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怀沈都事

迁居怀沈都事朗读

《迁居怀沈都事》是明代张羽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迁居他乡后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岁晏共依仁,孤舟泊烟麓。
以君吏隐地,息我静者躅。

译文:
岁月安然度过,我们共同依托着友情,
孤舟停泊在烟雾弥漫的山麓。
你因为官职隐居在这里,
我也在这里寻找宁静。

诗意:
诗词开篇,描绘了岁月静好、友情依托的场景。岁晏表示时光平静,依仁表示彼此相互依托、亲近之情。孤舟泊烟麓则是描绘了作者迁居他乡的情景,给人以静谧、幽雅的感觉。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和友人在这里寻求宁静的心境,展现了对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家贫乞假多,情狎儿童熟。
留滞连冬春,绕庭芳草绿。

译文:
家境贫寒,常常向人乞求假期,
与儿童亲近,情感深厚。
在这里滞留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
庭院里的芳草绕得非常绿。

诗意: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新居的生活。作者家境贫寒,需要向人乞求假期,显示了他在经济上的困难。但他与儿童的情感却很深厚,可能是因为在新地方没有朋友,所以与儿童相处得较多,这种亲近与深厚的感情给他带来了一些慰藉。留滞连冬春,绕庭芳草绿这句表达了作者在新居安顿下来的状态,庭院里的绿草盎然,意味着新生活的希望与生机。

开樽对疏雨,悬灯照深竹。
谁知今夜别,独掩高楼宿。

译文:
打开酒瓶对着稀疏的雨,
悬挂的灯光照亮了深处的竹林。
谁能知道今夜的离别,
我独自关上高楼的门,在这里过夜。

诗意: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开樽对疏雨,描绘了作者独自品酒,对着稀疏的雨,情绪凄凉。悬灯照深竹,灯光照亮了深处的竹林,给人一种寂寞、幽静的感觉。最后一句独掩高楼宿,则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关上门,寂静地度过夜晚,强调了离别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迁居他乡后的生活和情感状态,表达了对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离别的孤独和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给人一种静谧、幽雅的感觉。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让人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朗读
()

猜你喜欢

师友曾亡几,南轩足旧闻。严陵忻请益,荆渚黯临分。

恸哭情方切,招魂志愈勤。幡然均地下,应与共修文。

()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绿香绣帐何时歇,

青云无光宫水咽。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
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

()

相忆采君诗作障,自书自勘不辞劳。

障成定被人争写,从此南中纸价高。

()

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

终日西北望,何处是京县。屡登高春台,徒使泪如霰。

()

晚雨何须不系舟,橹声咿哑尚中流。阴云未放端溪月,岚气先催肇庆秋。

也许炉烟飘卧榻,不教灯影照眠鸥。鼻雷我惯甘云水,莫遣疏更到枕头。

()

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
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
恐负东风约,清吟野步迟。
淡烟杨柳外,微雨海棠时。
远寄千杯绿,多情两鬓丝。
閒愁须遣尽,蜂蝶不堪羁。
()

飞骑经巴栈,鸿恩及夏台。将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

此处金门远,何时玉辇回。早平关右贼,莫待诏书催。

()

俯仰漏将尽,踽踽犹夜行。夜行何时息,所期晦复明。

友朋颇见哀,赋诗勉艰贞。用意虽渊默,动天如雷声。

()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
君姿正而刚,名节非所欠。
临歧赠一言,惟有学不厌。
()

自剥青苔自扫尘,仙经沈缕对幽人。不须更画维摩诘,恰有梅花为写神。

()
楼高天一握,山入白云根。
寺在牛鸣地,人行犬吠村。
晴窗薰野马,寒木下孤猿。
吟罢月初上,诗僧来扣门。
()