正甫高尚的气质,他的胸怀如万丈长剑,意志坚定;他的心灵如老骥,追求千里之志。诗人预言聂正甫将来担任重要的官职,但他却离开旧山林,飘荡在世间,令人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聂正甫的思念之情,他仰望着黄色的云彩,但无法看到天空的尽头,思念之情如何抒发,只有聂正甫自己才能明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聂正甫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政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虎髯、折剑、老骥等形容词来形容聂正甫的外貌和品质,使诗人对他的敬佩之情得以表达。诗人通过对聂正甫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家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词的结尾部分,用黄云断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思念之情的无限之处,同时也凸显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词句勾勒出深邃的意境,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聂正甫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送王仲明。宋代。牟巘。君本邺中士,行向建业去。故都多感慨,尽在登临处。乃心所师仰,当年上元簿。闭门玩微言,春风会归趣。
雨中梁祠部黎司勋过饮得何字。明代。欧大任。候客东篱下,披衣湿已多。禁云栖玉树,街雨濯铜驼。炊桂愁仍破,餐英醉亦歌。不妨吾卜夜,佳兴更如何。
鹧鸪天。宋代。崔敦礼。王母瑶池景物鲜。蟠桃华实不知年。天教把定春风笑,来作人间长寿仙。披蕊笈,诵云篇。朝朝香之篆炉烟。只将清静为真乐,合住春秋岁八千。
书破琴诗後。宋代。苏轼。此身何物不堪为,逆旅浮云自不知。偶见一张闲故纸,便疑身是永禅师。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南北朝。邢邵。年病从横至,动息不自安。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灯光明且灭,华烛新复残。衰颜依候改,壮志与时阑。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夜景将欲近,夕息故无宽。忽有清风赠,辞义婉如兰。先言叹三友,末言惭一官。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审谕虽有属,笔削少能干。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空想青门易,宁见赤松难。寄语东山道,高驾且盘桓。
题分宜谢草庐行卷。宋代。陆文圭。袁曹官渡争雌雄,荆州侨寄大耳翁。涕流髀肉消不尽,试与元直游隆中。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从容一曲梁甫吟,不觉将军三枉驾。室中屏人绚数语,跨荆包益成鼎峙。南阳陌上龙出云,永安宫中鱼得水。古今成败真邮传,英杰千年不一见。识拔端由品藻公,位置无嫌草茅赋。山中谢客江烟昏,谁摧行卷到柴门。手披康乐草庐赋,知是兰庭佳子孙。春塘柳禽成昨梦,炎与相业更谁论。洞庭三江风浪奔,鲸鱼出没相吐吞。何为四方归来些,山堂鹤怨能移文。
访何职方新居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昨年闻汝在郴州,对酒时常使我忧。无客解题鹦鹉赋,同谁出入凤凰楼。潇湘梦泽今虚远,易水燕山不断游。旧雨休嗟车马伴,卜邻先近李膺舟。
赠日者。宋代。曹彦约。我本无能人,简册强缠绕,饶舌苦譊譊,外貌似了了。应酬聊复尔,懒惰亦不少。眨眼鼻如雷,黄昏到天晓。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金朝。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元代。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答石崇赠诗。魏晋。欧阳建。于铄我舅,明德塞违。俾捍东藩,在徐之邳。载播其惠,载扬其威。济宽惟猛,方夏以绥。光启先业,增曜重晖。咨余冲人,艰苦攸离。过庭无闻,顽固匪移。寔赖慈诲,导之轨仪。仰遵嘉咏,俯蹈明规。如葛斯蔓,如樛之垂。旋机回度,逝者如流。日与月与,稔冉代周。自我之旷,载履春秋。瞻望遐路,邈矣其悠。心之云慕,思结绸缪。人亦有言,爱而勿劳。谁谓河广,曾不容刀。乃徂来迈,适此西郊。在乾之二,爰著兹爻。我遘君子,仰之弥高。岩岩其高,即之惟温。居盈思冲,在贵忘尊。纵酒嘉燕,自明及昏。无幽不研,靡奥不论。人乐其量,士感其敦。
古塞曲。唐代。王季友1。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夜饮药寮次景思韵。宋代。洪适。主人知我乐郊居,药圃嘉招走尺书。笑语池边欣促席,醉归林下却肩舆。正闻雁过猿啼后,更是风清月白初。见说长安消息近,却须高兴谢鲈鱼。
杂咏六言八首。宋代。刘克庄。台卿遗令画赞,渊明祭文挽诗。乍可裸尸仰药,勿求敕葬宣医。
寄题张光禄荣佚堂。宋代。梅尧臣。疏氏昔二傅,张氏今两卿。相去千余载,能与同令名。亦尝便侍从,况有冰玉清。山怀山东业,力制河北兵。云烟忽起晦,日月不得明。白首无所为,脱身吴楚城。七十还印绶,不以名教轻。葺堂读旧书,时出郊郭行。水边观游鱼,树底爱啼莺。适逢野老语,复问农人耕。纷纷世上士,车马无此情。
题画梅。明代。顾清。四百峰头霜气横,玉尊零落翠禽声。寒绡三尺对虚牖,髣髴松林残月明。
和颜长官百咏·朱门。宋代。朱继芳。长楸走马却归来,雉挟春骄未应媒。不信杏梁双燕语,日长帘幙有风开。
石龟潭。元代。潘伯脩。柔川有潭名石龟,石潭见底行斑鱼。中有小儿累十馀,爷娘困剧弃黄口。不忍面儿疾返走,脱儿饥大著水中,宛转呼啼亦何有。儿幸俦侣众,精魂未能消。散作飞虫上树木,黑为谢豹黄鸱枭。爷娘语精魂,毋烦啄我脑。三日五日吾当来,共汝相呼春树杪。
送陈公子之京。明代。唐璧。迁拙时所弃,久与麋鹿群。讵知薇垣仙,一见能相亲。道合两忘势,不复知贱贫。谭诗尚风雅,对酒陶天真。取乐无几何,怅望京华尘。
春日讯喻明府。明代。杨巍。君有医人术,春来亦抱痾。良以忧恤故,不为簿书多。吾乡沐休泽,节候入阳和。谷风吹广野,晴日动寒柯。卧理自高才,心赏其如何。意况本閒适,端不废弦歌。我病偶相似,芳岁俱蹉跎。寥寂仲蔚宅,华轩几时过。
失调名 九月豫章道中。明代。徐媛。帆轻一扇,晓色碧涟秋岸。林破寒烟,星河淡落,青山如染。露浥芙蓉茜。翠涩枯棠瓣。傍疏柳西风几点。关铎沉,鸡塞远。行行尚缓。家在绿云天半。念归舟游子,一片乡心撩乱。菊黄金绽。满首插、茱萸遍。兀坐逗遛江畔,对旅雁沙汀,盼煞白蘋秋苑。
夜宴曲。明代。张和。铜盘绛蜡流晴虹,蜀丝步障围香风,瑶钗宝髻光玲珑。红牙按腔《白苎》舞,仙袂翩翩欲轻举,惊鸿翻云雏凤语。水晶帘箔摇寒星,金鸭脑麝流芳馨,兰芽玉茁春娉婷。钿簧悠悠歌宛宛,鲸吸流霞恨杯浅,曲阑露寒斜月转。
点绛唇 题阙。元代。白朴。翠水瑶池,旧游曾记飞琼伴。玉笙吹断。总作空花观。梦里关山,泪浥罗襟满。离魂乱。一灯幽幔。展转秋宵半。
游玉泉寺用杜工部登四安寺钟楼韵。明代。林光。西北参天著数峰,山门未入已闻钟。步穷石拂三千界,心醉林花几百重。欲向巅崖挥老笔,更窥泉影认衰容。年来万事俱灰灭,祇有看山兴未慵。
作赋惭鹦鹉,空群辨鹔鹴。千人摧稷下,一士擅襄阳。
色借青云迥,心悬白日长。惟应梦中路,惚忽到沧浪。
膝汝载先生卜筑武夷邀余过访余以家慈卧床褥尚孤此约感念今昔不胜怅惘敬赋小诗奉寄凡八章 其七。明代。胡应麟。作赋惭鹦鹉,空群辨鹔鹴。千人摧稷下,一士擅襄阳。色借青云迥,心悬白日长。惟应梦中路,惚忽到沧浪。
梁叠石以八仙寿图索题云王青萝先生所遗乃祖者也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前辈吴生已杳然,唐人风格宋能传。不知画手为何代,只在君家已百年。
春闺。明代。王立道。少妇看花泪满裳,盈盈终日不成妆。裁得春衣无用处,书来犹说在辽阳。
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唐代。储光羲。朝出猛兽林,躨跜登高峰。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回首望泾渭,隐隐如长虹。九逵合苍芜,五陵遥瞳矇。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网罗蠛蠓时,顾齿熊罴锋。失途走江汉,不能有其功。气逐招摇星,魂随阊阖风。惟言宇宙清,复使车书同。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誓将食鶬鸮,然后归崆峒。
戏成寄记汝。明代。释今无。玉兰花落满溪桥,已住高峰见雪消。破院自忙供补葺,好诗未暇静歌谣。田因入夏烧灰种,人为思乡说理调。莫上芙蓉峰上望,岭南端的是迢迢。
山中闻知己及第。宋代。释智圆。交知心莫逆,出处任相违。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
与僧道升二首。宋代。王安石。跋陀罗师能幻物,幻秽为净持幻佛。佛幻诸天以戏之,幢幢香果助设施。茫然悔欲除所幻,还为幻佛力所持。佛天与汝本无间,汝今何恭昔何慢。十方三世本来空,受记岂非遭佛幻。
晚到盩厔耆老家。唐代。卢纶。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
金幼孚挽诗 其一。明代。杨士奇。独携书史傍林泉,荣利由来意澹然。时绕金川看玉笥,未曾轻到县门前。
送王晋卿赴廷试。宋代。李吕。怪底先生思涌泉,少年笔势已翩翩。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
同前题下字韵二首 其一。元代。叶颙。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长竿揭旌旗,群凶列行伍。兰江接金华,膏血腥草莽。老弱皆窜亡,奔驰实劳苦。崎岖扶父翁,艰难负儿女。万死获一生,行李何暇取。饥饿复惊惶,逢人语无绪。数里绝行踪,孤村尽禾黍。乱后始得归,飘零如逆旅。苍烟销荆扉,青苔封石础。多谢故山云,护我弹琴所。
自江陵沿流道中。唐代。刘禹锡。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华清宫三首 其二。唐代。崔橹。障掩金鸡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珠帘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
昭州。唐代。李商隐。桂水春犹早,昭川日正西。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绳烂金沙井,松干乳洞梯。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山林古松。宋代。释文珦。古松形甚怪,得性在山林。偃盖盘空老,流脂入地深。青霜曾换骨,野火误烧心。材大诚难用,良工亦漫寻。
漫书。唐代。司空图。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
游龙川霍山。明代。何南凤。浪著芒鞋到处游,乡关佳境足方投。已讶石塔淩云起,更喜瑶池绝顶流。方广大岩狮子口,玲珑异穴天龙头。惟怜墨客登临少,佳句蓝乔孰匹休。
裴垍。宋代。金朋说。竭诚佐理奖言司,先正君心帝者师。举荐不为肓宰相,尽供乃职日孜孜。
送黄学士还永嘉 其四。明代。杨士奇。惓惓事君忠,虽耄志益强。载来即华馆,嘉庆洽中堂。怡愉奉甘旨,拜跽陈寿觞。眷言皇天慈,奕世弗可忘。
绝句三首。宋代。余知阁。千里旌旗拥六飞,投簪欲上钓鱼饥。无端忽被闲云引,回耀峰前掩竹扉。
听雨楼。宋代。郑元祐。每爱沧江听雨眠,不应愁绝似今年。建瓴长恐崩高屋,鍊石徒闻补漏天。响入北廊葭菼乱,湿增傍壁薜萝牵。白头倦客孤蓬底,尚想躬耕有石田。
鼾睡 其一。明代。王夫之。拂拭南窗小榻空,绿阴鏬里纸光红。昨朝狼籍今朝在,花自轻飞柳自浓。
赠和评事判官。唐代。皎然。廷评年少法家流,心似澄江月正秋。学究天人知远识,权分盐铁许良筹。春风忆酒乌家近,好月论禅谢寺幽。清白比来谁见赏,怜君独有富人侯。
宣州吴子权送陵阳酒。宋代。孔武仲。梦寐陵阳天上山,曾将心约白云间。仙衔已下青冥裹,尘骨难留缥缈间。三尺溪鱼如可控,千年辽鹤尚应还。多情别后能论旧,远寄官醪为解颜。
虔州即事。宋代。赵抃。君恩山重若为酬,补郡都忘乐与忧。惶恐滩长从险绝,郁孤台迥足观游。赣川在昔名难治,铃閤于今幸少休。人谓阔疏予自喜,远民安堵更何求。
元日。宋代。梅尧臣。频年无入合,今日预朝元。丹陛发金奏,侍臣称玉碗。旗旌摇细仗,云雾启千门。却出苍龙阙,衣冠万马屯。
梅花集句 其一四五。金朝。李龏。绝无声色动凡情,香比江梅分外清。欲问此根何处得,游蜂多思近经营。
爱九兄旧句。宋代。苏泂。眼看绿樽花下去,情知清话竹边留。禊觞岂是荒耽具,晋士那无经济谋。
和林治中雪诗五首。宋代。郑清之。白旄麾遍牧郊貔,羽扇分飞更出奇。冻裂弓鍪元济缚,啮残毡毳子卿诗。芦花夜月凝湓口,梅玉春风侈蜀眉。一幅溪藤和几返,镂冰冷语不惊时。
送吴谓远广文还会学署。明代。岑徵。去岁乘春返五羊,又逢春信别家乡。青毡九载人犹少,白发中旬日正长。旅食旧烦分苜蓿,留题曾记满宫墙。相思有梦频来往,水驿山程路不忘。
癸卯上元即席次杨使君韵二首 其一。宋代。刘克庄。初阳收久雨,淳祐第三春。聊与众行乐,稍欣农食新。俱蒙青帝力,莫问紫姑神。座上遨头作,流传遍郡人。
将进酒·秋山苍苍秋云黄。宋代。白玉蟾。秋山苍苍秋云黄,鸦浴咸池忽扶桑。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嗟君千太擎天来,而有万卷悬河口。乱花飞絮心扰扰,不如中山千日酒。黄凿落,赤叵罗。姑射真人注宝雪,广寒仙子行金波。玉蛆初泛松花露,琼螺再荐椒花雨。米大功名何足数,鸿毛利害奚自苦。醉则已,睡则休。水浩浩,天悠悠。君知否,昔在甲辰尧嗣位,迄今嘉定之辛巳。其中三千六百年,几度寒枫逐逝川。
鹧鸪天。唐代。无名氏。织女初秋渡鹊河。逾旬蟾苑聘嫦娥。蓬莱仙子今宵降,前後神仙引从多。餐玉蕊,抚云璈。寿筵戏彩捧金荷。黄金照社三儿贵,他日潘舆侍绮罗。
西园飞盖几人同,寒色苍茫几席中。城雪尚连芳乐苑,阁云曾傍建康宫。
可能宾客逢荀令,未许风流减谢公。斋里虎头金粟影,杜陵从此忆江东。
冬日同苏大理子仁方比部子及金民部持甫臧博士晋叔李祠部道甫集李临淮清啸园得宫字。明代。欧大任。西园飞盖几人同,寒色苍茫几席中。城雪尚连芳乐苑,阁云曾傍建康宫。可能宾客逢荀令,未许风流减谢公。斋里虎头金粟影,杜陵从此忆江东。
怡荣。明代。姚绶。何以悦亲颜,儿从阙下还。玉壶春酒绿,金织舞衣斑。恺悌哦松外,从容问膳间。令人自兴孝,喜色满家山。
送周用宾进士访道入少华山。明代。孙一元。沧江望不回,孤峰晴自立。猛虎啸天风,肯为人所絷。尝闻安期生,画策君未入。归来谢烟火,清露中天吸。千年玩弄间,人世风云集。坐此无穷门,灭景鍊玄汁。
赵千里山水长幅。元代。邓文原。苍山高处白云浮,楼阁参差带远洲。千尺虬龙依绝壁,一群鹳鹤唳清秋。山翁有约凭双屐,野客无心溯碧舟。最是霜林好风景,居然咫尺见丹丘。
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脚跟不断红丝线,掉臂乾坤自在行。塞壑填沟无处著。妇来依旧两眉横。
题评事尹廷资小画。明代。曹义。石桥苔径接孤村,树里人家昼掩门。好似浣花溪水上,杜陵人去草堂存。
良臣和前韵见贻复次韵二首 其一。宋代。周孚。蒲团枯几度春秋,自笑沐猴骑土牛。奇病撩人仍止酒,问君何计可攻愁。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一。明代。孙一元。皎皎从来忌太尤,司花别处与风流。就中根拨无人会,眼底还将物色求。
秋日忆姊。宋代。徐氏。日夕登郡楼,望远意悠悠。四顾何萧条,凄凉景物秋。噰噰云中乌,翩翩呼其俦。郁郁堂前树,苍苍枝相樛。因之怀同气,抚景双泪流。临风无限思,凭轩独夷犹。
宝藏寺雨中。宋代。郑会。秋城雨气白纷纷,不见青山只见云。古寺半欹僧去尽,乱鸦飞上五王坟。
答崔主簿问,兼简温上人。唐代。韦应物。缘情生众累,晚悟依道流。诸境一已寂,了将身世浮。闲居澹无味,忽复四时周。靡靡芳草积,稍稍新篁抽。即此抱馀素,块然诚寡俦。自适一忻意,愧蒙君子忧。
减字木兰花。金朝。王哲。心低大小。细细搜寻玄里妙。大小心低。酉上为东卯作西。心高火出。走了三田饧与蜜。火出心高。转毂轮回又一遭。
四望亭。宋代。苏轼。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骛换新铭。
夜宿石门诗。南北朝。谢灵运。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