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庭翠水竹清处。元代。艾性夫。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居然三市中,着此一段清。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
《陈庭翠水竹清处》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晴天下波光闪烁,微风吹拂竹林,发出悦耳的声音。居然在繁华的市中心,出现了这片清幽之地。隐居的人自得其乐,淡泊的趣味是与生俱来的。沐浴在宁静中,坚守着节操。与君共得三种绝妙,增添了我的双倍明亮。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描绘为主,诗人以清幽的水竹之地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晴波、风篁、清幽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美好氛围,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诗人通过将这片清幽之地设立在繁华的市中心,强调了隐居者的独特和与众不同。他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淡泊,体现了一种超然的心态。诗中的"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静思考和坚守原则的重视,这种追求也是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和哲学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另一位同道相遇,彼此交流心得,互相启发,以此增添了彼此的见识和智慧。这里的"三绝"和"双明"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交流带来的双倍收获和启迪。
整首诗以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安宁、淡泊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超脱尘世的境界。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于静心思考、坚守原则以及与他人分享心得的重要性的思考。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其二十。清代。祝廷华。我无以慰公,公诗儗刊订。然公必佑我,速愈维摩病。
宁华张尉卫辉人也因寇失官妻子为掳行乞归乡。宋代。陆文圭。南来憔悴一身存,归雁衰鸣久失群。莫怪夜行人不间,形容岂似故将军。
登敛翠亭。宋代。李若水。伫立危亭醉眼宽,无边秋色夕阳间。牧儿腰笛挽牛去,却放半川云水闲。
始生日对雪有怀故园梅花。明代。程敏政。故园为别两经春,瘦影寒香入梦频。晏岁壶觞空对雪,一时红紫漫随尘。赓酬有约当何日,供奉无闻愧此身。山下短檐脩竹里,花神应笑未归人。
次韵杨鸣鹤。元代。贝琼。玄圃沧洲愿未酬,倏忽光景岂能留。江草江花还刺眼,春风春雨又从头。已知出处非同调,且拟登临为写忧。尹看南山尽松柏,英雄何处葬眠牛。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唐代。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诗三百三首 其四十八。唐代。寒山。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和洪司令梅花。宋代。吴泳。青蒲翠草望秋零,乱絮迷春困不醒。林下水边时一见,对人应是眼中青。
楼居。宋代。林洪。梅边未有屋三间,僦得楼居特暂安。天下事非容易说,门前山可久长香。瓶花频换春常在,阶草不除秋自残。岂是江湖难着脚,如今平地亦狂澜。
姑苏杂咏 采莲泾(在城西南)。明代。高启。青房戢多子,采得侬心喜。今夜水风凉,君王宿船里。行处绿云迷,歌声一道齐。回头调越女,何似若耶溪?
赐租行。清代。周龙藻。康熙二十三年冬,翠华拂天来江东。时巡钜典废已久,郡国始识虞周风。圣明御宇忧赤子,疾苦历历彻九重。岂惟顿递罢骚绎,耕敛在目常忡忡。三吴一隅傍湖海,水潦间岁惊尧洚。涂泥厥土赋下上,其后百倍于域中。哀此泽国凋疲地,征求旁午烦大农。上供强半竭脑髓,督责返谓财赋充。是时持节有汤父,入告实与皇心同。度支经费关军国,不得骤免租调庸。丁卯建丑月初吉,恩纶浩荡颁紫宫。科徭累累许现放,白骨起肉流膏洪。欢声如雷喜气遍,吾皇犹欲哀其穷。常闻五载乃一狩,盛世盛事忽两逢。銮舆初入淮南境,蔀屋早已回宸聪。非常之泽古难再,至今独叹吴民蒙。旧逋新欠悉湔洗,覆冒直比天穹崇。尚憾汤父死未睹,喜极下泪双眼红。贱臣手捧黄纸诏,有口愿祝齐华封。矢诗岂敢备国雅,讴歌田野随儿童。
村市醉归。宋代。陆游。明时乞得水云身,白首扶衰又见春。横木门幽谢来客,独辕车小避行人。湘湖水长蕝丝滑,兰渚泥融箭茁新。处处酒墟皆可醉,不辞微雨垫吾巾。
自六月来屡赐杨梅枇杷及鲥鱼诸鲜。明代。程敏政。素餐无补愧朝簪,殿左分鲜感圣心。触热到来船似马,退朝擎出价兼金。高堂上献贻亲喜,讲席重遭觉岁深。犬马未胜驱策意,酬恩期不负官箴。
把酒青回江上峰,净筵分供玉芙蓉。凉从鸠署秋声起,暑避乌台霜气浓。
海内何人能附骥,江南有客旧登龙。艰难往事那堪数,惜别衔恩意万重。
举主御史大夫傅公同年大司寇谢公款宴江寺感谢。明代。王世贞。把酒青回江上峰,净筵分供玉芙蓉。凉从鸠署秋声起,暑避乌台霜气浓。海内何人能附骥,江南有客旧登龙。艰难往事那堪数,惜别衔恩意万重。
答陈宗道见寄。元代。仇远。蹇予山泽臞,飘飘一鸥似。天风忽假便,饮此金濑水。朝随章句儒,暮逐副墨子。肯叹饭不足,可恋惟酒美。赋茅亦聊复,久矣忘喜怒。尾宁曳涂中,人生行乐耳。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江东暮云合,渺渺隔秋水。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敢谓义熙余,及见黄初体。君閒耻食粟,我出惭为米。流品夐不同,黄河贵清济。
闻徐子与解汝宁太守。明代。黎民表。一麾犹未达,多病遽隳官。岂为才名误,终伤世路难。河濆归客骑,苕水濯尘冠。猿鹤应相语,空山得岁寒。
游荐福题浅沙泉。宋代。释德洪。六月稻田龟兆坼,十日愁霖潦翻室。试来岩下酌此泉,□寒一泓无减溢。以杯浮之著沙石,戏投鲋鱼露尾脊。谁令空阶响环佩,卧听泠然心境寂。诗成窗户湿空翠,便觉西山排闼入。
桐江行赠江致一少府。宋代。李纲。放浪江湖乃吾乐,羁束轩冕非所荣。谪官去为剑浦吏,鼓柁遂作桐江行。舣舟浙岸候潮至,百越微茫烟水外。波横天际海倒流,喷雪惊雷声震地。须臾风软潮已平,片帆去逐飞鸿轻。棹讴四起日西落,暮天杳杳惟参横。江山苍苍负残雪,江水茫茫浸寒月。谁云逐客苦悽凉,今我斯游最奇绝。清晨弭棹桐君庐,溪光山色世所无。故人见我一笑粲,杀鸡为黍聊相娱。嗟予仕宦等游戏,断梗飘蓬本无蒂。但令景物供吟哦,出处穷通何足计。此行幽讨殊未阑,满目叠叠皆云山。鹭飞鱼跃石齿齿,今夜且宿严陵滩。
赠杨使君。唐代。白居易。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沉醉两三场。
素馨花。明代。岑徵。江城郭外晚风晴,处处桑麻间素馨。西域远贻天使种,墓田分却美人名。迎风暗觉春衫腻,待月横抽宝髻轻。南国香销红粉歇,十年肠断卖花声。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一万强人犯海陵,可怜谈笑陷官兵。张韩刘岳今何在,塞上将军漫有名。
浣溪沙。金朝。元好问。一片青天棹过。小舟无地受风波。渔歌浑是太平歌。乡社年丰寻酒易,陂塘春暖得鱼多。百年闲过又如何。
行路难三首 其一。明代。张时彻。君不见太行山,撑天拄日高郁盘。君不见黄河水,翻云倒雾千万里。渡河苦无梁,上山苦无羽。飒沓蓬蒿常伛偻,我往诉帝帝我拒。虎豹当关攫人肉,雄鸠佻巧不为理。时运苟未逢,材艺弃如土。苏秦空上咸阳书,韩信犹蒙里儿裤。
砚池。宋代。焦千之。萧公事迹久尘泥,犹有当年洗砚池。世俗所传应仿佛,僧人独得耿颓隳。小亭新构藏幽趣,一水中分叠旧基。遗泽泯然无处问,清风缅邈竹阴垂。
送池子文。宋代。孙应时。巾山秋思俯晴江,樽酒怀人惜异邦。千里谁能携客枕,一灯还此对寒窗,圣门莫忘心期远,文鼎何妨笑力扛。去去成名深自警,白云飞处倚门双。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 其三。明代。谢元汴。忆早悬弧日,龙驹姚且都。稼陶成苦窳,泉布一糊涂。金策昭阳九,苍廌哂腐儒。试询彭泽里,今有柴桑无。
题鹊巢寺。宋代。姚勉。修竹萧森影过墙,屧声寂不响回廊。道人独坐清无对,饱杀薰风一味凉。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其二。宋代。陈师道。袅袅东门柳,重重小苑花。为谁须落子,著意莫藏鸦。
饯彦材居贞子玄仲管。明代。蓝仁。四贤同起七闽中,久望仙舟上北风。水驿偶成三宿别,茅檐因得一尊同。高歌激烈词源涌,古帖临摹笔阵雄。他日瀛洲群彦集,题书报与白头翁。
风。宋代。释智圆。造化不可测,分明有所依。冷和秋叶动,送客暮帆归。扫雾离遥岳,飘香出静扉。西齐独吟坐,萧飒满禅衣。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宋代。赵蕃。姑苏访虎丘,西庵作清游。能谈著书人,老僧非黑头。义兴望荆溪,景坡亦前修。不能乘桴者,沧波没白鸥。
金陵自昔多才雄,声名今日数三公。前贤千载见标格,雅道一旦振颓风。
往往结游方驾出,尽言都邑为之空。才宜大用身未衰,谢荣蔑世如脱遗。
春晴出游永宁寺同顾东桥陈石亭罗印冈三公作。明代。王慎中。金陵自昔多才雄,声名今日数三公。前贤千载见标格,雅道一旦振颓风。往往结游方驾出,尽言都邑为之空。才宜大用身未衰,谢荣蔑世如脱遗。欢趣不令儿辈觉,幽盟每共高僧期。二毛从他玄鬓改,两屐长使青山随。翻嗤往古无达者,苦欲留名身后知。何况金钱与簪组,缠牵粪秽夫何为。将棋赌墅不清旷,携妓登山非放浪。祗好玄言与新诗,形骸各殊同所尚。春半江城犹滞阴,出门不乐愁人心。青天敛霞云散雨,特与大士抒烦襟。亭皋开霁迎飞盖,林麓献春非一态。长江静浪助澄心,列岫争趍不敢背。草木向人如有情,辉光眼见当筵倍。举手挥云便退飞,送目不着微阴碍。长歌招鹤鹤下来,把酒酬花花为开。松涛鸣籁当鼓瑟,娇莺度曲劝行杯。壮怀俯仰悲今昔,此地曾经玉作台。风流同调不同日,尝闻谢尚邀彦伯。当时人人畏少年,却延狂生为上客。竹林芜没三径荒,留与后人寻今迹。
村舍杂书。宋代。陆游。五月新面成,六月甘瓜熟。作麴及良时,火见金始伏。悬知桑落後,醅面醲如粥。再拜谢天公,无功叨美禄。
题密山寺壁。宋代。范端臣。篱落邻林麓,江湾应霭烟。乌鸦依野屋,独鹿度平田。孤阁高竿隔,篮棂绿柳连。僧栖心象息,游衍亦夤缘。
瀛岩。宋代。薰荆楚。岩根商舸集高桅,岩顶朱门小殿开。未信瀛洲环弱水,始知鳌背负蓬莱。青山到海重重小,白鸟随潮两两来。坐久松风吹骨冷,此身浑觉在瑶台。
百香诗 其三十 橄榄。元代。郭居敬。纷纷青果荔枝乡,八月寒风九月霜。莫怪渔樵轻弃掷,未知回味齿牙香。
奉和龙西雨自洪见寄。元代。郭钰。青楼风月故相干,慷慨樽前舞地宽。锦绣春明花富贵,琅玕昼静竹平安。杉关旗鼓元戎胜,闽海舟车去客欢。旧日交亲应有问,一蓑烟雨楚江寒。
忆少年·飞花时节。清代。朱彝尊。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